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第1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第1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第1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守法、护法。 2能力目标: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知识目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2难点: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案例交流。【学情分析】 1针对的问题:我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形成了以人治为主导的法律思想文化传统,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主要表现为唯权是上,漠视法律。无论是社会管理者或是普通民众,都习惯把权力视为最高权威、最高追求。以言代法,以言废法,以权乱法,严重践踏了法律的权威。2学生的需要:我们当前面临社会转型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各种利益多元化。方方面面的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形形色色的纠纷,使传统的伦理道德难以胜任社会调节的角色。要使学生改变“靠法律不如靠关系”的思维习惯,要向学生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理念和制度,消除“刑不上大夫”、“权大于法”、“法不责众”、“不知者无罪”等陈旧观念。树立法律权威,使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于学生的灵魂深处,因为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一:依法治国的flash动画播放,感知法制化的社会带给我们安全的生存环境,稳定的生产生活,甚至给社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导入方法二:阅读教材第77页的资料。(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活动:看一看。说一说 师:治理国家的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生:略。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1)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方法。这是治理国家的上策。 (2)专横非法,为所欲为的方法。在剥削阶级社会中,以人废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严重地存在着,不可能真正实行依法办事的制度。 新课学习 板书:第二节树立法律的权威 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活动一:(课前布置) 师:查一查,我们已有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大约有多少? 生: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先后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四次修改。 生:从1979年初到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0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师:议一议,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不是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生: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可依的状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承转:有法可依。 板书:1有法可依的含义和要求 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国家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有根据,司法有准绳,公民活动有章可循,行为有法可依。 活动二:讨论 师呈现材料:一个父亲,将他罪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打死,父亲认为自己为国家和社会除掉了一个毒瘤,村民称赞该父亲“大义灭亲”。法律将会如何作出判决呢? 师:对上列案件,如果你是法官,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生:依法对打死儿子的父亲作出判决。 师:面对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这个父亲可以怎么做? 生;拿起法律武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父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刑法追究的。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个父亲虽然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但他没有剥夺儿子生命的权利,他做了就是违法行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 承转:有法必依。 板书:2有法必依的要求和地位 有法必依是普遍的守法原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必须按照法令的规定办事,既要依照实体法规定,又要依照程序法的规定,不得滥用国家权力;其次要求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活动三:我做法官 由学生甲乙丙丁分别扮演某村民、小偷、两警察,演绎教材第79页“小偷状告失主”典型案例。 表演完毕后,展现讨论题: (1)小偷与失主已经私了,法院为何还要判决小偷有罪? (2)假如你是小偷状告失主案的审判长,你将做出怎样的判决?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小偷违法的行为,不能够私了,只能由法院判决。(2)失主要退回3000元。 承转:执法必严。 板书: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执法必严的含义和要求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指执法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活动四:案例分析 展示“田凤山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案例: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36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 学生讨论: (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 (2)田凤山被判刑,给我们哪些启示?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不管是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国要坚持违法必究,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板书:2违法必究的含义和要求 11i课堂小结 依法治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