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陋室铭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陋室铭是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它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2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积累文言词句。3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情操。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2探究作品修辞等手法的运用,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情操。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的写法,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教学思路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四、寄语同学,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如果有一个王宫大厦,要得到他要说许多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有一座简陋的房子,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会选择哪一个?唐代的大诗人刘禹锡选择了陋室,他会是怎样的感受呢?2、解题引入新课。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是与白居易齐名,是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其诗善使事用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由刘梦得文集。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2、指导学生积累生词:正音:铭陋馨苔牍3、齐读课文两遍。4、疏通文意:学生根据注释逐句翻译,疑难处教师点拨、提示,学生相互补充。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5、梳理结构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前6句)运用类比立论;第二层:(中8句)谢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凡脱俗的胸襟;第三层:(后4句)用例证、名言来证明“陋室”不陋。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回答:山水写起。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拨:比喻、对偶。文中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点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本句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简陋;二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4、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什么?(陋)。用仙和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教师讲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5、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呢?出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什么?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运用了对偶、拟人的手法。苔痕对草色;阶绿对帘青;上对入。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6、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教师讲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对偶。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7、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的写法。正面描写、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反面描写、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教师讲解: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8、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9、但是作者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写什么?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四、课堂小结,寄语同学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交流解题交流预习成果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梳理结构思考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奥林匹克中学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亚麻籽油健康饮食书籍出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城市大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政务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策划人才招募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酒店客房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联网设备固件自动更新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线下演出市场复苏演出市场跨界合作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市场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维修连锁品牌竞争力提升与优化策略前瞻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优化与充电站充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报告001
- 老年护理培训课件大全
- 病人出院健康教育宣教
- 高氯酸浓度>72%(CAS号:7601-90-3)危险特性一览表
- 某美容院产品采购管理制度
- 【基于西门子s7-1200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13000字】
- 教育信息化技术工具在课堂中的实践
-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实施方案
- 港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集体备课培训课件
- 盐酸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仓库管理5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