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体会思想情感 鉴赏语言特色 把握意象 意境 赏析表达技巧 目标 1 弄清中考要求 阐释考点2 鉴赏用词之妙 思想情感 表达技巧3 分类别鉴赏 送别诗 写景诗 咏史诗 咏物诗4 解题指导 三懂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一 古典诗歌中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 具有经典 规范的特点 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客观题 二 中考试题均是近体诗 一般指的是在唐代创格定型的绝 律诗 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 一般不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三 选材力避两点 1 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 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 2 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 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 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一 思想情感 语言特色1 体会思想情感常见的情感类型如下 1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2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3 忧国伤时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4 建功立业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壮志未酬的悲叹 5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 卖炭翁 4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 杜甫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 想到万方多难 浮云变幻 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 不可动摇 即使吐蕃入侵 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 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报国1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 曹操 龟虽寿 陆游 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3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 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4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 文天祥 过零丁洋 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5 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的悲叹如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 杜甫 兵车行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 屈原 涉江 思乡怀人1 羁旅愁思如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 思亲念友如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3 边关思乡如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4 闺中怀人如 王昌龄 闺怨 欧阳修 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李白 乐府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1 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如 王维 山居秋暝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2 昔胜今衰的感慨如 姜夔 扬州慢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 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4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 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 白居易 琵琶行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 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 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亭送别1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 柳永 雨霖铃 王维 渭城曲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2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 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 寓情于景 含蓄蕴藉 韵味无穷 方法宝典一 1 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把握题目 即从题目看题材 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 弄清诗句含意 特别是 诗眼 的含义 3 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 思想背景 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 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2 鉴赏语言特色语言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 一是锤炼字词 二是佳句赏析 锤炼字词 重点关注的是动词 修饰词 叠词 表色彩的词 佳句赏析 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独特意境 有时也要求分析其语言技巧 1 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特别是具有 多重含义 的动词 例1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例3 雨去花光湿 风归叶影疏 郊兴 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 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 惊 二字 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雨后日出 花上已没有雨水 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 所以说 花光湿 一个 疏 字 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语言自然且极富诗情 2 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 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细 脉脉绵绵 写出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例2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兴冲冲地登上翠楼 去赏春景 这时候 作者用了一个 忽 字 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 闯入眼帘的柳色 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 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一个 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3 特殊词 在诗文中 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 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1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 例2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2 数量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 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1 半篙流水夜来雨 一树早梅何处春 半篙流水夜来雨 几点早梅何处春 几点 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 却符合生活的真实 也使全诗气息流畅 韵味平添 3 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 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 可以获得疏通文气 开合呼应 悠扬委曲 活跃情韵 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1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 王勃 滕王阁序 中的名句去掉 与 共 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4 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欣赏时 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1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 翠 白 青四种颜色 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 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 画面静中有动 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 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2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易逝的这份儿 着色的思绪 考查解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与作品的风格联系在一起 复习方略 要对学过的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行大致的归类 并结合具体的作品来理解 如自然 质朴 平淡 工丽 委婉 流转 直率 奔放 雄奇 雄浑 沉郁 清幽 风趣等 方法宝典二 2 鉴赏诗词的语言特色可视具体题型从下列方法中选用解题 1 释含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描写象 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情境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情感 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 检测练习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 请鉴赏分析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2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3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上张丞相 4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5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独坐敬亭山 7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8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1 直 写出烽烟之劲拔 坚毅 圆 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生 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 富有动感 准确传神 3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上张丞相 蒸 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 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 撼 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极为有力 低 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 非常准确 近 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 善解人意 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转 表明山色愈来愈深 愈来愈浓 山是静止的 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 日 即 天天 之意 水是流动的 用一 日 字 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尽 与 闲 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 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 写动见静 以动衬静 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星辰低 垂 写尽平野之广阔 月随江 涌 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 景象雄浑阔大 8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春草 自 碧 黄鹂 空 啼 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 景象荒凉凄惨 二 意象意境 表达技巧1 把握意象 意境诗词中所绘之 景 所咏之 物 即为客观之 象 借景所抒之 情 咏物所言之 志 即为主观之 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就是 意象 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2 赏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时 所采取的特殊特殊 手段 包括 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 修辞手法 艺术构思等 1 常用表现手法 白描 用典 象征 想象 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虚实相生等 2 常用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3 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 对比 通感 互文等 方法宝典 1 1 把握意象的方法 步骤 把握意象 找意象 分析意象 总结意象意义 分析感情 分析哲理 2 体悟意境的方法 步骤 体悟意境 描图景 点氛围 析情感2 赏析表达技巧可采用以下格式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 情感 形象 主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 谋篇布局本诗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军行七首 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参考答案 本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 后一句离情入景 以景作结 寓情于景 创造意境 含蓄无限 使诗情得到升华 考查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 其实质涉及整首诗歌的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主要考虑的是形式 复习方略 考生要了解诗歌常见的谋篇布局 开头的不同形式 层次和层次间的连接 结尾的不同形式 本题的实质考查结尾的方式之一 以写景作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 营造意境解释本诗第三联的意思 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参考答案 本诗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 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 此联看似写景 而昼夜轮回 季节更替 时光流逝 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复习方略 写作诗词要注意创造意境 欣赏诗词要注意领会意境 意境是诗词必不可少的 但又不是整齐划一的 在不同的诗词中有不同的形式 考生要了解下面的这些形式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景分列 景略情在 借事明理 托物言志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3 运用修辞对本诗第三联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 本诗第三联运用夸张 衬托 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 在天上 行杯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考查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 其实质涉及诗歌的修辞手段 诗歌往往借助一些修辞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复习方略 考生要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段 省略 倒装 互文 借代 双关 比喻 夸张 对偶 衬托 重叠和反复 连珠和连环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 化用典故前人在评论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一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答案 折柳 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折柳 曲的笛声中引起的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复习方略 用典 指的是对前人语句 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的应用 对用典的考查 一般不会超过考生学习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说课稿)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自信添力量 | 辽大版
- 蓄电池销售课件
- 18.2.2菱形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5.3《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初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饮料的采购合同模板
- 显微镜构造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耐量试验课件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膜性肾病课件
-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语文含答案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MATLAB数值计算基础与实例教程 》课件-第10章 其他数值计算的优化问题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03)
- 输电线路清障作业方案
- 环氧酯树脂行业报告
- 提高员工执行力培训课件
- 痰标本采集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