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心得体会双莲小学:田生文当前,省教育厅提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荆楚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质,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访万家”就是加强教师职业规范,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因为它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与求真,所以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教师的拥护、家长的赞同。每一步艰辛,每一次发展都没有远离过“比教学,访万家”的思想精髓。尤其是省教育厅开展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在 “比”字上做文章,在“访”字上下功夫。以“潜心锻造,全面提升,真诚服务,铸造师魂”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动力,让教师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及高尚的师德去引导学生、滋润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地成长,从而积淀成长的自信。我们认为,“课内比教学”落脚点在“比”上。就是要让广大教师在不断的比中发现他人的优势,找到自身的不足,挖掘自身的潜力。让教师在“比教学”中不断为自己“充电”,成为受人尊重的“名师”。为此,我们推出了四个层面的比赛活动。1、比学习万木霜天红烂漫我们经常性的举行“教师素养大赛”“教师演讲比赛”“现场评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活动,现场打分,现场评奖,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学习欲望,让教师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成了强大的学习力,各种学习活动如烂漫霜天。营养套餐式学习:在例会时开设“师德铸魂”“艺术鉴赏”“案例反思”“哲思心语”等精彩栏目,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2、比备课深钻教材求高效备课作为教学预案,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学校将每一次教师讲课、说课、评课、基本功比赛等比赛成绩都细化成分数,纳入教研组的考核之中。组内教师的一次比赛活动,往往牵动着整个教研组的教师。大家在一起出谋划策,在一起听课评课,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在这种合作探讨中,既攻克了教学难关,又形成了强劲的向心力。3、比课堂百舸争流千帆竞我们努力通过比赛活动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变“平面静寂式”课堂为“立体活力式”课堂的评价举措。要求让课堂飞扬个性、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蕰含智慧、渗透创新。并归纳了课堂的九有状态:有眉头紧锁的沉思、有满怀自信的操作、有声情并茂的表演、有合情跳跃的猜测、有个性鲜明的质疑、有据理力争的辩论、有沉稳理性的反思、有激情冲动的欢呼、有声心愉悦的享受。4、比研究吹尽黄沙始见金这是因为我们教师已经将“三追”成了个人主动研修的一种习惯。追忆(及时记录课堂)追思(定时课后反思)追论(追踪质疑研讨),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动力。现在,老师们自发参与的研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及时沟通的桥梁,能使教育的方式朴素而又温暖。重拾这一传统,让教师在家访中倾听家长的心声,让心灵受到一次次洗礼;让学生在老师的家访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我们注重的是实效,彰显的是真情。传承创新,仍然在“访”字上做文章,让家长访学校,感受教育的氛围。让教师访学生,实现情感的沟通。学校要求教师家访主要是报喜,汇报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优等生,实行推介式家访策略。与家长交流先进的育儿经验,并晒到班级的 群上,实现所有家长的共享。学困生,采用指导式家访策略。与家长共同探讨原因,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品困生,推行联动式家访策略。品困生单亲家庭居多,我们采用同时约好父母的策略,让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步调一致。病困生,采用呵护式家访策略。带去水果,带去班级学生的问候,带去教师无偿补课的温情,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呵护。留守生,采用亲情式家访策略。和他们的爷爷奶奶拉家常,拨通他们父母的电话,三方同时在线,给孩子以亲情的感动。一次家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学困生,品困生,留守生我们还采取跟踪家访的形式,切实让家访成为推动孩子自信成长的关键手段。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成长足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学段的设计均有不同。里面涵盖“自我介绍、家长留言、争星计划、校园生活、社会实践、行为规范、小试牛刀、期末总评、鼓励呵护、自我鉴定、班主任评语、我的假期”等十二个栏目,我们力求通过它来关注学生家庭成长和学校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促进学生全面、生动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组织家访德育沙龙,交流家访心得,在教师中开展“我的家访”演讲比赛和“家访手记”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难忘的家访”有奖征文。当“家访”这个词眼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倍感亲切。但它又是那么陌生,它已经在我的世界里消失了许久许久,蓦地忆起,我却觉得它似乎一直都在我儿时的梦里,它凝聚着老师的关注、器重和期盼,它记录着懵懂的复苏,激动和感恩。总能让我美美地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味中。家访,那平凡朴实的举动,其实才是保留着那份最真的教育。是时候,家访啦!课内比教学,我们将修练教学真功;课外访万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