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 方山子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8 方山子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8 方山子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8 方山子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8 方山子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方山子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 连线作者苏轼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 北宋杰出政治家 文学家和书画家 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 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在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 苏黄 在词作方面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 苏辛 其文汪洋宏肆 明白晓畅 其诗善用比喻夸张 富有哲理 其词豪迈旷达 独具风格 有诗文集 苏东坡全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诽谤新法 下狱治罪 九死一生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对一向胸怀大志 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 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因此 他对方山子的 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的遭遇 别有感触 写方山子 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以诗文遇祸 不便直言 于是才隐约其词 语多深婉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 方山子传 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 注字音2 识通假前十有九年 有 通 又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 解多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 辨活用 1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宗 引申为学习 效法 2 庵居蔬食 不与世相闻 庵 名词作状语 在庵中 3 余既耸然异之 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异 4 岁得帛千匹 岁 名词作状语 每年 5 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跟从 5 分古今 1 然终不遇古义 不被赏识 得不到重用 今义 没有遇到 2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 以前留下的样子 今义 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 环堵萧然古义 指墙 今义 堵塞 4 方屋而高古义 帽顶 今义 指房屋 5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男女两人结婚后 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 使从事于其间古义 任职 今义 指投身到事业中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6 明句式 1 方山子 光 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 2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判断句 3 徒步往来山中 人莫识也 省略句 4 何为而在此 宾语前置 5 鹊起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 6 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 介宾短语后置 7 使从事于其间 今已显闻 介宾短语后置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7 积名句 1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5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1 方山子 光 黄间隐人也 至 因谓之方山子 点评苏轼匠心独运 抛开了常见先叙其姓名 籍贯 世系 而后逐一铺叙其生平行止的布局方法 另辟蹊径 从陈季常得到 方山子 这样一个特殊称号的缘由写起 这样的起笔交代了他所要表现的这个人的特殊经历 少时好侠 壮时苦读 但终不遇于时 晚年隐居 并交代了他的特殊称号的来历 这一段有点近似现代新闻消息中的导语 它将最关键 最本质 最能吸引人的事实告诉了读者 这种起笔 突兀而起 不同凡响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2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翻译他低头不语 继而仰天大笑 请我住到他家去 点评方山子听到苏轼因诗文贬官黄州 俯而不答 仰而笑 逼真的 隐人 情态如在眼前 但我们却能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陈季常的无限感慨 这感慨作者没有明写 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 这样写 留有余地 表现力更强 3 余闻光 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与 翻译我听说光州 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 常常假装疯癫 浑身肮脏 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点评作者借赞美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人品 寄托自己同为 不遇 之人的无限感慨 以问句作结 寄慨于叹 使文章余波荡漾 含蓄不露 耐人寻味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1 作者为方山子立传 抓住他最突出的特点 异 而方山子之 异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文章一开始 作者便写出了传主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年时血气方刚 一身侠气 成年后折节读书 有志用世 到了晚年 由于无所遇合 乃隐于光 黄之间 而他的隐逸 又并非是无法走上宦途 可见他的理想不是追求个人地位 方山子家境殷富 而自愿过 庵居蔬食 的生活 他能 弃车马 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 戴着方屋而高的帽子 表现出种种奇异行为 在表现这个人物形象时 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传主少年和晚岁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 少年时何等意气风发 纵横驰骋 晚岁时又是何等安贫乐道 心境恬然 总的说来 侠和隐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这一对矛盾能够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这本身就是一件奇异之事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2 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 表现出 俯而不答 仰而笑 的情态 提示表现了方山子对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 因为他是过来人 所以见怪不怪 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 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3 方山子的 隐 是不是真正的消极遁世 提示方山子的由侠到隐 由入世到出世 不可能是思想感情上的彻底消解 作者已经从他的神情上看到了这一点 今几日耳 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 那么 这种思想感情的延续之下隐藏的是什么呢 文章的最后似也有此一问 余闻光 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与 阳狂 二字透露了个中信息 原来 这些所谓异人的不寻常行为乃是一种掩饰 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 平息内心的矛盾 方山子也正是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