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doc_第1页
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doc_第2页
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doc_第3页
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doc_第4页
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试验总结湖南省种子管理站湖南农业大学一、试验品种的基本情况本年度参加水稻两用不育系生态试验的品种共12个,其中续试品种4个,初试品种8个、对照品种为陆18S和培矮64S(见表1)表1 试验品种名称及来源品 种 名 称选 送 单 位备注陆18S亚华种业科学院对照培矮64S湖南隆平种业对照35S湖南师范大学续试H638S亚华种业科学院续试龙S湖南农业大学续试N118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续试糯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初试T64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初试S23S奥瑞金德农长沙水稻所初试白天鹅S湘西自治州农科所初试科244BS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初试标810S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初试ZY11S湖南省动植物良种引进公司初试广湘24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初试二、试验品种的基本特征特性1、35S 续试品种,湖南师范大学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紧凑,叶片较宽,叶鞘、稃尖、柱头红紫色,包颈严重,分蘖能力强。播始历期变幅5480天,平均62.5天;主茎叶片数为10.413.9片,平均11.9片;株高52.874.6cm,平均61.1cm;穗长16.423.2cm,平均20.0cm;单株有效穗5.418.2穗,平均10.42穗;穗总粒数61.3121.8粒,平均97.8粒;平均黑粉病粒率为0.23%(表2)。群体整齐度为99.4(表3)。包颈粒率22.3%(表4)。2、H638S 续试品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适中,叶片较宽,叶鞘、稃尖、柱头无色,分蘖能力中等。播始历期变幅为6092天,平均71.7天;主茎叶片数为10.715片,平均12.5片;株高56.783.8cm,平均66.9cm;穗长17.829.8cm,平均20.0cm;单株有效穗6.015.3穗,平均9.34穗;穗总粒数81.2152.3粒,平均116.4粒;平均黑粉病粒率为1.9%(表2)。群体整齐度为99.8(表3)。柱头外露率为55.2%,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3.6%,双边外露率为21.6%;包颈粒率8%(表4)。3、龙S 续试品种,湖南农业大学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紧凑,叶片较宽、薄,叶鞘、柱头、稃尖无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7499天,平均84.1天;主茎叶片数为1416.2片,平均14.96片;株高64.092cm,平均74.0cm;穗长19.324.5cm,平均21.6cm;单株有效穗4.617.4穗,平均10.3穗;穗总粒数90.8189.2粒,平均133.7粒;平均黑粉病粒率2.49%(表2)。群体整齐度为99.9(表3)。柱头外露率为37.1%,其中单边外露率为29.9%,双边外露率为7.2%;包颈粒率9.8%(表4)。4、N118S 续试品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适中,叶片直立、长、较宽,茎杆稃尖无色,分蘖力中等。播始历期变幅为74104天,平均88.5天;主茎叶片数为12.716.3片,平均14.7片;株高60.696.2cm,平均79.2cm;穗长21.029.5cm,平均25.0cm;单株有效穗412.5穗,平均7.5穗;穗总粒数90.8246.2粒,平均160.1粒;平均黑粉病粒率1.0%(表2)。群体整齐度为99.4(表3)。柱头外露率为52.7%,其中单边外露率为15.6%,双边外露率为37.1%;包颈粒率16.7%(表4)。5、糯S 初试品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适中,叶片较宽,微披,茎杆稃尖紫色,分蘖力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986天,平均70.5天;主茎叶片数为12.214.4片,平均13.1片;株高58.569.8cm,平均63.7cm;穗长18.723.3cm,平均21.46cm;单株有效穗6.316.4穗,平均11.5穗;穗总粒数96193.1粒,平均144.1粒;平均黑粉病粒率为.1%(表2)。群体整齐度为99.2(表3)。6、T64S 初试品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该不育系纯度稍低,株型适中,叶片直、长、微凹;叶鞘、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71110天,平均87.8天;主茎叶片数为13.216.8片,平均14.9片;株高63.2105.4cm,平均85.7cm;穗长17.425cm,平均21.7cm;单株有效穗4.714.1穗,平均8.4穗;穗总粒数109.0233.8粒,平均177.2粒;平均黑粉病粒率2.1%(表2)。群体整齐度为98.8(表3)。柱头外露率为70.4%,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6.6%,双边外露率为33.8%;包颈粒率1.9%(表4)。7、S23S 初试品种,湖南德农种业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适中,剑叶较窄、直立,叶鞘、稃尖无色,包颈严重,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182天,平均64.6天;主茎叶片数为10.414片,平均12.4片;株高55.676.6cm,平均62.8cm;穗长16.124.1cm,平均19.7cm;单株有效穗5.116.7穗,平均10.0穗;穗总粒数70.2161.0粒,平均117.1粒;平均黑粉病粒率为1.7%(表2)。群体整齐度为99.6(表3)。柱头外露率为54.1%,其中单边外露率为29.8%,双边外露率为24.3%;包颈粒率20.2%(表4)。8、白天鹅S 初试品种,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适中,叶片较宽,叶鞘、稃尖、柱头无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6086天,平均69.9天;主茎叶片数为10.414.6片,平均12.5片;株高6084.9cm,平均68.2cm;穗长16.021cm,平均18.5cm;单株有效穗4.518.5穗,平均9.5穗;穗总粒数84.9162.3粒,平均118.3粒;平均黑粉病粒率1.3%(表2)。群体整齐度为99.3(表3)。柱头外露率为56.3%,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8.9%,双边外露率为17.4%;包颈粒率10.8%(表4)。9、科244BS 初试品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该不育系纯度较差,株型较好,叶片微披,稃尖有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183天,平均61.9天;主茎叶片数为10.214.3片,平均11.9片;株高54.081.4cm,平均66.9cm;穗长18.322.4cm,平均20.1cm;单株有效穗5.719.2穗,平均11.3穗;穗总粒数65.2120.6粒,平均84.9粒;平均黑粉病粒率为1.6%(表2)。群体整齐度为96.6(表3)。柱头外露率为75.6%,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8.9%,双边外露率为36.7%;包颈粒率12.3%(表4)。10、标810S 初试品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较松散,叶片微披,叶色淡,茎杆稃尖、叶鞘、柱头无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987天,平均69.4天;主茎叶片数为11.614.8片,平均13.0片;株高50.182.6cm,平均63.8cm;穗长17.322.5cm,平均19.9cm;单株有效穗4.920.8穗,平均10.7穗;穗总粒数89.7222粒,平均128.6粒;平均黑粉病粒率1.3%(表2)。群体整齐度为99.9(表3)。柱头外露率为57.4%,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9.3%,双边外露率为18.1%;包颈粒率11.6%(表4)。11、ZY11S 初试品种,湖南省动植物良种引进公司提供。该不育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型较紧凑,叶片直立,稃尖无色,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786天,平均67.8天;主茎叶片数为11.614.3片,平均12.9片;株高52.684.4cm,平均63.8cm;穗长16.221.7cm,平均19.0cm;单株有效穗4.717.6穗,平均10.4穗;穗总粒数76.9142.2粒,平均111.0粒;平均黑粉病粒率0.9%(表2)。群体整齐度为99.4(表3)。柱头外露率为44.1%,其中单边外露率为24.8%,双边外露率为19.3%;包颈粒率15%(表4)。12、广湘24S 初试品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该不育系纯度稍低,株型适中,叶片凹、直立,茎杆稃尖无色,有短芒,分蘖力较强。播始历期变幅为5695天,平均78.6天;主茎叶片数为13.416片,平均14.6片;株高65.886cm,平均73.4cm;穗长17.723.2cm,平均20.3cm;单株有效穗5.816.2穗,平均9.7穗;穗总粒数107.6213.1粒,平均161.7粒;平均黑粉病粒率1.2%(表2)。群体整齐度为98.4(表3)。柱头外露率为42.2%,其中单边外露率为27.9%,双边外露率为15.2%;包颈粒率2.1%(表4)。三、试验品种的育性转换特性1、35S 表53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月16日(用8/16表示,下同)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9/19/7的正常花粉率为0.511.2%;表57的试验结果显示,6/25日出现的23.4低温和7/13日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所有上述时期的同期对照的育性均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于23.4,但低于24。建议报审。2、H638S 表53的试验结果显示,6/136/15日连续三日出现23.4以下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同期对照的育性没有发生转换。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4,达到两系不育系的育性应用标准(23.5)。建议报审。3、龙S 表53的试验结果表明, 8/16和8/21日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表57的试验结果表明,6/25日出现的23.4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可能较低,出现一天23.3的低温不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建议报审。4、N118S 表53的试验结果表明, 8/16和8/21日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表57的试验结果表明,6/25日出现的23.4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可能较低,出现一天23.3的低温不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建议报审。5、糯S 表53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8/299/4的正常花粉率为0.30.8%,同期对照的育性没有发生转换。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比对照陆18S高,出现一天23.3的低温就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建议续试。6、T64S 表53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9/39/6的正常花粉率为0.10.2%;表57的试验结果显示,6/25出现的23.4低温和7/13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同期对照培矮64S的育性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与对照培矮64S相当。建议提供高纯度种子续试。7、S23S 表54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8/299/3的正常花粉率为00.9%;表58的试验结果显示,6/25出现的23.4低温和7/13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同期对照培矮64S的育性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与对照培矮64S相当。建议续试。8、白天鹅S 表54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8/299/6的正常花粉率为01.2%;表58的试验结果显示,6/25出现的23.4低温和7/13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同期对照培矮64S的育性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与对照培矮64S相当。建议续试。9、科244BS 表54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9/19/5的正常花粉率为0.34.5%;表58的试验结果显示,6/25出现的23.4低温和7/13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同期对照培矮64S的育性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与对照培矮64S相当。建议提供高纯度种子续试。10、标810S 表54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8/299/5的正常花粉率为0.30.9%;表58的试验结果显示,6/25出现的23.4低温和7/13出现的24.0低温未能导致其育性发生转换,而同期对照培矮64S的育性未发生波动。由此可以推断,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与对照培矮64S相当。建议续试。11、ZY11S 表54的试验结果表明,受8/16和8/21两次分别出现的23.3、23.4低温的影响,8/299/6的正常花粉率为01.5%;表58的试验结果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