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科研启动课题申报书.doc_第1页
博士毕业科研启动课题申报书.doc_第2页
博士毕业科研启动课题申报书.doc_第3页
博士毕业科研启动课题申报书.doc_第4页
博士毕业科研启动课题申报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登记号项目批准编号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与制度设计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类型:C类起止年月:2010.42011.3申请人:谭湘渝职 称: 教授 年龄:40 学历/学位:博士联系电话在单位(公章):财政金融学院申请日期: 2010. 4. 2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制二七年 月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重庆工商大学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按要求做好结题工作。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填 表 说 明一、本表用计算机逐项认真如实填写。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述。二、封面右上方代码框由科研处统一填写,无须申请人填写。三、填表所涉及的学科,按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填写。封面填写一级学科名称(1.管理学;2.马克思主义;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 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文学与传播学;18.图书、文献、情报学;19.教育学;20.统计学);简表中需填写一、二、三级学科名称。四、“研究类型”栏填写:A类:基础研究B类:应用基础研究C类:应用研究五、“所在单位”栏目写各系(部门)、科研机构名称,并加盖公章。六、各栏内容空白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七、申请书及活页用A4型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八、申请书及活页报送一式4份。九、本表须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科研处。一、信息表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与制度设计研究类型CA、基础研究;B、应用对策研究;C、综合研究(选填字母)学科类别(国标)一级学科经济学二级学科金融学三级学科保险学预计完成时间2011年 3 月最终成果3、41.专著;2.译著;3.论文;4.研究报告;5.软件;6.其他受资助类别受资助类别BA、引进人才;B、在职攻读并获授博士学位;C、其他(选填字母)取得受资助条件的开始时间2008年 6 月 1 日申请学校科研启动费资助金额(万元)3项目申请人姓 名谭 湘 渝性别男出生年月1969.8职 务投资与保险系副主任职 称教 授研究专长医疗保险与责任保险最后学历研究生出国情况最后学位博 士联系电话(办) (家庭) 62769071 (手机子邮件所在单位财政金融学院分管科研领导姓名毛跃一科研秘书姓名张叶电话62769124电话62769377主要参加者姓名年龄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蒋毅39副教授保险管理本科学士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张娓30讲师保险市场研究生硕士财政金融学院李昊轩36副处长保险政策研究研究生硕士中国保监会重庆监管局统计研究处二、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简称为医疗责任保险或医责险,下同)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对医疗职业责任保险的研究也较为深入,近几十年来国外(以美国为主)对于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侵权法律改革及医疗责任保险现状问题的分析,包括制度、市场、法律等多角度,二是关于医疗责任保险经验费率厘定与损失分布问题的研究;三是关于医疗过失责任保险的经济学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从宏观和制度角度,Danron(1991) 对197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过失责任的理论争论进行了评析,指出美国医责险市场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过于严苛的侵权法律制度,Born 等(1994)对80年代美国侵权责任改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加以研究,认为该改革对控制医疗过失责任损失以及保险保费的增长只有很有限的影响。Bhat(2001)在其专著中,对美国的医疗过失侵权责任系统进行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包括医疗过失索赔额在不同医生专业、年龄以及开业区域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在保险人收取保费和支付赔款之间存在显著的时滞。Rizzo(1989)通过检查费率改革法律对直接承保人市场及医疗责任保险产业的影响,指出在那些实施了无竞争费率定价(NCR)法规以及存在活跃的联合承保人组织的地方,保费费率明显高于其它地方。从经济学角度,Danron(1986)对于医疗过失的相关经济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包括建立了医疗责任中的和解与诉讼选择模型,这些模型和分析解释了在相关利益约束下医生、患者、保险人和医疗行为方面的复杂关系。Quinn(1998)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医生的声誉效应将促使其增加防卫性医疗措施,Sieg(2000)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一个讨价还价的谈判博弈模型,并讨论了各方的博弈策略,Sarath(1991)研究了法律责任和责任保险对潜在的伤害者尽注意之责的相互效应加以研究,如果保险被立法加以限制,该方尽责的成本将降低。Bregman(1996)等对医方的职业责任风险、以及两者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以及医疗责任保险的承保、理赔等环节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包括医疗责任保险在内的两种保险责任触发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而医责险是否实行经验费率厘定及定价问题,Phelps(1978)、Rolph(1981)、Nye 和 Hofflander(1988)、 Ellis等(1990)论证了医责险制度设计中实行经验费率厘定的必要性,认为使用经验费率厘定对于部分医疗专业的费率厘定影响较为明显,Rosenbloom和Stone(1978)、Sloan(1990)则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认为经验费率厘定绝不仅仅是一个精算问题,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方面的因素,仅仅依靠经验定价可能导致不同风险之间医生保费缺乏公平性,导致医生增加防卫性医疗等,他们认为风险应当由全行业分担。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医责险制度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国外的医疗体制以及法律制度与我国的差异甚大,其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也与中国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国外的医责险大都以商业保险为主,而不是由政府主导和组建,与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医责险有相当大的区别。鉴于其研究内容基本不涉及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医责险制度的问题,因此其研究结果难以直接移植应用到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上,当然上述研究对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构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供我们吸收经验、汲取教训。(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对于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状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起步晚、层次低、范围窄、数量较少。国内对于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基本上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起步,在此之前仅有数篇论文有所论及,较多的研究只是从2003年开始的最近几年之内,但数量不多,而且绝大多数论文都是介绍性的,真正进行较为深入研究的论文少见,目前国内对于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二是医疗责任保险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三是关于医疗责任保险模式的探讨。 目前所见的研究大都是就我国医责险现状、各地医疗责任保险试点有关问题进行的一般性探讨,此类文章较多,但普遍论证不深入,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学者的贡献。陈绍辉(2006)、谭湘渝(2008)对医疗责任保险模式是否实行强制保险进行了研究,芮琳、申曙光(2006)对国内医疗责任保险统保模式进行了比较,张音(2005,2007)等对云南省医责险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陆荣华(2006)编著之英美责任保险理论与实务对国外的医疗责任保险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目前国内对医责险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研究的学者主要是谭湘渝,谭湘渝在博士论文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及专著医疗责任保险研究中,对医疗责任保险分别从法律与医疗责任归责原则,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分析、费率与定价等角度进行了较深入分析,该专著系国内第一本全面研究医责险的专著。但由于该专著更多注重于医疗责任保险一般规律的研究,相对而言对中国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研究关注不够,该专著仅在最后一章研究了中国的医责险问题,论证不够深入,仅一般性地分析了我国医责险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有关对策,而并未涉及我国医责险的发展战略与制度设计问题,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医责险模式与制度设计问题。2007年卫生部、中国保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建立医责险制度,尚未在专著中得到体现,同时,2008年以来,全国已有若干省市进一步推行医责险,更多的地方将在最近几年内全面推开,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经验,因此结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试点推广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医疗纠纷大幅度增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事故索赔频率和索赔金额越来越高,而医疗纠纷所导致的打砸闹等“医闹”事件和医务人员抗议静坐事件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各级政府也极为重视,而国际上通行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较好制度安排。一些地方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推动试点医疗责任保险,2007年6月,卫生部、中国保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更多省市开始着手推动医疗责任保险。但目前各地的医责险尚处于各自为政的探索阶段,从全国情况看,全面推行医责险的省市尚不到全国的1/5,省会城市及中小县市推广医责险的比例就更低,同时,少部分省市的试点其制度模式及设计也各不相同,而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市也尚未推行医责险制度,而推行医责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总结各地经验和教训,为目前和未来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十分必要。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总结医责险制度的一般规律,在研究国外医责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各地试点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医责险的制度模式及具体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医责险制度提供通用的政策建议,尤其是为重庆市建立医责险制度提供前期研究成果和可操作的制度设计方案。本课题研究的具体价值在于设计一种制度模式,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化解当前医疗纠纷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为医疗机构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转移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来规避和转移医疗责任风险,同时更为广大消费者得到合理的医疗事故赔偿提供了一种国际通行的保险赔偿渠道,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医责险的推行,也为保险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二)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特定目标。宏观目标是找出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医责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适应我国的制度模式,具体目标是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分析我国医责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二是系统归纳出各地试点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各地特色的优缺点及适应性,三是针对地方政府主导的医责险推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方案,包括制度组织,推动主体、参保模式、参保对象、承保人的遴选、保费分担模式、产品费率与定价、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赔偿限额、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构建等具体制度设计。特定目标是针对重庆特有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医疗卫生现状,研究重庆市医责险制度构建中的具体设计问题,尤其是以农村医责险为起点,“农村包围城市”、统筹城乡构建医责险制度的发展模式研究。2、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拟重点围绕以下几部分加以研究。第一部分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国际经验 对医疗责任保险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重点从制度层面研究医责险的经济学原理及制度特性,从法律及制度等层面分析医责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制度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与利益上的合作与博弈。分析美国、西欧台湾等地医责险的经验教训,归纳出医责险制度设计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 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背景与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分析当前我国医患矛盾状况,我国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面临的医疗责任风险,引出我国医责险制度产生的背景,论证医责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商业医责险发展中面临的有效供需不足的原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第三部分 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的案例研究 选取部分已经试点推行医责险的省市作为调研样本,调研医责险实施效果找出其制度设计亮点及试点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亮点特色及问题产生原因,归纳出医责险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及通行做法。第四部分 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及具体制度设计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从制度变迁模式、主体选择等多角度加以研究,比较不同模式的优劣势。从微观层面上就保费分担机制、保险责任、赔偿限额、免赔与共保机制、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构建等具体制度设计涉及内容研究。第五部分 重庆市医疗责任保险发展模式选择及制度设计研究 对重庆市医疗执业状况及医疗责任风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及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定位,确定重庆市医责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目标、发展思路。确定重庆市医责险制度模式、运行机制及具体的制度设计内容。第六部分 重庆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运行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保障措施 对重庆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运行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加以研究,尤其是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全国首创的重庆农村医责险如何拓展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医责险等问题,探讨制度可持续运行的政策支撑及配套保障措施。 3、主要创新点在全国医责险制度开始试点之际,以及重庆市医责险推行前,即研究重庆市医责险发展问题,研究视角具有前瞻性和及时性。在研究视角上,医责险制度近几年才开始试点,尚未有学者全面总结各地已有的经验教训,本课题对此加以全面总结,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医责险制度及具体设计,具有研究内容的完整性和创新性。(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1、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背景下,以国家鼓励各地推行医责险制度为切入点,论证我国推广实施医责险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对医责险制度设计及运行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参考国际经验,从制度变迁模式、参保对象选择等宏观层面及保费分担机制、产品定价、保险责任等微观层面深入全面地总结国内各地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分析各类制度设计的优缺点。调研全国部分试点地区的医责险实施效果,在对重庆市医疗执业状况及医疗责任风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重庆市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医疗纠纷调处机制设计,解决重庆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2、研究方法(1) 利用社会风险管理方法、保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政府主导的医责险的社会功能、制度变迁模式及微观运行机制。(2)对于各地实践探索及创新经验,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加以归纳分析(3)采用归纳演绎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我国各地政府主导的医责险实施中的不同做法,以及中外医责险制度环境的不同,演绎出我国医责险制度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对于医责险制度中政府、医方、患方、保险人等相关制度主体利益的冲突与协调,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问题,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和信号博弈模型加以研究。3、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本课题是课题负责人前期研究的继续和深入,虽然研究内容侧重点有很大不同,即从过去研究医责险制度一般规律转变为研究中国及重庆市医责险实施的具体问题,但由于前期工作基础较为扎实,因而课题负责人能够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第一阶段(2010年4月6月),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包括关于医责险的理论研究资料以及我国各地试点的信息资料,列出较为详尽的研究提纲,对本课题进行初步预研,包括理论研究。第二阶段(2010年7月8月),到市内相关单位,包括卫生局、保监局、代表性医院、部分经营医责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进行访谈调研,获取一手资料及有关统计数据,同时选取1-2个已经试点推行医责险的北京、上海、江苏、山西、云南、深圳等地作为调研目的地,调研医责险实施效果。完成调研报告。第三阶段(2010年9月12月),各研究成员分工研究各地医责险制度,随后分工研究重庆市医责险制度模式及制度设计的相关子课题第四阶段(2011年1月3月),课题主持人完成研究总报告,相关研究人员对子课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主持人完善总报告,定稿送审。(四)预期价值:本项目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1、本项目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通过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归纳出各地医责险制度设计的创新设计,拓展了研究视角,通过针对重庆市的研究,可以为重庆市下一步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提供前期调研方案和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实施建议方案。2、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本课题系高校研究人员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的项目,课题结题后,研究报告(或简报)及政策建议方案将呈送市保监局、卫生局等政府部门,一旦开始推行医责险制度,将为地方政府在化解医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排忧解难的积极作用,同时医责险制度及配套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将为医方从医疗纠纷中解脱,也为广大消费者得到合理的医疗事故赔偿提供了保险保障。一旦成功实施,将为重庆这个西部地区唯一的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提供了新的鲜活案例,本课题将发挥重要的社会效益。(五)研究基础1、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刊物级别发表或出版时间医疗责任保险研究谭湘渝专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我国实行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的基本问题研究谭湘渝论文保险研究(CSSCI)2008.6地方政府主导的医疗责任保险统保模式评析谭湘渝论文重庆保险(内刊)2009.62、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课 题 名 称主持人批准年度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谭湘渝2008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在研3、主要参考文献1 Born, Patricia H.; W. Kip Viscusi, (1994), Insurance Market Responses to the 1980s Liability Reforms: An Analysis of Firm-Level Data.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Vol. 61, No. 2, pp.192-218.2 Bregman, Robert A., Gibson, Jack P.,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1990-19963 Danzon, Patricia M., (1985), Medical Malpractice: Theory, Evidence, and Public Poli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Sloan, Frank A., Randall A. Bovbjerg, Penny B.Githens (1991), Insuring Medical Mal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5 Steves, Buddy; et al. (1979),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apacity Crisis in Medical Malpractice Insurance,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No.1, pp. 139-146. 6 Doctor Owned Malpractice Carriers So Far So Good, Medical Economics, December 11, 1978, pp228-245 7 陈玲,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供需矛盾分析,上海保险, 2005.98 陈绍辉,袁杰,郑嘉龙. 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保险研究,2006.69 李国炜,中美医疗责任保险之比较研究,医学与哲学2005.4 10 苗娣,论医疗责任保险的现状与发展,保险研究2005.1011 芮琳、申曙光等,国内医疗责任保险统保模式比较,中国医院2006.1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1)成员条件:课题主持人谭湘渝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已经从事了10余年的保险与社会保障教研工作,近五年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研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2部,已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与医疗保障直接相关的论文8篇,课题研究经验较为丰富。课题组成员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搭配合理,来自高校的成员均保险专业相关研究,而来自政府部门的业内专家加盟可以保障本课题更能符合政府意图和政策走向,确保研究报告的政策可行性。 (2)科研时间:负责及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多属高校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有充足的科研时间,保证课题研究在规定时间内如期完成,政府部门参研人员也属研究人员,能够保证研究时间。 (3)资料设备: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拥有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校图书馆及学院资料图书室与保险相关的图书资料合计近8000册,购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经济信息网、国研网、EBSchost外文数据库等近多个中外文数据库,来自保监局的成员能提供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资料数据成员都配备有电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设备准备。四、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