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9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9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9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9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9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1912年元旦 1912 1949年 定都 南京国旗 五色旗历法 改用公历纪元 以中华民国纪元选举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成立临时参议院 颁布 临时约法 思维链接 1 中国古代有哪些政权在南京定都 三国中的吴国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 2 近代南京发生了哪些大事 1842年中英 南京条约 在南京签订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 改名天京 定为都城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议员合影 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明确表示 民国者 民之国也 为民而设 由民而治者也 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之设立 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 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 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 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 国内无变乱 民国卓立于世界 为列邦公认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 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 年 简称民国 年 民 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 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 月 日 置闰则同公历 你了解民国纪年法吗 1月1日称 开国纪念日 纪念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成立 10月10日是 中华民国国庆 双十节 纪念1911年10月10日由资产阶级代表的国民党领导的 武昌起义 推翻了封建帝制 具有划时代意义 公式 公元纪年 1911 民国 纪年 五色旗 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 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 旗面按顺序为红 黄 蓝 白 黑的五色横条 分别表示汉 满 蒙 回 藏五族共和 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材料 1912年3月5日 时报 上刊载了一篇题为 新陈代谢 的文章 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 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 皇帝灭 剪发兴 辫子灭 天足兴 纤足灭 放足兴 菱鞋灭 鞠躬礼兴 跪拜礼灭 读一读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 民国建立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焚毁刑具 停止刑讯 通令保护华侨 禁止贩卖华工 严禁买卖人口 禁止蓄奴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学校不拜孔子 不读四书五经 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禁止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提倡 自由 平等 友爱为纲 的公民道德 革除历代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 缠足 赌博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 保护人权 发展资本主义 否定封建文化教育 实行资本主义文化教育 改革社会风气 提倡资产阶级文明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中有这样一段话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 增惭 施之者 失体 义无取焉 嗣后各官厅人员 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 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 自由观念b 平等观念c 博爱观念d 互助观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1923年3月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性质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内容 原则 根本目的 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即资产阶级政权 临时约法 分总纲 人民 参议院 总统 国务员 法院 附则等共7章56条 约法作为中华民国最高法律 体现了资产阶级 主权在民 的政治原则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它还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 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 国家机构体制上 规定实行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 如不同意 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临时约法 行政 司法 立法 三权分立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 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难以实施的 民族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先天不足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和政治上的软弱妥协 本身没有力量同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进行坚决斗争 又不敢发动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清政府颁布 清帝退位诏书 承认中国 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次日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南北议和开始于1911年12月上旬 由于当时南方各省的革命政府普遍倾向于妥协 所以他们在获取南京重镇后 决定与清政府议和 一方面袁世凯加紧对南方施加军事压力 另一方面临时政府内一些同盟会会员和立宪派纷纷活动 孙中山 迫而牺牲革命主张 承认了议和的条件 至此 心存复辟意图的袁世凯窃据了民国的最高权力 清政府 袁世凯 唐绍仪 革命政府 南北议和双方代表人物 革命派软弱妥协 缺乏实力 帝国主义的支持 立宪派等的拥护 依托 在军队中的影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对清 逼宫退位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材料 英国外交大臣葛垒说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 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 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无所偏倚地对待各国 并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 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材料分析 放弃对清政府的支持 转而扶植袁世凯 因为清政府已无力继续有效地为帝国主义卖命 思维链接 第一位皇帝是谁 帝制开始于什么时间 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结束时间 1912年 宣统帝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 清帝逊位诏书 1912年清帝下诏退位 几百字退位诏书 主要说了三件事 第一 顺应民意 避免战乱宣布退位 第二 结束帝制 建立共和立宪政体 第三 由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 1912年2月12日 隆裕皇太后发布退位诏书 宣布接受南京临时政府提出的优待条件 优待条件包括优礼皇室八条待遇 皇族待遇四条 满蒙回藏七条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 1895年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 新建陆军 归北洋大臣节制 1901年 袁世凯任北洋大臣 所建军队称为 北洋军 所以 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 北洋军阀 知识小卡片 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 畅所欲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中山陵 武昌起义浮雕 长沙市中山亭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1911年12月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临时约法 地点 南京 历法 以中华民国纪年 改用公历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时间 1912年3月 清帝退位 时间 1912年2月12日次日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1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 错误的是 a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b 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c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 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d 2 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a 权利法案 英国议会b 独立宣言 北美大陆会议c 人权宜言 法国三级会议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c 3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 钦定宪法大纲 和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最大不同是 a 人实行的政治体制不同b 给人民的民主权利多少不同c 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不同d 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性质不同 d 4 在 临时约法 制定前后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 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贵任内阁制 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b 帝国主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