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身为教育者的姜孟之通过自己不断地深入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对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教学本文时注重让学生把握文中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特征;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文章,学生与实际生活接触多,对此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走进作品,感情也容易触发。但真正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的人的确很少。而描写人物外貌,许多同学只是简单的认为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很少见到本文别开生面的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一个人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特有的写法可能一下子不容易接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2、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2、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2、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坚持以“读”为本,促进“说”的训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05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轮美奂。其巧妙的构思,整齐划一的动作,成为当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玉指纤纤,如绽兰花,聋哑少女们展示的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是她们用一双双手创造了艺术奇迹。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双手,它也创造了奇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双手。二、课前预习检查。1、简介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2、扫清字词障碍惺忪 镐 老茧 垧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瞬间:形容极短。老茧:手掌或脚掌上久经摩擦而生成的硬皮。洋镐:刨土用的工具。垧:土地面积,东北地区多数地方用,1垧等于15亩。三、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看看姜孟之先生的这篇散文为我们介绍了张迎善的怎样的一双手?(1)天下奇手(2)半截老松木(3)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黑土色(4)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5)手指粗大肥圆,像一根根三节老甘蔗,(6)左手大拇指指甲,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泥色(7)天下号大手(8)绿色宝库的手2、这双手的特点,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的呢? (一)视觉 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总体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手背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心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指甲,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手指手大无比,真是我今世见到的天下号大手;(二)触觉手坚硬耐搓。3、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奇丑”)4、结合文章语句,议一议造成年轻的张迎善的手“奇丑”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张迎善要用手拣出穴里的草根、石块,栽一棵苗,手要往土里插三四次,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5、作者对这双手的描写,可以看出,张迎善是怎样的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借鉴写法: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要面面俱到,有时只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来体现就可以了。像学过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等。材料一: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面 材料二: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材料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四、深入赏析。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分析其含义,说说喜欢的理由。(如: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例:“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用“铁铸”衬托“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张迎善这双手所做的贡献之大。)“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作者的想像,意味着这双手绿化了无数荒山秃岭,为祖国大地披上了绿色盛装,洋溢着对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五、拓展延伸。有一位歌手,他曾累计捐款300多万元资助178名贫困儿童上学,病逝后捐眼角膜挽救四名患者复明。他就是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歌手丛飞。请模仿下面他的颁奖词,利用文中信息,(如有关“对人物由衷地评价、情感的流露、贡献的叙述”的语句,要强调这双手绿色的意义。)为张迎善拟一段颁奖词。丛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张迎善-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看到他的手,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碧绿的森林。他是一名普通的育林工人,他把他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他用一双丑陋的手,为祖国种下一座座绿色金库;他以崇高的敬业精神,成为年仅32岁的育林功臣!六、课堂小结 张迎善同志用一双勤劳、热情、坚强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绿色的宝库。在今天,我更愿看到同学们将勤劳的双手伸向未来,用灵巧的双手去装扮明天。七、作业设计 课堂上我们解读了张迎善的手,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