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doc_第1页
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doc_第2页
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doc_第3页
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doc_第4页
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沈 阳 工 学 院学年论文题 目: 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李涛 指导教师: 金环 2013年 11月 30日1目录摘 要IIAbstractIII1 影响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因素11.1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利润遭到压缩11.2 “用工荒”与“用电荒”影响企业经营11.3 企业融资难11.4 人民币升值吞噬出口企业利润12 产业集群发展与行业发展中的问题52.1 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52.2 国际市场品牌效应不明显,以贴牌为主52.3 某些产业基地政府对基地建设不够重视52.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62.3.2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62.3.3 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62.3.4 从低成本、低价格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提升的转变62.3.5 以出口OEM为主向逐步提升自主品牌的比重转变6摘 要 管理前沿理论基础上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的焦点。本文围绕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演进,对国内外地方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概括出了该领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开放经济环境中,沿着生产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的线索,在管理与实践研究之外,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代理问题、社会规制、政治分析、道德风险、市场失败、项目评价、投票与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与工具,不断汇聚到地方公共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体系之中。地方治理理论、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财政分权、税收竞争与税收输出、地方公共债务与政府间转移支付等,成为地方政府网络化主体时代地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依据比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综述,归纳出当代地方政府财税经济活动中的如下几个核心命题。关键词: 管理;焦点;实践;竞争。Abstract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management theory basison the leading edge,is an emerging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focus.This paperrevolves around theevolvingfront of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the core content of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cal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re reviewedsystematically,summarizedha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in the field ofproblems. In the globalizationand regional integrationin open economy,along the productionfactorsflow freelyacrossregionsof clues,in addition tomanagement andpractice research,asymmetric information,adverse selection,agency problem,socialregulation,politicalanalysis,moralrisk,marketfailure,project evaluation,voting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theory andtools.The convergence ofthe local publiceconomic theoryand applied researchsystem.The theory of local governance,Fiscal Federalism,fiscal decentralization,tax competitionand taxoutputand the local publicdebtand the transfer payment between governments,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study 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localgovernmentin the era ofnetworksubjec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the comparisonsystemfrontier review,summed up thecontemporarylocal governmentfiscaleconomic activitiesinthe followingcore proposition.Keywords:management;focus;practice;competition。III1 影响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因素1.1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利润遭到压缩 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移成本,处于亏损边缘。如东莞地区62.5%的企业反映目前原材料价格较2010年上升15-30%。1.2 “用工荒”与“用电荒”影响企业经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73.6%的企业表示经营受到了“用工荒”的影响,目前企业员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的企业受到了“用电荒”的影响,自4月起,部分地区开始对工业用电中小企业实施“开五停二”,甚至“开四停三”的供电限制。1.3 企业融资难 今年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贷款成为稀缺资源。但同时企业受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融资需求明显增多,这样加剧了小企业资金供需的矛盾。同时产业链上下游融资的难度加大,调查问卷显示,73.8%的中小企业上游供应商要求小企业以现金支付货款。1.4 人民币升值吞噬出口企业利润出口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利润率较低,一般在销售收入的3-5%,如果以美元计价的销售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前,人民币出现较大比例升值,企业将很难盈利甚至亏损。据某外贸公司测算,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超过40%。此些问题都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如果仅靠个别地区的部分企业联手应对,绝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宏观的战略发展环境下,企业应该紧密关注着相关的政策,甄选出一条适合自己或者是有利于自身行业发展的道路。产业转型的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珠三角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究前四个问题,珠三角在生产加工方面必将面临不可逾越的鸿沟。从目前看,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把珠三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集中暴露出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被淘汰,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情。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侧重点也许不是去如何保护这些企业或产业,而是利用这次机会,加快由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积聚新的力量。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价值增值。通过创造品牌、技术创新与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第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包括石化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钢铁工业、通讯设备等。第三,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转型,即电子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行业发展。为此,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与开发更多的先进技术,以科技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争取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实行水平分工与合作。二要加快自动化与信息化步伐,改造提升优势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三要加快培育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买不来”,“核心技术引不来”。从深圳发展经验看,深圳发明专利90%都为本土企业所创造的,外源型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外资投向生产领域的多,而投向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比较少。当然,08年金融危机至今已经四个年头了,单单依赖者如此传统的产业转型,中小企业的第二春迟迟没有到来。不是政策的不正确,只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投资在固定资产上,想要转型,必须得处理掉固定资产。于是,问题产生了:对于没有尽头的处理周期,资金的流动一定供应不上,那么,转型的资金从何而来?所以,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就此出现,较好的处理了以上的问题。产业创新往往存在于产业聚集的区域;但是产业集聚的区域不一定能赋予产业创新。有利于产业创新的环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见在长期正式获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一般只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经营地点;而新的集聚概念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通过互动,特别是只是的互动来实现创新。产业集群式一群在地理上临近而且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它们具有产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通过联系与互动,在区域中产生外部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并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技术创新。然而,集群中相互学习与促进创新的效应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以中国北方五金城为例,市场形成之初,天津市的五金市场2005年之前以老南马路五金城为主,由于历史的因素它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我们根据五金市场特点,认为五金市场不可能长期盘踞在市中心地带,经考察了天津市的总体城市规划,选址看中靠近外环线与205国道旁的地块,市场范围近可辐射到天津市区、周边区县与滨海新区,远可以辐射北京、东三省、河北省等地,是市场的首选之地。但作为新兴的五金城如何与老城之间形成互补,逐步壮大自己,他们选择了差异化互补策略,2006年开始对目前的A、B、C、D四个区做了统一的业态定位与规划,A、B区是五金电器区,C区为太阳能区,D区为管道阀门区,在后期的招商中不少建筑机械、机床设备经营者认为他们城建筑物宽敞、层高比较高,道路宽阔,适宜大型设备进出,纷纷进城经营,他们顺应市场的要求在A、C区西侧的一条街开辟出机械设备专业街,这样使得四个区的业态规划就与天津市其他五金市场的定位区别开来,形成同中求异与互补效果,到2007年上半年四大专业批发市场基本形成。 2 产业集群发展与行业发展中的问题2.1 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 带有块状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存在近距离模仿的弱点,技术雷同、商品同质、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多数五金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缺乏开发新品的能力,面对复杂、变化无常的市场,基地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还表示出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2.2 国际市场品牌效应不明显,以贴牌为主 由于国外市场对品牌的高度忠诚度,行业的一些中国名牌与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基本上都局限于国内市场,很难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基地企业的贴牌出口仍占较大的比重。2.3 某些产业基地政府对基地建设不够重视 有的作为一届政府的政绩工程,换届后就不再问津。因为按暂行条例,有的基地已到期该复评,虽经协会多次联系,但其未对复评工作做出答复,造成基地复评无限期拖延,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共建工作。产业集群应当谋求五大转变。面对新的形势,五金制品行业产业集群建设将面临转型升级要求,在转变五金产业发展方式,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前提下,要继续保持行业有序、健康、较快的增长,必须做到五大转变:2.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改变原来行业小、多、弱、散现状,提升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制造设备、工艺,创建品牌,走一条集约化发展之路。粗放向集约转型的核心在于,提升产品加工能力与质量水平,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2.3.2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把现代的电子、信息等技术引入行业。五金行业品种繁多,各有特色,走技术密集型路子,增加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向高端市场精深开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上升空间。2.3.3 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目前行业中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善,要实现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