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在中高考语文辅导 - 10 高二综合测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争流(g ) 寥廓(ku) 挥斥方遒(qi) 喇叭声咽(yn)B漪沦(y) 霉菌(jn) 漫溯(s) 絮聒(gu)C暴戾(l) 蜷伏(qun) 啮啃(ni) 荆棘(j)D喑哑(n) 彳亍(ch) 颓圮(p) 荡涤(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传诵 金榜提名 罄竹难书 改弦易章B缄口 纰漏百出 直截了当 手屈一指C肄业 再接再厉 事过景迁 厉行节约D羸弱 蓬荜生辉 喜上眉梢 披沙拣金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人类从火星探测器上成功取回图像数据时,是否有人会想到,也许与此同时,外星智慧生命早已发射了探测器来 我们地球呢? 上海市教委开始对首批二十八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行网上公示并强调: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不搞 制,每年将通过年检对其进行评估。新闻公报说,联合国在阿富汗执行排雷任务的人员近来不断遭到袭击,联合国决定 在阿首都喀布尔通往南部城市坎大哈公路上的排雷行动。韩国大学生认为国会议员是最令人 的职业,不论人民对他们的尊敬度、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度以及清廉度,在韩国的评价都敬陪末席。A侦查 终身 终止 不耻 B侦察 终身 中止 不齿C侦察 终生 中止 不齿 D侦查 终生 终止 不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这些信息再加上国内加息,人民币升值的传闻不胫而走,据说,目前国际上已有大量资金溜进国内赌人民币升值。B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D美国大片狂蟒之灾2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双桅船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舒婷写的。B“五四”时期,泰戈尔的诗一传入中国,就拨动了一批正在寻找精神和感情家园的作家的心坎。C间接抒情是借助叙述、描写或议论等方式去抒发情感。D情感体验和理解认识的深浅,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艺术的感受力。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无误的一项( )A“纽约时报”披露,事故发生时,“旧金山”号的航行指南仍然是1989年版的老航海图。该图显示,在距离事发地点大约5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潜在危险物”。B丹麦前驻华大使的夫人、研究汉阙的专家燕妮帕尔感慨地说:“我在北京看了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想到这块汉阙竟是这样精美?”C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D干扰素不仅是制服病毒的法宝,而且还是抗癌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对淋巴癌、肺癌都有显著疗效。二、古诗文阅读及鉴赏7默写。(每题1分,共5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满载一船星辉,。,渺沧海之一粟。,抱明月而长终。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3分)_本诗以何种表达方式抒发何种情感。(3分)_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徒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9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让为将C月靡粟万计 靡:倒下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11、下列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甲兵莫利于姑苏 遂募兵于钱塘B、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无赖徒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C、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与国朝争雄,兵未决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12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13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共5分) 原句: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2分) 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3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本大题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儒学的人文精神冯俊人文精神是儒家的本质性规定;人文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东亚各国文化所共享和共有的一个优秀传统。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三曰人本,四曰人道。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特征,是指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从面张扬了人的主体性,超越了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儒学人文精神的这一特征,固然可以被说成儒学没有 “外在超越性”,或者说没有 “宗教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也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文教”。正是因为作为中国文化主干、主体、主流和主导的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才导致中国文化之中没有诸神之争和宗教之战,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在,也正是儒学在历史上能影响东亚的原因所在,也将是儒学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优势所在。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性特征,是指儒学不是把“神性”,而是把对普遍人性的探讨作为自己义理和价值的基础。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讲“性善恶混”,等等,即是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言“性近”、“性混”是让人别善恶而进于道德。言“性善”是勉人以为善而进于道德,言“性恶”是疾人之为恶而进于道德。所以,儒学义理和价值的最终归宿都在于进于道德。儒学是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的社会。儒学的这种基于普遍人性探讨和总结基础之上的道德立教的意旨,使儒学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和善世主义的情怀,这不但使儒学在历史上成为大多数东亚的社会中,乃至是所谓去中心、去本质的后现代性社会中,重建精神家园和守护道德底线,这将是儒学提供给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本特征,是指儒学中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这是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必然结果。孔子尊重人的生命,他不但反对野蛮的人殉制度,甚至也反对用人形的陶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要知道,在孔子之前的西周初期,五个奴隶的价格才等于“一匹马束丝”,而在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乃至后来的古罗马,奴隶还仅仅是“会说话的工具”。儒学的人本主义还强调:“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亦即张扬人的主体和个性。儒学的人本主义运用到社会和政治上就是民本主义,强调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和任道德而不任刑罚等等。儒学人文精神中的人本主义,对当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儒学人文精神的人道特征,是指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晦涩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此是为人道。此种人道,是人伦日用之间行之、习之、由之之道,是为“常道”,是为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准则。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生活和道德的准则,等等,抛却其具体的时代背景的限制,我们说,时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的。(选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有删改)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6分)A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但其内容包罗万象。B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讲“性善恶混”,等等,是儒学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C儒学的人道特征,是指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晦涩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D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生活和道德的准则。E儒学强调的人道特征及其日用性,说明它没有自己的抽象思考和理论,只强调实用性。F作者认为儒学的人文精神包括人文、人性、人本、人道。15以下对原文观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儒学是一种“人文教”,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使得儒释道三教得以并行不悖、并育不害。B儒学在历史上对东亚产生过重大影响,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选择,对历代君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C孔子反对用人殉制度,甚至反对人形陶俑做殉葬物,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幸福的尊重。D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结果,体现了儒学的人文精神中的人本特征。16“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一句中,“内在超越”指的是什么?(4分)答: 17联系全文,概括儒学人文精神的四大“特征”。(5分)答: (二)文学文本阅读(15分)永远的蝴蝶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的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身体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18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字)(4分) 答:(1) (2) (3) 19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少于15字)(4分)答:(1) (2) (3) 20小说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网谈记录(节选),完成13题。(共15分)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节选)钱梦龙等主持人(钱梦龙):下面,我们再谈谈现代诗的阅读和教学问题。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而青年学生正处在“诗的年龄”,他们最需要现代诗的滋养。但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现代诗,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反映近二十年来现代诗的发展。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青春在语文课上缺席”。钱涛老师是一位现代诗人,对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钱涛: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淡化确已有些时日了。这种淡化,自然可以从教材中诗歌篇目过少(现代新诗尤少)、选择的篇目过老(基本不选当代新诗)、教法陈旧(与议论文记叙文体教法雷同)等方面列出许多依据来,但在我看来,根本性的淡化,恐怕还是上述淡化之后的淡化,那便是师生都日渐远离诗歌,尤其是远离已从山谷溪涧艰难跋涉而出,经八十年积淀正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诗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写现代诗的人,从我自身的实践中,深感这种淡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进,尤其是对新一代中国人气质的陶冶和锻造,都是十分不利的。这里着重谈谈诗歌教材的选择问题。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教材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教学的淡化,是教材中淡化诗歌的必然结果。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我看原因大致有:(1)老教材自身容量过小,窄小的篇幅,点缀一些古诗词,让一、二首新诗插足其间,在编者恐怕已是很费心思了。(2)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能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自然是记叙、议论文体,诗歌是不在其中的(高考试卷上作文命题“不得以诗歌体写”便是证明),诗歌考查的题目古诗词居多,新诗则极少。(3)教材编写者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这也是许多优秀诗作难登教材之堂的原因所在。对前两个原因,我不想细作剖析。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加上高考内容和题型走向的一些变化,诗歌教学正在加强。但是我依然对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满怀忧虑。翻翻我们的语文课本,以前仅将眼光盯住有的人回延安等有限作家作品的状况是改变了,但语文教材的视野还是闭塞得可以。许多人不去深入研究新诗的发展,似乎新诗总是“老名家”的好。他们不去思考,中国新诗于八十年前挣脱古诗词格律的束缚,只是一种反叛行为,虽然开了新诗写作的先河,功不可没,但毕竟少了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从“我手写我口”到“放大了的小脚”的诗体尝试,其意境的创设,尤其是集中代表诗美的词语的锤炼,都显得不成熟。时过八十年,不管你承认与否,当今中国诗坛,佳作迭现,人才辈出,不但自由体诗的散文美、意境美都获得了张扬,而且由于新诗在成长和反思中,不断融进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其潇洒自如的行板里,闪动着经过锤炼的语言美的光彩。一般地说,这是过去时代的新诗诗人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当今中国诗坛,且不说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七月”“九叶”中走来的新诗前辈(如1998年在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上获“金杯奖”的诗人绿原及他的同代诗人牛汉、杜运燮等人),即如当代诗人昌耀的鹰雪牧人旷原之夜,章德益的西部太阳,杨牧的我是青年汗血马等大量佳作,不但显现了当代中国诗人的精神风采,而且闪烁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浑厚余韵。这类新诗不下几百几千首,都可以遴选进中学语文课本,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进入教材编者的视野!为此,我建议,从五四时代到九十年代的现代诗人的作品,都应有所选择,而八九十年代的新诗尤应适当多选。当代人读当代诗,也许更能激起共鸣,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欣赏的热情,而且可以触发他们创作的火花。主持人:现代诗的教学确实是语文教学中尤其薄弱的部分。呼唤“诗教”的回归,理应也包括现代诗在内,当然啦,这是传统诗教的“现代版”。18、选文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淡化是“青春在语文课上缺席”。其淡化表现在哪里?(4分)19、钱涛建议中学语文教材“八九十年代的新诗尤应适当多选”,为什么?(4分)20、你赞同在语文课中增加新诗的学习吗?为什么?(7分)四、综合题21、下面是郑板桥的一副题画联,借咏物勉励人修身洁行。请根据联意分别填写出最恰当的一个字。(4分)虚心 有低头叶 傲骨 无仰面花22、请用富有诗意、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诗歌,美妙的音乐”诗歌朗诵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台词,引出晚会的正式开始。(6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简洁得体的语言为自来水厂的公告牌拟一则告示。(3分)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当地都有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照游不误。后来自来水厂更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新公告牌上写着: 结果,库区中的游泳者就鲜见了。五、作文(60分)2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作文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孩子生性多疑。有一天父子俩在贮藏室收拾东西,父亲让孩子爬上一个高高的架子,孩子说:“我上去了,您把梯子抽走,我就下不来了。”父亲说:“放心吧,儿子,相信我。”孩子爬上去,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儿子说:“您为什么骗我?”父亲说:“我要让你记住,一切靠自己,不能指望任何承诺。自己跳下来吧。”不愧是洛克菲勒的儿子,孩子踌躇再三,闭着眼,流着泪往下一跃,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愤懑和仇恨。洛克菲勒张开双臂把孩子稳稳地接在怀里。孩子诧异地睁开眼睛。父亲抚摸着儿子的头,柔声地说:“我要让你记住,这世上如果连父亲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谁呢?”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答案:一、语言运用1. 1、C (A咽y B菌jn D喑yn)2.D(A提题B接截 C景境)3.B(侦察,为弄清敌情、地形和其他有关作战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秘密察访等活动;侦查,公安、检察机关为了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而依法进行调查。终身,一辈子,一生;终生,一辈子,从生到死。终止,结束,停止;中止,事情没有完成就中途停止。不耻,不以为耻辱;不齿,不愿意提起,表示极端瞧不起。)4、D5C6、D二、古诗文阅读7、略8、(1)“寒”字在此诗中不仅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个“寒”字烘托出一片离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表面上看都是写景,实质上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却跃然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耐人寻味。9、C靡:浪费,消耗10、A“兵”字都解为兵法。 “然”分别解为却、对。11、D12 C A没有“他只会结党营私”的意思。B他根本没有实力可谈。D“与国朝争雄”不是吴士的计划。13略三、现代文阅读14AE(A项,“容包罗万象”错,儒学的包容是三教并行、并育的特色。E项,儒学强调的人道特征及其日用性是从儒学的精神层面来讲的,并不是讲没有抽象思考和理论)15B16儒学基于普遍人性探讨和总结,其义理和价值都以进于道德为最终归宿。“内在”指人本身,“超越”指进于道德。17儒学使人的精神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从而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儒学把普遍人性的深刻探讨和理论总结作为自己义理和价值的基础。儒学是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民本主义,强调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