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请仔细答题,认真书写。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21分)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4分)不经意间,梧桐树上的丫杈变得光秃秃了,虫儿都销声n( )迹了,溪水也枯h( )见底,一切变得如此静m( ),大地万li( )俱寂,大自然告诉我们:冬天来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当我爬上那一座座 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 了你的名声。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光彩现象, 天气的情况。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a、诱惑、篡夺、推测、挑逗 b、迷惑、篡夺、观测、挑逗c、迷惑、掠夺、观测、嬉戏 d、诱惑、掠夺、推测、嬉戏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5、填空(5分)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何其芳秋天)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6、名著阅读(2分)下列诗句不是选自繁星或春水的一项是( ) a、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b、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c、 我很小的时候,/湖水是蓝的;/我很小的时候,/礁岩是暖的;/我很小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发出早晨的清香;/我很小的时候,/我手脚并用,/从一个梦爬向一个梦。d、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7、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生活中学语文”活动,完成下列题目。(1)向古人学文明用语:我国古代有许多文明用语,如中途先走说“失陪”,长期未见说“久违”,请人赴约说“赏光”。目前在社会交际中偶尔用到仍显典雅。请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用语填入对应的空格内。(2分)a、劳驾 b、久仰 c、赐教 d、笑纳求人指点说( ) 求人帮忙说( ) (2)向广告学语文:广告语的特点是简洁凝练、明白易懂、琅琅上口、新颖独特、富有情趣、主题突出。请说说下面这则广告语的妙处。(2分)雪碧广告:晶晶亮,透心凉。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2分)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8、第自然段的第二句“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像雄狮,像奔马”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4分) 9、第段与第段是 的关系。(2分)10、第段主要运用了 、 这两种表达方式。(2分)11、第段主要运用了 、 这两种说明方法。(2分)12、第段中的“往往”、“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二)顶碗少年(14分)赵丽宏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13、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顶碗少年”在整件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沉着 镇静14、读完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顶碗少年”的性格特点。(2分) 15、请简要点评下面这个句子: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3分) 16、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败后,一位老人走到台上向他“低声说了一句什么”,结合上下文,请把老人的话补充出来。(2分) 17、假如你就是“顶碗少年”,20年过去了,你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时过境迁,回想当年往事,你会怎么说?(3分) 四、文言文阅读(18分) (一)(12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山门圮于河 (2)竟不可得 (3)不亦颠乎 (4)遂反溯流逆上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0、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的“笑”的含义(4分) (二)(6分)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言默:说话与沉默。取:招致。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解释为第一人称的一项是( )(2分) a已而谓予曰 b吾家之鸡或夜鸣 c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 d余忆童稚时22、邻人两次烹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2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五、作文(50分) 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像影片一样闪过,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请以“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500字答题卷一、书写(5分)二、积累运用(21分)1、 (每格1分)2、 (2分) 3、 (2分)4、 (2分)5、填空(每格1分) 6、 (2分)7、(1) (每格1分)(2) (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共12分)8、 (4分)9、 (2分)10、 、 (2分)11、 、 (2分)12、 (2分)(二)(共14分)13、 (每格2分)14、 (2分)15、 (3分)16、 (2分)17、 (3分)四、文言文阅读(18分)(一)(共12分)18、(1) (2) (3) (4) (每格1分)19、(1) (2) (每句2分)20、 (4分)(二)(共6分)21、 (2分) 22、 、 (2分)23、 (2分) 参考答案一、书写(5分)二、积累运用(21分)1、匿 涸 谧 籁(4分)2、a(2分)3、c(2分)4、b(2分)5、略(5分)6、c(2分)7、(1)ca(2分)(2)语句简洁押韵,给人印象深刻,说明了该饮料清澈透明,不含色素,口感效果凉爽舒适。(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2分)8、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的姿态万千。(4分)9、总分(2分)10、说明、描写(2分)11、作诠释、分类别(2分)12、不能。“往往”“常常”指的是大多数情况,说明薄云大多数情况下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厚密的云层大多数情况下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但也有意外情况出现,“往往”“常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二)(14分)13、歉疚 不知所措(呆呆)(4分)14、他是一个技艺高超、心理素质良好、直面失败、善于总结经验的人。(2分)15、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这个动作的难度之高,碗摇晃得厉害。(3分)16、只要与上下文衔接即可。示例:不要紧张,沉住气,你一定能行!(2分)17、略,言之成理即可。(3分)四、文言文阅读(18分)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