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习题.doc_第1页
《辛亥革命》 习题.doc_第2页
《辛亥革命》 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陈独秀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2、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3、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 ) A、武昌 B、南京 C、南昌 D、上海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6、“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7、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8、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9、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二、材料分析题 1、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举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动一例。(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材科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据材料一,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参考答案1、 选择题1、B 2、B 3、D 4、A 5、D 6、B 7、C 8、C 9、D 10、C二、材料分析题1、(1)武昌。 (2)三民主义。(答“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可) (3)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 (4)中华民国的成立。(或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