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否则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点字注音。(4分)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运河桥上,d( )听桥下潺潺( )的水声,目睹鳞次zh()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泗阳旧貌已换新颜!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b、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c、“我可以讲几句话么?”潘虎望望我,赌气地说,“你讲吧。”d、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4默写(9分) , ,盖竹柏影也。 尔曹身与名俱灭, 。 ,一览众山小。身无彩凤双飞翼,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谁家新燕啄春泥。5. 语文实践活动。(6分)(1)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3分)题目(1分): 含义(2分): (2)针对这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你给父母们提些建议。(3分)建议: 二、阅读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7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春题湖上 白居易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注:湖,即杭州西湖。6甲诗以“ ”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 ”终,乙诗围绕“春”和“湖”展开景境,都表达了 之情。(3分) 7.请赏析甲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和乙诗中“月点波心一颗珠”的“点”字的精妙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以其境过清 ( ) (2)乃记之而去 ( ) (3)窥谷忘反( ) (4)在昼犹昏(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10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1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阅读苏州园林选文,回答1215题。(11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2.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答:_13.选文第一段中所说的“画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答:_1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_1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中的“也”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_(四)阅读选文田野上的白发,回答1620题。(13分)田野上的白发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泺,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便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己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她己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顾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己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己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在泥水里,艰难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全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想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来。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6、结合原文说说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答: 17、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答: 18、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第七段中画线句子。(3分)答: 19、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答: 2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最后一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三、名著阅读。(8分)2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把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1分)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 (国籍)长篇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3分)(3)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4分)答: 四、作文(40分) 22、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请以“我改变了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八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答案1、( 4分)谛 chn 栉 靡 2、c(3分) 3、c (3分) 4、略(9分)5、(3分)(1)题目: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如此家教均正确,父与子不给分)(1分)。含义:图中父亲想通过书本教育孩子不偷东西,可是现实中又以自己的言行教孩子偷书。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要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2分)(2)(3分)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要想让孩子学好,自己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6、全诗以“行”为线索, (1分)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2分)7、(4分)“争”写出了初春黄莺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而“点”字,将湖水的碧绿、平静及月光倒映于水中的景致,逼真地写了出来。8、(4分)(1)因为。 (2)离开。 (3) 通“返”,返回。(4)如同 9(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分)(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2分)10(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1(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12(3分)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13. (2分)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些园里还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14. (3分)举例子、摹状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古藤萝枝干的外形特点。15. (3分)不能。承上而来,过渡更自然,体现“着眼在画意”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16、(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分析。17、(2分)(1)母亲深夜敲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