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1 目前 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人口高达14 05亿 你认为对于中国本国而言 中国人口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说明一下理由 问题2 目前 日本面积37 8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为1 27亿 2017年 对日本本国而言 人口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为什么 中国现在有14 05亿人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从人口密度来看 中国为135人 平方公里 韩国为470人 平方公里 日本为333人 平方公里 德国为235人 平方公里 英国为245人 平方公里 图10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85亿 94亿 108亿 630亿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承载力 指一定时期内 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 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具体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 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 智力和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 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一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 衡量指标 南京市资源与人口状况 思考 如何分析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2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案例分析一 1 按照2004年人均粮食消费量 南京市的耕地资源可以供养多少人口 2 按照2004年人均综合用水量 南京市的水资源可以供养多少人口 3 如果南京是 孤立 的城市 你认为南京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多少呢 主要考虑哪种资源 南京市资源与人口状况 1019万人 328 2万人 耕地资源 328 2万人 读图思考 1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 那么 木桶效应 揭示了什么道理 该地区或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读图思考 2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 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 对外开放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必须考虑的因素 资源 对外开放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环境的限制性 人均土地减少 土地承受压力大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 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短缺正日益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森林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荒漠化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 a 不确定性 以科技发展水平为例 中世纪铁器 手推磨 近代蒸汽机 因制约因素不确定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远古时代石器 青铜器 现代电脑 生物工程 同一土地面积 不同地区 不同自然条件 不同科技水平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人口容量 相对于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 假定技术水平 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 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 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b 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较稳定 1 悲观派的观点 3 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2 乐观派的观点 3 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观点 4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该怎么办 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11525万公顷 二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有何意义 怎么办 四川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安徽省 人均耕地0 67亩 人均耕地0 74亩 人均耕地1 24亩 人均耕地1 41亩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加过快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控制在16亿左右 如果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 中国人口应保持在7亿左右 发达国家 2017年人均消费能源 中国1 69吨油当量 美国6 95吨 肉类 中国120磅 美国235磅 美国一个人一生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99倍 头号消费大国 头号污染大国 探究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 布朗根据日本 韩国发展过程中 农用地被工业大量占用 日本人均0 04公顷 韩国0 07公顷 而导致农业萎缩 粮食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1994年日本进口占72 韩国占66 由此推理 提出了 谁来养活中国 whowillfeedchina 的问题 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而且被一些人所利用 提出所谓 中国威胁论 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 真题拓展 图7表示安徽省1985 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1 2005年以来 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市化阶段 a 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a 第二 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d 3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 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a 2013四川卷 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11 12题 表1 1 1985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 先增后减b 先减后增c 不断增加d 逐渐减少2 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 1985年以来我国a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c d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 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1 2题 1 2005 2010年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c 2 2005 2010年 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延缓了皖 赣 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 京 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 赣 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 京 津的城市化水平 b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 15 64岁 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 6题 5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性别比例b 医疗水平c 教育程度d 年龄结构6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 2025年后可能出现a 人口迁移加剧b 劳动力渐不足c 人口分布不均d 社会负担减轻 d b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 18题 17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8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 全面放开二孩 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 生育政策不变 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b c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 10题 9 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 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 2千米附近b 4千米附近c 8千米附近d 10千米附近 d 10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 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d 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 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6 完成14 15题 14 与2000年相比 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 劳动力价格降低c 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 人均产值减少 a 15 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 珠江三角洲地区b 京津地区c 长江三角洲地区d 川渝地区 d 三 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 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 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 迁入地采取了 杂居 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b c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 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 完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小区环保车位租赁与节能减排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环保设备专利授权及综合环保工程合作协议
- 2025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习生就业能力及权益保障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能物流仓储代理合同: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方案
- 2025高端医疗设备租赁与事故预防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光伏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合伙人协议范本
- 2025年医药行业药品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招募合同样本
- 2025年企业员工公务用车租赁服务管理合同
- 2025年城市绿化带土壤稳定性评估与生态修复服务合同
- 2025年生态苗圃基地租赁及全方位市场拓展服务合同
- 2023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与管理标准培训
- 物业管理考核细则-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徐蓝
- GA/T 954-2011法庭科学工具痕迹中凹陷痕迹的检验规范
- DB1331T004-2022雄安新区数据安全建设导则
- 环水保工程监理细则
- DB11-T1834-202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