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专题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1语气助词“也”可表示以下几种语气:a.判断语气;b.疑问语气; c.感叹语气;d.商量语气;e.舒缓语气。请在下列各句后的括号内填入句中“也”所表示的语气的类型。(1)吾其还也()(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3)古之圣人,其出众人也亦远矣()(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答案】(1)d(2)a(3)e(4)b(5)c(句末语气助词所表示的语气是由各句的句式特点决定的,所以要结合句子类型来分析解答此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客从外来,与坐谈”中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d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答案】d(同,跟,介词。a项:动词,交好,结交;b项:连词,和(前后代词可换位);c项:介词,给,为。)3从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选出对加点复音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1)()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恐怕)b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难道)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差不多、大概)d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可以、能够)(2)()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既然这样,那么;那么)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何况)c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如此,但是)d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现代汉语“于是”)(3)()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为什么)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相比,谁更)d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对它怎么办呢)【答案】(1)b(这是一组用在疑问句中表示推测、不确定语气的文言复音虚词,“无乃乎”应译为“恐怕吧”。)(2)b(这是一组连词性复音虚词,“且夫”作“再说那、至于”解。)(3)b(应译为“对这件事怎么办”,是问计策而不是问原因。)4从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选出对加点复音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同现代汉语“于是”)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接着、进而)c学不可以已(可以用、可以凭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同现代汉语“可以”)【答案】b(a项“于是”是两个词,在这方面,在这一点上;c项“可以”同现代汉语“可以”;d项“可以”是两个词,可以凭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57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曾子曰:“婴儿非所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5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词是()a矣、也、也b也、矣、也c也、矣、耳 d耳、也、也【答案】d6文中“之”字按词性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a/ b/c/ d/【答案】b(:的,助词;:去,动词;:代词。)7下面句中加“_”字与“特与婴儿戏”中的“特”字不同义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b古法采草药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答案】d(唯:希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810题。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技:同“妓”,表演歌舞。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使诸葛亮在 虽:即使。b颇思蜀否 颇:很。c因闭其目 其:他的。d会王复问 会:正巧,适逢。【答案】c(“其”在这里应译为“你”或“自己”,因为这是郤正对刘禅所说的话中的一句。)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介词,替,给,第二句;“为”后省略了代词“之”,我;b项“乃”:语气副词,竟然;代词,此,这;c项“因”:于是,然后;趁机;d项“而”:表转折关系,但;表修饰关系,着。)10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句是()a乃可至于是乎b而况姜维邪c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d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答案】b(何况。其余各项均为两个单音词。于是:到这地步;不如:不像;王后:大王以后。)11下列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会其怒,不敢献a bc d【答案】c(这;我;表命令语气,一定;我。)12分析下列“莫”字的意义,与“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莫”相同的一组是()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莫愁前路无知己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成仓促莫知所救(孙)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a bc d【答案】c(均为“没有谁”之意。不要;不;不要;不。)13分析下列句中“尔”的意义和用法,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助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始尔未为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作计乃尔立君尔妾亦然问君何能尔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与尔同销万古愁呼尔而与之非死则徙尔a/b/c/d/【答案】b14下面将“故”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木受绳则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此物故非西产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广故数言欲亡a/b/c/d/【答案】b(:故意,特意,情态副词。:所以,连词;:仍,语气副词;:原本,时间副词。)15下面句中“耳”的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d田横,齐之壮士耳【答案】d(表感叹语气;其余表限止语气。罢了,常与“直、止、唯”等呼应。)16阅读下文,从文后各组句子中,选出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今人有日攘(偷)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a.b.c.d.【答案】c(前“以”连接目的,译为“以便、来”,后“以”连接结果,译为“以致”。a项“今”都是“假如”之意;b项“是”均为指示代词,“这(里)”;d项“斯”均为连词,译为“那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19题。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召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今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其非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豨:陈豨,刘邦建国功臣,后反汉,刘邦亲自去征讨。信:韩信,刘邦建国功臣,被封淮阴侯。后被吕后诱杀。夷:诛杀。亨:通“烹”,酷刑,把人煮死。17下列句子中“之”字全都指代的是韩信的一项是()且喜且怜之臣固教之高帝曰:“置之。”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亨之天下共逐之又可尽亨之邪a bc d【答案】c(代蒯通;代“鹿”,即帝位,政权;代“天下精锐”。)18对下列句子中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臣固教之”中的“然”是指示代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