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常识第二节.doc_第1页
船舶常识第二节.doc_第2页
船舶常识第二节.doc_第3页
船舶常识第二节.doc_第4页
船舶常识第二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根据定义,船舶实际平均吃水比其型平均吃水大( )。A平板龙骨厚度B船壳板厚度C干舷甲板厚度D间舱甲板厚度A2. 船舶的浮心B是指船舶( )。A总重量的中心B受风面积的中心C水线面面积的中心D水下排水体积形状的几何中心D3. 船舶倾斜前后,重力和浮力( )。A大小不等,位置不变B大小不等,位置改变C大小相等,位置不变D大小相等,位置改变D4. 船舶在静水中横倾的原因为( )。A船舶重心不在纵中剖面上B船舶重力和浮力不相等C船舶重力和浮力没有作用在同一垂线上D重心和浮心距基线距离不相等A5. 船舶纵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浮心位置( )。A大小相等;不变B大小不等;不变C大小相等;改变D大小不等;改变C6. 以下( )措施有利于提高观测吃水的精度。A利用吊板、绳梯或小艇使观测者与水尺的观测位置尽可能接近B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观测者视线应尽可能与曲面表面垂直C携小尺至水尺的水线处,量取水线的确切位置D以上均是D7. 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横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横坐标( )。A相等;不变B相等;改变C不等;改变D不等;不变A8. 商船水尺读数表示( )。A水面至水底的深度B水面到船底的深度C水底至船底的深度D水线到甲板的高度B9. 平均型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的垂直距离。A上边缘B中心C下边缘D视具体情况而定A10. 实际平均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的垂直距离。A上边缘B中心C下边缘D视具体情况而定C11. 当船舶有纵倾和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A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B首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C左右舷的六面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D左舷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C12. 当船舶仅有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A船首两舷平均吃水B船尾两舷平均吃水C船中两舷平均吃水D以上均可D13. 某轮首、中、尾的吃水分别是:6.45m,6.60m,6.50m,且存在拱垂,则其平均吃水为( )m。A6.60B6.57C6.48D3.26B14. 某轮船长200m,漂心在船中前0.50m,dF=10.20m,dA=12.35m,则该轮的漂心修正量为( )m。A+0.003B-0.003C+0.005D-0.005D15. 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纵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位置( )。A相等;不变B相等;改变C不等;改变D不等;不变A16.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字体间距的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 )。A4ft 3inB4 ft 9inC5ftD5 ft 3inB17. 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称为( )。A浮性B稳性C适航性D抗沉性A18. 下列( )一定位于船舶水线以下。A船舶稳心B船舶漂心C船舶浮心D船舶重心C19. 船舶重力的作用中心称为( )。A稳心B漂心C浮心D重心D20. 船舶重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A水线面B甲板线C龙骨基线D以上都是A21. 船舶浮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A甲板线B水线面C龙骨基线D以上都是B22. 以下( )措施有利于提高夜间观测吃水的精度。A利用强力照明设备B水面撒轻物C投小石击起浪花D以上均是D23.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字体的底边缘,则该处的吃水为( )。A8ft 6inB9ftC9ft 3inD9ft 6inB24. 船舶平均吃水等于首吃水与尾吃水之和的0.5倍成立的条件是( )。A漂心与稳心重合B浮心与重心重合C稳心和重心重合D漂心在船中D25.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10cm。A顶边缘B底边缘C中间D1/3处A26.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读数即为该数字。A顶边缘B底边缘C中间D1/3处B27.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5cm。A中间B顶边缘C底边缘D1/3处A28.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尺标志如图所示,则该处吃水为( )。 7 M 8 6A6.80mB6.90mC6.95mD7.00mC29. 水尺标志是标绘在船壳板上的( )。A载重线标志B吃水标志C吨位标志D干舷标志B30. 在水尺标志中,其数字高度和两数字间距( )。A公制为10cm,英制为3inB公制为10cm,英制为6inC公制为5cm,英制为3inD公制为5cm,英制为6inB31.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字体高度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 )。A8.00mB8.05mC8ft 3inD8ft 6inC32. 某轮到港时排水量=15000t,dM=8.15m,TPC=25t/cm。现在港卸货1000t后又加载500t,之后由标准海水区域进入水密度为1.006g/cm3 的区域,其吃水为( )m。A7.66B7.86C8.06D8.26C33. 将少量货物装于漂心的垂直线上,船舶将( )。A平行下沉B横倾C平行上浮D纵倾A34. 在漂心的垂直线上卸载少量货物,船舶将( )。A平行下沉B横倾C平行上浮D纵倾C35. 船舶进出不同水密度水域时平均吃水改变量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密度s为( )。A新水域的水密度B原水域的水密度C标准海水密度D标准淡水密度C36. 某船由密度为1=1.021g/cm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2=1.004g/cm3的水域,船舶排水量=12015t,每厘米吃水吨数TPC=16.82t/cm,则船舶平均吃水改变量为( )cm。A10B12C14D8B37. 某轮排水量=17272t,由密度为1=1.014g/cm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2=1.002g/cm3,每厘米吃水吨数TPC=24.18t,则其平均吃水改变量为( )m。A0.061B0.069C0.078D0.086D38. 当漂心位于船中但有拱垂时,按 计算的平均吃水的精度( )。A与吃水大小有关B与拱垂大小有关C与水密度有关D与吃水差大小有关B39. 为保持某轮在相对密度为1.008的水域中与在标准海水中的吃水不变,需卸下货物322t,则该轮在标准海水中的排水量为( )t。A19092.7B19414.7C13202.4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B40. 对于普通货船,每厘米吃水吨数TPC通常随吃水增大而( )。A增加B不变C减少DA、B均是A41. 某船正浮时由淡水进入海水,漂心在浮心之前,则在海水中时( )。A首倾B尾倾C正浮D纵倾状态不定A42. 某万吨轮在淡水中满载吃水为7.00m,进入海水水域后船舶吃水可能为( )m。A6.45B7.00C7.10D7.48A43. 船舶由海水水域驶入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A减少B增加C不变D变化不定C44. 船舶由淡水水域驶入半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A减少B增加C不变D变化不定C45. 船舶由半淡水水域驶入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A减少B增加C不变D变化不定C46. 船舶由半淡水水域驶入海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A减少B增加C不变D变化不定C47. 船舶由水密度=1.010g/cm3的水域驶入标准海水水域,吃水约减小( )。A1.5%B3.0%C4.5%D6.0%A48.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在( )情况下,计算船舶的( )误差较小。A大量载荷变动;吃水差改变量B少量载荷变动;排水量改变量C少量载荷变动;平均吃水改变量DB、C均对D49. 海水密度的增加( )。A将减小船舶的排水量B将增加船舶的排水量C不影响排水量D对排水量的影响不能确定C50.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小于等容吃水。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C首倾且漂心在船中前DA或CD51.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大于等容吃水。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C首倾且漂心在船中后DA或CD52.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等于等容吃水。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C尾倾且漂心在船中D以上都有可能C53. 船舶的平均吃水通常是指船舶( )处的吃水。A漂心B稳心C重心D船中A54. 某轮漂心在船中前,则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 )船舶等容平均吃水。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D55. 某轮吃水d=9.0m,水线面面积AW=1800 m2,则此时船舶的海水厘米吃水吨数为( )。A16.0B18.1C18.45D16.4C56.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曲线的用途主要是计算船舶( )。.吃水差的改变量;.平均吃水改变量;.初稳性高度的变化量;.装载量的变化值;.重心高度的变化量。A,B,C,D,C57. 某轮吃水d=7.00m时水线面面积AW=1200m2,则对应的淡水厘米吃水吨数为( )t/cm。A12.0B12.3C13.0D13.5A58.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在数值上等于( )。A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浮力的改变量B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排水量的改变量C正浮时排水量变化1t船舶其吃水变化的厘米数DA、B均是D59. 船舶的漂心F是指( )。A船舶排水体积的形心B船舶水线面面积的几何中心C船舶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D船舶倾斜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B60. 船舶平行沉浮的条件是:少量载荷增减于( )的垂直线上。A漂心B稳心C浮心D重心A61. 将少量载荷装于船舶漂心垂线处时,则船舶( )。A首尾吃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