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doc_第1页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doc_第2页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doc_第3页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doc_第4页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荣矿业集团普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普茂煤矿二0一一年审 批 意 见部 门审 批 意 见编 制 年 月 日机电矿长 年 月 日安全矿长年 月 日总工程师 年 月 日矿 长 年 月 日应急救援工作简明流程图井下人员将发生事矿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趋势汇报调度室发生事故 人 员 电话 公司救护队 60880 调度人员问清上述问题后,同值班领导一起通知邻近灾区人员,由班组长带领撤出,同时话务员按以下顺序通知有关单位人员,人员到齐后成立救灾指挥中心 医务室 8120 调度接汇报后 司机班 6742 矿 长 6698 总工程师 按领导指示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灾情,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科室维持好矿区及井口秩序6697成立救灾指挥中心 安全矿长 6696 经营矿长 6744 迅速在事故地点较近的地点架设临时电话,并派专人看守,便于随时联系生产科长 6691 安全科长 6693 地质科长 8通知受灾工区查清当班人数,现场遇灾人数和估计所在地点008 调度主任 8007 按救灾灾中心的指示调动人力、物力,并掌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所有工作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备查 办公室 8001 保卫科 8010 公司调度室 准备好相关资料及现场资料,便于事故原因分析救灾结束后应急预案通讯联系方式序号职 务负责人电 话座机手机1调度室主任张太户8001、8000187853330402矿 长刘 广800366993总工程师王自亮800266974生产矿长崔维站8004151175018665安全矿长瞿世军800566966经营矿长娄 鹏802166747机电矿长何红康802366138安全科长王华穆802166939机电科长刘长宪8029669210生产科长孙传庆8028669111通风科长付西庄80041376535583512保卫科长杜荣8012674613地质科长王自鹏80081587015590914采煤区长张庆立8007669515掘进区长韦有彦80066693普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地理概况1、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普茂煤矿位于普定县城北东部猫洞乡佑奋村,矿区距普定县25km,距安顺市20km,距安顺电厂35km。井口至安(顺)轿(子山)准轨铁路专用线直距65Km,有四级泥质碎石公路直达矿山,该矿煤炭运输及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矿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2421055315,北纬262155262232。2、地形地貌情况矿区属中山斜坡地形,溶蚀侵蚀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北低南高,矿区内最高标高16322m,最低标高为13063m相对高差3259m左右。3、气候条件普茂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气候差异较显著。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13969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旱、夏旱、倒春寒、冰雹、暴雨洪涝、霜冻等。4、水系普茂煤矿矿区在北西部边缘有一小溪流,自北东向南西方向流淌,为季节性溪流,丰水季节流量较大,流量约20m3/s,枯水季节流量1m3/s。矿区内无河流,矿区外围地表水对矿井无影响。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6m。5、地震烈度据贵州省城乡建设保护厅1993年月12月编制的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6度区。6、环境状况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多从事农业,作物以玉m 、马铃薯为主,杂有少量水稻、小麦,副业有家禽(鸡、鸭、鹅等)和家畜(牛、猪、马等)的养殖,无大、中型工业,仅有少数作坊式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由于煤炭分布较多,且交通条件较好,发展煤炭采掘业是其优势。为了加强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快速、及时、妥善地处置各类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工会劳动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一、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应急救援要体现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抢救事故伤亡人员优先、保护救护人员安全的方针与原则。同时要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思想。(一)现场人员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现场干部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工作,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二)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它有效方式,将灾情向地面调度室汇报。(三)当人力、物力有限或灾情严重,救灾无效时,要立即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安全路线,有组织地撤离灾区,若避灾线路无法通过时,则撤到安全地点,临时避难等待营救。(四)要设法通知受事故直接波及的区域或可能波及的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五)救灾或撤离时,都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或四处乱跑,每个人都应保持冷静。二、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矿长刘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王自亮 安全矿长瞿世军 生产矿长崔维站 机电矿长何红康成 员:调度主任张太户 通风区长付西庄 采煤区长陆文进 防突区长陈金华 机电区长刘长宪 掘进区长桂善江指挥部负责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抢险救援、调查处理及善后处理等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是抢险救灾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指挥部下设:事故抢救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一)事故抢救组由分管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通风区长、救护队长组成,负责组织通防、救护专业抢险队伍及一、二线区队人员进行抢险救灾。(二)后勤保障组由经管矿长、经管科长、保卫科长组成,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集。(三)安全保卫组由保卫科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及矿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四)医疗救护组由党办、医务室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救护车辆、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抢救伤亡人员。(五)事故调查组由安监科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六)善后处理组由党委、工会、劳资科、财务科、政工、团委负责人组成,负责安抚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等善后处理工作。三、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一)报警与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及灾害波及范围内的人员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危害程度等情况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并核实后,应立即报告矿长、当班矿级值班领导、救护队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矿长等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调度室,了解事故情况。如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或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要立即按规定将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亡情况、简要经过、原因初步判断、组织抢险等情况报告普定县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及相关部门。(二)、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后附图)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未到矿井前,矿长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抢险救灾,若矿长因事不能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由当日主管矿级领导负责。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到矿后,听从上级领导指挥,并遵从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1、会同事故抢救组做好以下工作:(1)调度室、矿灯房随时准确统计当班已上井和未上井人数、姓名、单位,掌握井下受灾人员分布状况。(2)通知相关部门提供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井上下对照图、避灾路线图、通风系统图、压风管路系统图、机电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图、排水系统图、通讯系统图、消防材料库位置图和储存的材料设备工具清册等相关图纸和资料。(3)指定一名指挥部成员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运转井口把关人员、矿灯房:严禁无下井许可证人员下井。(4)必要时,选定井下救护基地,指定一名富有救护知识的矿级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总指挥。井下救护基地是救灾物资与人员的集中地、救护队员进入灾区的出发点,也是遇险人员的临时救护站,另外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2、通知后勤保障组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准备、医疗救护组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安全保卫组设好警戒岗位。3、然后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判断灾情发展趋势,再组织、指挥事故抢救组进行应急救援。四、应急救援的程序与行动方案(一)、现场工人的自救与互救灾害或事故发生后,处于事故现场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在按规定将事故情况报告给调度室的同时,应沉着冷静,遵循“灭、护、撤、躲” 自救原则 和“三先三后”互救原则,进行自救与护救。1、如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必须及时、正确地佩带自救器。然后根据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2、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抢救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在现场区(队)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根据现场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3、如无法撤离时,应迅速进入就近安全地点,等待救援。(二)、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命令灾区及回风侧人员尽快撤出;停掉灾区电源。命令救护队探明灾区外围情况,如重要地点巷道支护、气体成分、人员等情况,发现无异常,可派救护队探险人员进入灾区探险。探险人员要摸清灾区内的巷道支护、通风设施、机电设备、人员伤亡及重要地点气体检测情况,然后将探险情况汇报指挥部。如灾区火源已熄灭(或无火源),瓦斯浓度又在爆炸范围之外,要抢救受灾人员。根据探险情况,指挥部按以下原则决策:如灾区内有残留火源,瓦斯浓度很高,不允许再派人员进入灾区,防止二次爆炸。应命令救护人员采取向灾区注沙、注水、打临时密闭墙等措施,将灾区隔离。如灾区内有残留火源,瓦斯浓度很低,可命令救护人员采用水浇、灭火器、沙埋等直接灭火手段灭火,然后抢救人员。如灾区内无残留火源,当气体成分在瓦斯“爆炸三角型”之外时,可命令救护人员进入灾区抢救人员;当气体成在瓦斯“爆炸三角型”之内时,可采取供风等措施稀释瓦斯,再抢救人员。如伤亡人数过多,抢救时间过长,可考虑排放灾区瓦斯,恢复灾区通风,待灾区通风正常,瓦斯、一氧化碳降到规定浓度之下时,组织其他辅助人员配合专业救护人员进入灾区抢救人员。如灾区冒顶,又无火源,可命令恢复通风到冒顶处,处理冒顶后,再进入灾区抢救人员。如灾区内发生火灾或有残留火源,应命令立即灭火。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救护人员应制止火焰蔓延,待抢救出遇险人员再灭火。火势特大,无法直接扑灭,并确认无法救人时,可考虑封闭火区,用综合灭火法扑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如灾区内有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人员,在确认进风方向人员已完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区域反风或局部反风措施。2、火灾事故应及时了解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情况。同时,命令立即撤人、切断火区电源,尽可能采用积极方法灭火。必要时,正确调度风流,减少排烟风路阻力,控制火势。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比较复杂的的通风网络中、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且实施直接灭火时、火灾具体位置范围及受火势威胁地区等情况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时,应保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确保瓦斯及火灾气体正常排放。当采用正常通风使火势扩大,而隔断风流又会使火区瓦斯浓度上升时,应采用减少风量的方法,但在灾区人员未撤出时,不可减少风量。减少风量时,若瓦斯浓度上升,应立即停止,恢复正常通风,甚至增加灾区风量冲淡和排出瓦斯。下列情况下应增加灾区风量: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时,应增风,使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若出现火风压,呈现风流逆转现象时,应增风,避免风流逆转。如火灾发生在进风侧,可打开进回风巷之间的风门,调节风量,把烟雾和一氧化碳引入回风巷,减少人员伤亡。矿井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及其内的硐室发生火灾时,要采取反风措施。采区内部发生火灾时,若有条件,可利用风门的启闭实现局部反风。但无论任何地点在决定反风前,应首先撤出原进风系统人员。倾斜巷道中的火灾火灾发生在倾斜上行回风流巷道,应保持正常风流方向。在不引起瓦斯积聚的前提下应减少供风。扑灭倾斜巷道下行风流火灾,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进风量,减少回风风阻,防止风流逆转,但不允许停止通风机运转。如有发生风流逆转的危险时,应从下山下端向上灭火,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冒落岩石和燃烧物掉落伤人。在不可能从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时,应采用综合灭火法灭火。水平巷道中的火灾位于矿井总进风巷的平巷、石门和其他水平巷道发生火灾时,要选择最有效的通风方式(反风、风流短路),以便救人和灭火。在防止扩大火灾采取短路通风时,要确保火灾有害气体不致逆转。在采区水平巷道中灭火时,一般保持正常通风,并视瓦斯情况,增大或减少火区供风量。若采取减少风量措施,要防止造成灾区贫氧和瓦斯积聚。采煤工作面的火灾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一般要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进行灭火。必须做到:从进风侧灭火,要有效利用灭火器和防尘水管。从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局部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必须采取有效方法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独头巷道的火灾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要在维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积极灭火。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保持独头巷道的通风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要随便开启,风机开启的不要盲目停止,进行侦察后再采取措施。如已经知道发火巷道有爆炸危险,在不需救人的情况下,不得安排救护人员进入着火点灭火或探险;已经通风的独头巷道如果瓦斯含量仍然迅速增长,也不得入内灭火,而要在远离火区的安全地点建筑密闭墙。密闭墙具体位置由指挥部确定。平巷独头巷道迎头发生火灾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2%情况下,要在通风的情况下采用干粉灭火器、水等直接灭火。灭火后,必须仔细清查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引起爆炸。平巷独头煤巷中段发生火灾时,灭火中必须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严禁用局部通风机风筒把已积聚的瓦斯经火点排出。如果情况不清,应远距离封闭。上山独头煤巷迎头发生火灾时,灭火中要加强通风,排除瓦斯;如瓦斯浓度超过2%且仍在继续上升,要立即把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封闭。若火灾发生在上山独头巷道的中段时,不得直接灭火,要远距离封闭。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在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灭火或侦察,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封闭。下山独头煤巷迎头发生火灾时,再通风的情况下,瓦斯浓度不超过2%,可直接灭火。若发生在巷道中部时,不得直接灭火,要远距离封闭。3、水灾事故应及时了解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情况,命令波及范围内的人员迅速撤离,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法。若矿井突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有矿井被淹的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撤出后,可命令向下部水平或采区放水。但当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或下部水平的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的威胁时,可命令堵水,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水平的巷道。对于被困在井下的人员,若其所在位置高于外部水位时,可利用打钻孔、开掘巷道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若其所在位置低于外部水位时,则禁止打钻泄压,防止灾情扩大。排水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人员时,要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等事故。处理上山巷道透水事故时,要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同时要保证人员作业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退路。4、冒顶事故发生冒顶事故后,要根据冒顶区域顶板特性、冒落高度及范围、冒落物块大小、事故前人员分布位置、瓦斯浓度等情况,组织现场有经验的人员和工人迅速救助遇险人员。若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迅速恢复通风。当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威胁到救灾人员时,应首先排除有害气体。同时要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异常,立即撤出人员。另外,要根据冒顶区周围顶板及支架情况,加固附近支架。设专人检查维护退路,一旦有险情,立即撤出前方抢救人员。清除冒顶区煤矸时,必须先支护后出矸,保证后路安全畅通。在抢救人员时,用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