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之驴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上)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文言字词和语法知识。他们也在小学接触过寓言故事。三、教学重点1、疏通文字,读懂课文内容。2、讨论本文寓意四、教学难点解读课文的寓意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疏通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 特殊词语的用法。四、教学活动1、新课导入 上课前,我们做一个成语积累的小练习。看你能不能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速度不慢,大家都说对了。这些成语都出自于寓言故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成语,叫做黔驴技穷(板书)。这个新成语就出自我们将要学习的寓言故事黔之驴(板书课题)我在黑板上板书时,也希望同学们用手在课桌上写一写这几个字,看看能写正确吗?作者是? 2、作家及作品背景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他与汉语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和曾巩,并成为“唐宋八大家”。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他的寓言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或表达政见,表现了高度的讽刺艺术,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以及永州八记等。背景:黔之驴是柳宗元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三戒中的一篇。所谓“三戒”,就是应该引起世人警戒的三件事。黔之驴就是以黔之驴的可悲下场,警戒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必将自招祸患的人,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无德无能而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指出他们必然灭亡的下场。文体知识: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二)整体性点拨1、感知全文。(1)齐读全文,矫正字音,如慭()、狎()、踉()。(2)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详见课件)(三)布置作业A、一词多义:放之山下 代词,代指驴。 船载以入 来,连词,之 见之 代词,代指驴。 以 相当于而蹄之 代词,代指老虎 以为神 把,介词计之 代词,代指这种情况 以为且噬己 认为然 庞然大物 的样子然往来视之 表转折,然而,但是。 B、古今异义 虎因喜 古义:于是,表示顺承; 乃去 古义:离开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义:到地方去C、词类活用(1)益狎 形容词用作动词,戏弄;(2)蹄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蹄子踢;(3)船载以入 名词作状语,用船;(4)稍出近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进,靠近;(5)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D、特殊句式判断句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省略句 以为神 省略介词宾语“之”,代驴。 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2、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二、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和驴、虎的形象并讨论本文寓意。三、教学难点 解读故事的寓意。四、教学活动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翻译完毕,积累了不少文言字词。这节课我们将着重从故事情节和驴、虎的形象这两方面去品读黔之驴这个寓言故事,看看我们能否从中能感悟到蕴含其中的道理。(一)分析故事情节及驴、虎的形象。1、这个故事的核心是驴虎斗争,最终的结果是老虎赢了。 故事核心:驴虎斗争(板书)2、思考练习一“逐步认识驴”告诉我们驴与虎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也就说虎是如何一步步进逼,驴是如何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优势的。(从老虎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这两方面去分析) 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文中所写老虎对驴的认识过程,用了“见之”、“窥之”,“视之”三个词语,准确地表现出老虎从远处粗看、藏在林间偷看、仔细观察研究等三个阶段对驴不同认识和态度。全文仅很短的篇幅就把老虎对驴的认识和与驴搏斗并最终吃掉驴的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3、我们从课文知道老虎一开始感觉自己不如驴(没见过,庞然大物也),所以驴从斗争的一开始是占优势的,为什么最终结果是驴输了呢?我们从驴的角度分析它失败的原因。(1)能力不行技不如虎 驴的长处是驮东西拉磨干力气活,而不是追逐撕咬捕食。说到这我们不禁要责怪那位好事者(2)好事者送错地方,使驴无用武之地并陷入虎口。(3)对手强大老虎既聪明又勇猛。 老虎的聪明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它通过动脑筋思考,不断试探对手,逐渐扭转了自己的颓势,最终取得胜利。下面我们看看课后思考练习一,体会一下老虎的智慧。4、虎与驴的形象分析反衬 虎:小心谨慎,观察仔细,机智勇敢。 驴:无自知之明,虚张声势,外强中干(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庞然大物 形体 表面现象 本质特征见上一鸣 声音蹄之 绝招 黔驴之技现在整个过程我们都了解了。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动作还是心理变化,作者把更多的笔墨放在谁身上?老虎!那题目为什么不叫黔之虎,而叫黔之驴呢?是离题吗?老虎是为侧面烘托的艺术效果而存在的。(课件)反衬5、思考练习二: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呢?说一说为什么?(二)分析寓意,总结本文主旨:文章通过述写老虎俱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实干的重要。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从驴的角度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这篇课文是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它就是让你体验或者观察生活的,至于那个驴子到底讲的是人,是政治,是社会,可以各自回去想一下。(三)总结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四)写作特点运用拟人和对比衬托手法,形神兼备地刻画了驴和虎的形象。 文章既写虎又写驴,对驴着墨不多,但形象极其鲜明。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助虎的形象来衬托驴。因为虎的一切行动和心理都围绕愚不可及的驴来写。如,写驴的外表强大,是通过虎的反应来写的。老虎是百兽之王,但是,乍一看驴这个庞然大物时,竟然以为神,蔽林间窥之。当驴鸣叫时,虎大骇而远遁;从老虎这些反应有力地衬托驴表秒很强大,收到很好地对比效果。 文章又通过拟人的手法,着力刻画了老虎对驴的认识过程及相应的行为变化,把老虎的机智、勇敢描写得惟妙惟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这则寓言,语言精炼传神,寥寥数笔,就把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五)总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总结了本文的写作特点,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六)课堂练习(见课件)(七)布置作业1、 做课后思考与练习(1) 老虎看到黔地从来没有过的驴,见其外表庞然巨大,把它当做神,充满敬畏。但是想来称王称霸的老虎不甘居下,躲在树林间偷窥驴。驴不知深浅,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仓皇逃遁。然而老虎终于不甘放弃,通过往来观察,开始怀疑驴的本领,于是开始挑衅,“荡倚冲冒”,驴禁不住虎的试探刺激,终于亮出看家本领蹄之,结果老虎识破了驴的本事,摸清了驴的底细,于是吃掉了蠢驴。(2) 驴被吃掉的根本原因是技不如人。一方面,它的死衬托了老虎的神勇和机智,另一方面,驴的悲惨遭遇启示我们:在人生的角逐和竞争中,只有掌握了真本领,拥有真才干,才能站稳脚跟,不被强大的对手击倒。2、 从驴的角度,写一写驴虎之间的较量争斗。 要求:1、用第一人称“我”; 2、写出驴的内心活动; 3、不少于200字。 附:板书设计 黔之驴柳宗元 开端 驴的来历 船载以入(外来户)为下文做铺垫 庞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工程师考试: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实践试题
- 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传记阅读指导教案
- 盼考试数学试卷
- 齐河高考数学试卷
- 平邑三年级数学试卷
- 难题填空小学数学试卷
- 盘龙区六下数学试卷
- 钦州市直升初中数学试卷
- 去年最难的中考数学试卷
- 邳州中考高三数学试卷
- 河南中州水务笔试内容
- 《中长跑课件》课件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乙烯苯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强化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 《肿瘤溶解综合征》课件
- 电瓶车以租代购协议书范文范本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专项练习题大全(每日一练共23份)
- 幼小衔接-认识人体-课件
- XX集团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说课稿
- 婚纱店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