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docx_第1页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docx_第2页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docx_第3页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docx_第4页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2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的水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用砂轮磨刀时,将内能转化为动能3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B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而制成的核武器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D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物理名称、6核能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它又叫能;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是和;目前,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人类利用核能过程中主要预防核,它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 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选填“内能”或“化学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己经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8最近,在全国各地传播着一个关于“永动机”的录像资料这份录像前面有一段前言,是这样说的:我国青年科学家王某,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小人物在前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向科学上的传统观念挑战,敢于向著名的科学权威挑战,攻克了“永动机”这一世界尖端科学的新技术看过这则新闻报道,我相信人类梦想的永动机是存在的(填“可能”或“不可能”),这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9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一)活动步骤(1)选两只(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 (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人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人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相同(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三)交流(8)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在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四、综合能力题10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三项重大科学发现,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在纪念活动中,小伟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1)请结合本图内容,说明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规律(2)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多次能量转化的事例,请试举一例(至少涉及两次能量转化)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D解: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它的存储量是有限的,不能无尽的开发利用;C、大量使用太阳能对太阳的寿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2 A 解: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正确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克服空气摩擦,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B错误c、壶中的水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水的内能转化成壶盖的机械能的过程,故C错误D、用砂轮磨刀时,摩擦力对刀做功,使得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故D错误3 C解: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不稳定,它随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4 B解: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是可控链式反应,故A正确;B、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链式反应)而制成的核武器,故B错误;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故C正确;D、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就是不可控链式反应,故D正确二、填空题5内能,光电转化解:太阳能热水器可以通过光热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6原子核;原子;核裂变;核聚变;发电;泄漏解: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伴随有能量的释放,这种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能;而一般获得核能的途径为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目前,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发电;人类利用核能过程中主要预防核泄漏,它会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7化学能,可再生能源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己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 可再生能源; 8不可能 永动机的制造过程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解:自然界里无论什么运动都会产生热,热向四周扩散,成为无用的能量如不补给能量,任何运动着的机器都会停下来三、实验探究9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一)活动步骤(1)选两只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 (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人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温度计(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人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三)交流(8)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在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解:(一)(1)要研究不同气体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就必须保证其他因素都相同,所以应选两只相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3)二氧化碳能下沉到瓶底,是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4)我们的实验目的是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升温快慢,所以我们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出它们的温度;(5)它们都放在冰箱中,环境温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这样就便于我们去比较它们升温的快慢(二)因为我们实验中要测量三个物理量:时间和空气、二氧化碳的温度,所以我们将表格设计为三行;每隔三分钟记录一次,持续30分钟,所以应将表格设计为12列时间/min036912151821242730空气温度/二氧化碳温度/(三)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一)(1)相同;(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温度计;(5)初始温度;(二)表格见解答;(三)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四、综合能力题10答:(1)太阳西红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人车轮:人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