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一、抓兴趣点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猜谜激趣。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么?”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一齐竖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一出示,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故事激趣。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入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小朋友也猜出来是个“默”字,大家很自然地沿看“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儿歌激趣。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玩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音乐激趣。小鸟齐飞是第一册教材中的一课,课前,我与音乐教师联系,教唱好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上课铃一响,录音机里轻轻播放快乐的节日,教师随着音乐唱起来:“小鸟在前面带蹈,春风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小朋友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小鸟齐飞的画面自然地呈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激发了学生学习小鸟画法的兴趣。二、交金钥匙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直观引伸。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创造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小鸟齐飞一课中新授小乌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制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征,再看教材上介绍的照片小鸟齐飞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运用课前制作的活动幻灯片演示飞鸟的不同姿态,一边演示一边板书:当头、身子不动时,变动翅膀的位置,看乌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当翅膀、身子不动时,变动头的位置,看乌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告诉小朋友在画飞乌时,根据这些道理想象出飞乌的不同姿态。懂得了这些,小朋友们进行画飞乌想象时,就不那么困难了。儿歌牵引。小朋友喜欢儿歌。教学时我运用这个特点,把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编成儿歌,加强教学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易懂易接受。以我喜爱的动物一课为例。我把动物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长颈鹿,真出奇,多像一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听着听着,小朋友们浮想联翩,自然地想象出各种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故事启发。故事对小朋友的吸引力特别大。教学中,我投其所好,让学生从故事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古诗配画一课中,我首先运用教材提供的范例月是故乡明来指导学生如何大胆想象。接着,我利用古代画家的创作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宋朝一个皇帝赵倍招考画工,要求给深山藏古寺这句诗配一幅画,当时不少人画的都是茂密茂密的森林呀,高大古老的寺庙呀,虽然绘画技巧都很不错,但并没有考龋而另一个考生却被录取了,原来呀,他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和尚在井边挑水,一条石板小路伸入深山”同学们的眼睛眨巴眨巴的,不一会儿,小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好像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典范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少年儿童对艺术偶像是很崇拜的。我顺其童心,充分利用艺术偶像的力量为教学服务。学生都很喜欢齐白石的画,他们说,一只小鸡,一对小虾,在其笔下都特别的有趣。古诗配画一课中,我便抓住这一点来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齐白石爷爷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意思是说,青蛙的声音从十里山泉里传出来。大家知道,山呀,水呀,人呀,物呀,都好体现。这声音要画出来可就麻烦了。”我先让学生去思考议论,而后讲述齐白石爷爷是这样体现的: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听到这里,学生己是恍然大悟了。总之,只要教师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 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如今,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 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 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 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 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 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 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 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 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 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 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 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 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儿童在学绘画时,要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技法是美术课的主要 内容。但是,学习笔墨技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教师如果只教授知识,技法,教得再好, 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二流教师,所办之培训班充其量只能叫做“技法培训班”,还算不上儿童美术教育。既然叫 儿童美术教育。“教育”两个字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首先,教 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 得以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宗旨。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思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把儿童的 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点: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 成长。”这对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人是很有启发的。具体来讲,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这是基于儿童美术教育是美 育、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们 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 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那么,什么是艺术感觉呢?艺术感觉又叫艺术气质,人有没有艺术感觉,其差别是很大的。有人认为艺术 感觉主要是天生的,我认为艺术感觉更重要在于后天的培养,特别是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艺术感觉包括“多 情善感”“浪漫超脱”等等。 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是比一般人更“多情善感”。“多情”就是感情丰富。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 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 、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 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通过教育、孩子由不懂到懂,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更纯正,就如酿酒一 般,所以在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 他们懂得爱懂得恨,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教师教孩子画花,有一小 朋友就马上去摘了一朵花给老师,这时这位老师不仅仅是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且还告诉小朋 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非常伤心,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将死去。小朋友受到了情感教育 ,还画了一幅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 平时人们的感情都是处于相对平静、抑制状态,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孩子 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有时甚至处于癫狂状态。好的教师这时如同催化剂,使学生们 兴奋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抑孩子的感情,而应该引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渲泄。从某种意义上讲 ,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 “善感”就是容易动情,容易被感动。有艺术气质的人往往都感情丰富,所以见到什么都能掀起他心中情 感的波澜,或是将感情移到别的事物上,这在美学上叫移情作用。小朋友的感情也较纯真丰富,在他们的眼里 ,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太冷静,也应该充满激情、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去感动他们。“善感”还有比较敏感的意思。有艺术感觉的人,对美的感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很多人视而不见的 事物中发现美,学生的感受力可以进行培养训练。感受要靠人的感官,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官训练。 美术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色彩、造型、结构等较敏感。除此之外,听觉、嗅觉、触觉 、味觉、肤觉、还有通感等等的训练也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 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画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感受力一定会比别人更细腻、更敏锐。 对美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是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能感受美,就要懂得欣赏美,所以 艺术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欣赏的内容应该广泛,自然风景美,动物美,人体美,建筑美,服饰美,生活美等 等,以及各类艺术的美。至于美术这门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美术的形式感。美术方 面的形式感包括空间感、均衡感、节奏感、色彩感、韵律感、透视感,形象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变形和比例 的把握等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些感觉,然后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新 的美,新的艺术就被创造出来。“美是将情感变为有形”(桑塔耶纳语)。“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苏珊朗格语)。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兴趣。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感受力的 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会好。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听、摸 、耐心地体验观察的感受。兴趣也是感情的基础。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有感情,就会对 它十分感兴趣,对什么东西越感兴趣,对它的感情也就会越深。兴趣越广泛的人感情也就越丰富。对什么都不 感兴趣,亦无所谓爱好的人,是谈不上艺术感觉的。这样的人生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麻木不仁,人们也不愿 与他交往。我常听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对绘画不感兴趣,对音乐也不感兴趣,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就 随他吧。有的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没有兴趣就不要学。其实消极放任是很危险的,将会害了孩子。应该采取积 极的态度,没有兴趣就更应该培养,没有艺术感觉就更要培养训练,否则将会成为一个没有意思的人,感情淡 漠的人,麻木不仁的人。 “浪漫超脱”主要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比如市场 上有一头牛、一个牛贩子,商人来了,他眼里看到的是经济价值,是否能为他赚钱;农民来了,他注意的是牛 的筋骨是否强壮,能不能为他耕地拉车;食客来了,他看到的是美味的牛排,新鲜的牛肉,这些都是实用功利 的态度。而艺术家,具有艺术感觉艺术气质的人,却可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 待它。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牛的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 象征。牛虽然默默无言,却有一种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都引起了审美者内心的愉悦 和情感的颠动,这就是审美态度。如果一个人只有现实态度而没有审美态度,就不免庸俗,单调而且痛苦。美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超脱现实的审美态度。其实,儿童的心灵是纯洁的。所谓“ 纯洁”就是很少功利的目的,现实的态度,天然就是一种超脱审美的态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心 态,千万不要用功利的色彩来污染了那纯净的心灵世界。很多教师不理解这一点,常常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大多是现实的理解)生硬地灌输给孩子,或是指导他们搞一些时代,政治需要而应景之作,更甚者为了参赛获 奖的功利目的而临摹抄袭,或是成人为他构思代笔。不少家长的功利性也太强,我花钱送孩子学绘画,就是为 了将来考美术大学当画家,于是为孩子制订了目标,若感觉没有达到或是太慢,就会横加指责。这样给孩子造 成了压力和痛苦,孩子学习,作画完全是为了成人的功利目的,丧失了自我,成了被动的工具,“为地主干活 的长工”哪里还有半点审美愉悦。 培养艺术感觉,应该有意识地与现实拉开距离,美学上称为审美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以美的眼光看 待事物,从而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比如现实生活中的猪又脏又臭,又懒又笨,看见它只会联想到吃猪肉 ,而教师教学生画猪,却是以审美的态度,给猪涂上美丽的色彩,加上漂亮的花纹装饰,猪的神态也画得乖巧 可爱,变成了学生的好朋友。这时的小朋友,对他们所画的猪完全是一种审美态度,加进了感情因素,再不会 有谁想到要吃猪肉。 “浪漫超脱”还表现为很容易忘掉现实生活,进入角色,进入一种境界。一是靠幻想,做白日梦,进入自 己幻想的世界。而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童幻世界,儿童尤其爱幻想。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他们去幻想,去想 象,为他们营造一个幻想的氛围。用形象生动的,充满激情和梦幻色彩的语言去激发他们,使他们身在教室, 神游四方,上天入地、自由翱翔。 其二是靠想象,进入别人描绘的境界中去。入,就是神游,仿佛进入了书上,画中、音乐中所描绘的境界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有时甚至自己变成了作品中的人,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入,就是感情投入,与作品中 的人同喜同悲,同爱同恨。这就要求我们的美育教师,不但能理解作品,欣赏作品美,还要有一种本事,就是 用语言,用激情,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情景中去。教师要会“引”,学生才能“入”。只有真正进入作品情景中 去,学生才能陶醉其中,得到强烈的审美享受。 人生就是体验。有艺术感觉及气质的人,不仅能够深刻地体验自己的人生,还能通过艺术作品体验别人的 人生,所以他们的生活特别丰富。好的演员,就是能够体验各种角色,然后表演各种角色的艺术感觉好的人。 从事任何艺术,都需要这种浪漫超脱的艺术感觉。自我感觉包括自信心,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所谓自信心,就是自己认为 自己还不错,有能力,自我感觉良好。儿童由于不能对自己进行评判,所以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和 家长的评价,认可,以确定自己是否还行。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说他不行,孩子就会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甚 至破罐子破摔而无所作为。有的教师和家长不懂得这一点,轻易指责儿童,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而且往往 以成人的标准和过高的要求去错误地评判他们,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丧失自信心,说严重一些甚至会毁了他们的 前途。所以,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和家长应多采用鼓 励,表扬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 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专业知识培训评述课件
- 2025年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与模板《串并联电路必考计算问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茶叶品牌升级改造与全渠道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企业级数据安全防护及技术研发服务合同
- 2025年奢华住宅装修与家具家电租赁、保养、更换合同
- 2025年度时尚餐饮店面翻新工程废料清运及处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医疗器械全面维修及质量监控服务协议
- 2025年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供应与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中小学网络环境优化与日常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公共文化设施用地租赁及文化活动组织合同
- 完工清账协议书格式模板
- 小学生地质科普课件
- 私募股权融资流程与风险管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有机物的合成(解答题)
- 《活在课堂里》读书分享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科患者气道管理》课件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合伙人股权激励制度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