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主讲:吴东立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4、背诵课文。二、能力目标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三、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四、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复述法 品读法 延伸拓展法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二、作者简介: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集。三、题目解说:1、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 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 2、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3、关于“序”。这是一种文体,并非“序言”。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始于唐朝,唐宋以来,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本文就是一篇赠序。四、背景介绍:洪武十一年(1378年),作者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义乌)到应天(现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同乡晚辈马生拜见自己后所写。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六、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七、作业设计。(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2、合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3、媵人持汤沃灌。 灌通盥,盥洗,洗手。(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 古义:我。 今义:多出的,剩下的。2、录毕,走送之。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3、媵人持汤沃灌。 汤: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液。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古义:借。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三)解释下列点字词的意思。1、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2、弗之怠。 怠:放松,松懈。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大。4、俟其欣悦。 俟:等待。5、缊袍敝衣。 缊:旧絮。6、礼愈至。 至:周到。7、腰白玉之环。 腰:名作动,腰佩。8、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9、尝趋百里外。 尝:曾经。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卒:最终。1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12、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能够。1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益:更加。(四)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C、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改: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五)解释虚词“以”字的不同用法: 1、以衾拥覆(介词,“用”)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把”,“拿”) 3、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来”) 4、以中有足乐者(表原因,“因为”) 5、补充:生以乡人子谒余(凭借) 下列“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DA、无从致书以观。 B、俯身倾耳以请。 C、不敢出一言以复。 D、以中有足乐者。 第二教时一、熟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讲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读书求学的经历)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种经历:艰辛;艰难。2、作者求学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假借和笔录。3、从作者借书、抄书、还书这些叙述中,你认为我们该学习他哪些品质或者方法?参考意见:1、勤奋好学,不怕吃苦;2、持之以恒;3、诚实守信;4、抄书的读书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4、课文第二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写拜师求学的艰辛? 衣食住行 四个方面。5、本文在内容上突出使用了什么手法?并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意见:对比。 如:老师的严厉与自己的谦逊形成对比,用富家子弟的的穿着与自己的贫困形成对比,求学的艰辛与自己的执著形成对比。 突出学问、成就必须来自于勤奋刻苦的努力。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极力渲染求学的艰辛。7、作者远道求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的方式? 参考意见:这是一种尊师的表现,但最好能师生平等互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二、总结。同学们,毛主席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朱熹也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趁青春年少,努力学习吧!三、作业设计。1、创设情境对话。A、“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公司的租地合同范本
- 电梯装潢承包合同协议书
- 精装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
- 水质在线监测服务协议书
- 私人饭店里劳务合同范本
- 美业门店合伙协议书范本
- 防火触电交底协议书模板
- 独家冠名广告协议书范本
- 油罐车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自闭症机构与家长协议书
- 销售人员个人软装备系统标准课件
- 糖化简介0623课件
- 经鼻肠梗阻导管护理课件
- DB3701-T 29-2022附件:智慧中药房建设与运行规范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人才盘点操作及应用(简版)
- 学校老师联系方式惠州市
- DBJ46-048-2018 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3500词汇诵读加记忆
- 皮肤、斑的认识PPT课件
-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课文原文与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