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中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执教人: 主备课人朱献飞授课日期课题小数的加减法单元序号单元教材分析(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位数不够时的小数加减法。单元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 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 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 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 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 1 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 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 3、例 4 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大中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主备课人:朱献飞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课型新授单元课时序号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本节课学生已经会了什么? 我要教什么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3、优化算法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5、迁移算理(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竖式计算。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6、反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填一填: 2)计算并验算26.81+5.29= 1.92-0.71=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P91(13)前两个2、走进生活我们的数学书5.27元,数学同步练习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课后延伸师:我们这学期预交了150元课本费,学期末我们是要补交还是会退回呢?让我们课后一起算一算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 不同: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课型练习单元课时序号2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2、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 课前引入:1、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头奇异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并且了解克隆牛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从问题口袋里找出问题,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2、出示:问题口袋(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0.4213.4600(2)算一算4.63.2 1.281.21 8.753.744.55.5 56344 13025(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后两道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探究新知1、迁移情境 解决问题(1)出示:情境图壮壮和健健出生时情况表 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2)板书算式:1.3-1.25 2、独立思考 探究算法:(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2)学生演示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 探讨算法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同意哪种算法?根据你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1.3-1.25? 4、汇报交流 总结算法(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2)小结计算方法.5、加强算法 深化理解 :指名学生板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 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三. 课堂练习1、练一练(1)9.7+12.34 10-0.8(2)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 课本练习第13题后两道题目。)2、火眼金睛辨对错 (1) 5. 9 (2) 4. 6 (3) 7. 0 5 (4)3. 2 5 - 3. 5 8 +2. 8 5 - 6.5 +1 5.7 2. 4 8 6. 4 1 6. 4 1 1 8. 9 53、走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当中,买东西最常用的就是小数加减法来算价钱,星期天,老师到超市逛了一圈,超市里有很多物品,老师买了一些东西,服务员给了一张小票,大家帮我看一看。(1) 课件出示:购物小票娃娃:26.00元 闹钟:45.80元 铅笔:0.60元 铅笔盒:6.84元 照相机:265.80元火腿肠:0.90元 巧克力:8.55元(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买吃的花了多少钱?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生活用品花了多少钱?300元钱买照相机和娃娃够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同学们都有逛超市的经验,找出一张购物小票,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核算一下是否正确?四、课堂总结五.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6.7.9题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 例题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1.3-1.25教学反思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课型练习单元课时序号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回顾整理 : 1、快速抢答0.6+0.3= 5.3+3.7= 0.6+1.2= 7.6+1.4=1.2-0.4= 7.9-0.9= 1-0.8= 12.5-2.5=2、用竖式计算12.4 12.4 12.92 12.92 +5.87 5.87 4.5 + 4.5二、对比练习 巩固提高1、自主练习 第6题 先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2、自主练习 第7题通过统计表呈现出一周气温变化,除了解决给出的问题外,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其他问题,全班一起解决。3、自主练习 第12题 让学生了解人类到太空后身高增加的小常识,再独立进行计算。三、拓展延伸 1、在括号里填数( ).4 14 . 5 + 6 .( ) - 5.( ) 10. 7 8. 6通过此练习,利用小数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了拓延伸。学生能灵活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用竖式计算 12.4 - 5.87 43.92 + 4.5 3、数字游戏:全班学生每人在小卡片上写下一个20以内的一位或两位小数。写完后任意两个学生出示卡片,计算两个数的和与差。既可以用抢答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四. 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 第9题 此题是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与同位交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情况。2、自主练习 第10题。五、归纳总结 1、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说说生活中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六. 作业: 1、自主练习 第15题、16题、思考题2、课后实践周日,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菜。并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和同学一起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的加减法快速抢答0.6+1.2= 0.6+0.3= 5.3+3.7= 7.6+1.4= 12.5-2.5= 1-0.8=1.2-0.4= 7.9-0.9= 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学设计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单元课时序号4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本节课学生已经会了什么? 我要教什么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复习导入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0.9 90.1 0.390.61 5.124.12102.5 2019.8 3.92.1 0.091.018.43 10.6 20.98 3.812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20.980.220.130.98(0.220.1)(让学生说出综合算式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3)、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自主练习2:(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4)全班交流(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内提问交流,再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五、作业:自主练习第五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2965-(98.5+88.6)2965-98.5-88.6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课型练习单元课时序号5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 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复习提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3、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4、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 (20 1.1 1.19)(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5、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1)4.9+0.1-4.9+0.9(2) 34.02+13.5+0.98(3) 5.6+2.7+4.4(4)5.17-1.8-3.2 (5)9.95-(4.95+3.14)(6) 8.43+2.87+0.57+0.136、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7、解决问题:(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二、课堂练习:新课堂第一课时的2、4、6、7题三、作业:课本自主练习1、2、3题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3 .96+6.04 4.03-1.97 10-9.05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学设计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课型新授单元课时序号6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教学难点: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本节课学生已经会了什么? 我要教什么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 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都有朋友,有新朋友和老朋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找朋友。(投影出示)79+145+21 25+97+3让学生在每个算式中找到一对好朋友,并说明为什么?生答后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2、复习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a+b=b+a (a+b)+c=a+(b+c)3、找朋友:看哪两个数相加和是整数。 8.8 0.36.9 1.219.7 2.11.03 0.972.99 2.01 二、学习新知活动一1、谈话:克隆牛“蓓蓓”在叔叔阿姨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茁壮成长,现在已经一百天了,大家还记得“蓓蓓”出生时的体长吗?(板书:出生体长0.78米)满月时的体长呢?(板书:满月体长0.81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满月时多0.16米,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3)老师纠正:方法一:0.18+0.16=0.97(米)0.97-0.78=0.19(米) 方法二:0.18+0.16-0.78=0.19(米) 活动二1、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个加数,想想可以怎样计算。7.65+3.72+6.35+6.28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方法一:7.65+3.72+6.35+6.28 方法二: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 17.72 +6.28 = 14+10 = 24 = 243、比较: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为什么这样算简便?4、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5、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6、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地解决小数加法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6.7+4.95+3.3=6.7+4.95 (1.38+1.75)+0.25=+(+)根据算式的计算过程填运算定律。5.64+4.65+0.36= 4.65+5.64+0.36 ( )= 4.65+(5.64+0.36) ( )= 4.65+6= 10.652、对应: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5.7+6.3+3.7 19.1+1.26+2.74+0.93、综合把符合下面要求的算式的序号填入括号里。(0.1+0.5)+0.5=0.1+(0.5+0.5)0.2+0.3+0.8=0.2+0.8+0.3a+0.4+0.6=0.4+0.6+a0.3+(0.7+b)=(0.3+0.7)+b0.3+0.4+0.6+0.9=0.3+(0.4+0.6)+0.9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有( )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算式有( )四、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呢?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五、作业:自主练习1、2、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1、整数加法简便计算一般是把加数凑成整百或整千的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把加数凑成整数就行了.2、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课型练习单元课时序号7教学目标1、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 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 口算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8-2.5 9+3.6 10-2.4 8-1.6二、 简算练习1、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1.25+3.7+0.75 5.6-0.18-1.2 7.08+16+8.2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5.6+0.5-5.6+0.5 7.2+5.6-2.8 34.5-(17.2+4.5)三、 解决问题1、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提问:你能知道那些信息?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 怎么算的快?2、 提问: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独立完成怎么算的快?3、 (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你能知道那些信息?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独立完成 怎么算的快?4、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5、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四、作业: 自主练习6、7、9题五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单元课时序号8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回顾与整理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课件出示顺口溜3、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现在已知几个部分?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怎样求池水的深度?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集体订正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大中小学_年级上册_ 教案主备课人:朱献飞 执教人: 授课日期: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课型综合题 单元课时序号9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及学生行为预设)修改补充一、 引入 1、师生谈话:今天小芳休息,不过她安排了许多事情要做,下面我们就跟随小芳一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清早起床,小芳总是要练习几道口算题,我们来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4.55.5 10.25 12.77.3 5.40.77.30.98 9.87.9 70.7 0.027.982、同学们,如果我们也养成小芳这样的习惯,口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今天小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去车行买车,这是小芳盼望已久的。二、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境一:在车行买车1、小芳的爸爸看好了标价12.6万元的黑色轿车,车行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如下表。付款方式首付(万元)第二年(万元) 第三年(万元) 一次付清 12.6 两次付清 6.3 6.8 三次付清 4.2 4.6 5.1请学生对表格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小芳的爸爸倾向于第三种付款方式,他该付多少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学生汇报;4.2+4.6+5.1=14.9(万元)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学生1:你发现对于这种付款方式的总额与车价是什么关系?学生2:你感觉这种付款方式有什么好处?汇报者:第三种付款方式虽然总额多,但是这种付款方式的首付最少,这是它的优势。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付款方式谈出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付款方式。学生1:三次付清总额14.9万元,二次付清总额13.1万元,一次付清总额12.6万元,我认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工程师执业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海洋渔业专家资格认证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专业水平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共关系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教育年终考核模拟考试练习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考核题库bi备精良
- 2025年咖啡师初级笔试模拟题库
- 机电机械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安全员安全责任面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题含答案集
- 监理挂靠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广西南宁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数据采集与分析》课件
- 国家生物安全法课件
- 老年人生命教育
- 租车合同免责协议模板
- 《化妆品生产工艺验证指南》
- 影片备案报告范文
- 绿色简约实拍杨善洲介绍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