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选择题1周礼考工记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其中“金”指的是()a黄金b铁c青铜d钢【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的出处和材料中的信息“钟鼎”等可得出结论。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人工冶炼铁器的国家之一。人工冶炼铁器最早出现于我国的()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考查我国冶炼铁器技艺发明的时间。3(2010济南)半岛都市报2010年4月8日讯:为展示我国悠久的文明,八件国宝将在世博中国馆集中展出。其中曾侯乙建鼓底座(右图)是青铜冶炼巅峰之作,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镂空并镶嵌绿宝石,工艺至今无法复原。如果你是一名义务讲解员,你将如何向外国友人介绍这一国宝产生的时间()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唐朝 d三国魏晋时期【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青铜冶炼巅峰之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冶炼的繁盛时期。4元代将金线织入锦中使其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丝绸纹样继承了两宋风格,融入蒙古与西亚文化特色,纺织技术有了创新和发展,织缎技术达到很高水平。形成元代丝织业这一特色的原因有()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统一中国丝织工匠对技术的创新发展元代缂丝技艺的出现a bc d【答案】d【解析】缂丝技艺出现于唐代,排除含的选项即可。5元代的黄道婆在技术革新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她革新的技术是()a丝织技术 b麻织技术c毛织技术 d棉纺织技术【答案】d【解析】黄道婆全面革新了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可推断出当时的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718世纪初期法国有一首歌赞美中国瓷器说:“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古代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开始于()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唐代瓷窑遍布南北,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答案】b【解析】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且官营手工业生产的商品不进入市场,最有可能被宫廷收藏。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材料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材料四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是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和提高技艺;材料三反映了汉代一度出现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局面。(2)材料四、五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答案】材料四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五是明朝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一、选择题102007年12月26日22时40分,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成功踏上陆地。在此之前,国家水下考古队和广东省打捞局一直在我国阳江市海域打捞“南海一号”,目前已经打捞上了大量瓷器。请推断,这些瓷器中可能有()a白瓷 b釉里红c青花瓷 d粉彩【答案】a【解析】元代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故宋代之前的瓷器只能有四项中的白瓷。11右图是泰山三宝之一的“黄釉青花葫芦瓶”。釉色嫩黄光润,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古朴淳厚,是瓷器中的极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断定该瓶为()a官窑烧制,白瓷b民窑烧制,秘色瓷c官窑烧制,青花瓷d民窑烧制,珐琅瓷【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的“黄釉青花”可得出结论。12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a唐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答案】d【解析】依据出现时间最晚的收藏品粉彩开光花尊(出现于清朝)可判断出。13(2010徐州)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答案】c【解析】b、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国家对技术传承并非不够重视,而是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这种封闭性是造成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主要原因。14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 bc d【答案】d【解析】材料不能体现出“手工业者受到歧视”这一特点,排除含选项即可。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在商、周时,工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车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海产和鸟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西方的土特产是矿物、铁、池盐、鸟兽、皮革等。北方的土特产是犬、马、驼等家畜和枣、粟果树。这四个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请回答:(1)商、周时的工商业与春秋战国时的工商业有什么不同?【答案】由官府垄断到出现民营的工商业者,手工业分工更细。(2)作者认为当时的市场有什么作用?【答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