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期末考试)试题闭卷考试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1乔万尼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薄伽丘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a新文化运动时期b宪章运动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点】文艺复兴【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前三杰为: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其中薄伽丘的代表作为十日谈,故选b。【答案】b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美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政,法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试题解析】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总统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所以“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政,法院主断法”就是对美国联邦总统制的评述,故选c。【答案】c3钱乘旦教授在论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利,国家便无法进步。”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为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而制定的文献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宪法拿破仑法典abc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解题关键是“反对封建专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提出限制国王的权力,也标着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独立宣言反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了美国的诞生,拿破仑法典法国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第一部民法典,故正确【答案】b4克劳利在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说:“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但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这里“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加冕称帝b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进步思想d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知识点】法国大革命【试题解析】这里“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是指对外侵略扩张。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故选d。【答案】d5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一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的发展)、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四个阶段。下列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分别属于发展、胜利两个阶段的是abcd【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试题解析】是华盛顿,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是章西女王,她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女英雄;是尼赫鲁,他领导了二战后初期的印度独立运动,并赢得了民族独立;是卡斯特罗,在他的领导下,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属于兴起阶段的领导者,属于发展阶段的领导者,属于胜利阶段的领导者。故选d。【答案】d6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知识点】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解析】“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不会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巴黎公社的建立,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答案】c7“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承认土地私人所有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d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试题解析】上述观点的意思是“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故选c。【答案】c8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知识点】“电气时代”的来临【试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结合起来,可以判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生产经验中总结并发明推广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技术原理,之后才在生产生活中加以运用。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之后在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然后电力才大规模推广开来。科学理论与生产发明的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9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独立宣言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由美洲传到了欧洲启蒙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bcd【知识点】美国的诞生;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试题解析】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其“自由、平等”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启蒙运动是欧洲的法国开始,后启蒙思想传播到了美洲。所以错误,故选c。【答案】c10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这里“伟大的人”指的是a莎士比亚b牛顿c伏尔泰d马克思【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试题解析】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的科学成就是一把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故选b。【答案】b11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这_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横线处应该填入a论法的精神b共产党宣言c物种起源d相对论和空间问题【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试题解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选c。【答案】c12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美苏两极格局d一超多强【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试题解析】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在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故选a。【答案】a13“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a二十世纪初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上述材料中的“经济不景气”是指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材料反映了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人民生活的贫困,故选b。【答案】b14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一一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这里“行动”主要是指a鼓励扩大农业生产b恢复银行信用c兴建公共工程d加强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知识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1941年的“八年前”是1933年,这一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这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也是罗斯福针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行动”,故选d。【答案】d15为避免右图的悲剧重演,战后正式成立了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出这一决定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c雅尔塔会议d巴黎和会【知识点】现代文学和美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联合国的宗旨。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在二战结束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故本题应选择c。【答案】c1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它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b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d欧洲衰落,美日崛起【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二战造成了欧洲衰落,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是二战后逐渐崛起的,故选d。【答案】d17在1950年6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而朝鲜战争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这份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a美国b中国c朝鲜d苏联【知识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试题解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当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所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的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美国,故选a。【答案】a18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威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由于德国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英国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工业生产不得不被停止。因此,美国提出了,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欧洲煤钢共同体【知识点】冷战中的对峙试题解析】上述材料说明了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严重困难。为了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故选b。【答案】b19“这种两个世界夕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两个世界”对抗的影响不包括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知识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试题解析】“两个世界”对抗是指美苏冷战,冷战中的分裂与对抗、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均是冷战的影响。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不属于冷战对抗的影响,故选d。【答案】d20受到战争创伤的他,在很多作品中暴露出了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以及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他的其中一部作品后来成为了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荒诞派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这部作品是a哈姆雷特b美国的悲剧c等待戈多d战争与和平【知识点】现代文学和美术【试题解析】贝克特1952年创作的剧本等待戈多,主要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的情形。以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后来逐渐被西方文学界接受。故选c。【答案】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21(12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从图一和图三中所显示的遗址或文物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的文字各是什么?(4分)(2)文物和遗址是我们认知过去的最真实的途径。除了文字外,上面三幅图片所显示的遗址和文物还可以使我们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选择两幅,4分)(3)人类文明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发展,请你举出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并结合三幅图片所对应文明之间交往的史实分别进行说明。(4分)【知识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文字与宗教);步入近代;商朝的甲骨文【试题解析】(1)图一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图三反映的是我国的甲骨文,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2)除了文字外,上面三幅图片所显示的遗址和文物还可以使我们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包括:图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图二:古罗马建筑多采用圆柱和拱顶。图三:商朝甲骨文多用来占卜。 (3)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如和平交流:东罗马曾经派使者到东汉洛阳;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非常受欢迎;丝绸之路可以达到古罗马等;暴力冲突:罗马帝国扩张曾占领古埃及部分领土。【答案】(1)象形文字(2分)甲骨文。(2分) (2)图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图二:古罗马建筑多采用圆柱和拱顶。 图三:商朝甲骨文多用来占卜(写出任意两个即可给4分) (3)和平交流:东罗马曾经派使者到东汉洛阳;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非常受欢迎;丝绸之路可以达到古罗马等(2分)暴力冲突:罗马帝国扩张曾占领古埃及部分领土(2分)22(10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髟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1)“西印度群岛”的发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有利影响?(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奴隶贸易方面后来居上的国际和国内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英国废除奴隶制的原因。(2分)【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血腥的资本积累【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第一个到达了美洲,发现了“西印度群岛”。第二小问,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阅读上述材料可知,16701776年,英国在奴隶贸易方面后来居上,其国际原因是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或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原因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1765年,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使英国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这是英国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原因。【答案】(1)新航路开辟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分)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分) (2)国际条件: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或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2分)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2分) (3)工业革命使英国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自由劳动力(2分)2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不久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一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材料二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0到1913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英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仍高于德国的因素是什么?(8分)(2)材料二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6分)(3)材料一中的矛盾与材料二造成的结果有何联系?(2分)【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五计划【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1870到1913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英国的原因包括:德国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集中力量投资新兴产业。第二小问,1913年,英国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仍高于德国的因素是英国依然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而德国的殖民地相对较少。 (2)第一小问,根据皮洛夫的话“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体现出极大的侵略扩张的欲望,这反映出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第二小问,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德国积极扩军备战,先后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军事同盟三国同盟。第三小问,为了对抗三国同盟,英、法、俄三国组建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材料一反映了德国和英国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英、德矛盾又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由于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是材料一中的矛盾与材料二造成的结果之间的联系。【答案】(1)原因:德国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集中力量投资新兴产业。(写出三条即可)(6分) 英国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德国殖民地相对较少(2分) (2)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2分)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2分)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3)材料一中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矛盾是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24(10分)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对俄国大国之路的跌宕起伏产生了重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试题解析】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即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行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后,实行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答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