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doc_第1页
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doc_第2页
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doc_第3页
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省委常委、副省长、宣传部长葛慧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并提出“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精神富有”为内核,适应了转型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符合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精神需求,为浙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思想共鸣的结果。在深入总结杭州市“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省委于今年初在全省部署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省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赵洪祝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精心设计群众感兴趣的讨论话题和各类载体,全省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省人民群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筑当代浙江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凝练出与之相匹配的共同价值观。按照既能对应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生活中的问题,又能解答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还需体现浙江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原则标准,今年2月以来,面向全省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核心词征集,省委常委会认真研究论证,最终采纳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四个核心词。四词八字言简意赅、易于践行,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又反映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全社会普遍倡导的价值追求,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被写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成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浙江特点的表达方式,树立了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弘扬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就是要把价值标准转化为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的共同行动,大力推动共同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近一个时期来,浙江大地诞生了吴菊萍、吴斌等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省第七地质大队等先进典型。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并宣传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价值观践行典型,使共同价值观更富时代气息、更加打动人心。同时,更加注重工作融入,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实现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中,不断掀起践行共同价值观的热潮。弘扬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认真领会并积极弘扬“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务实就是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就是崇尚实干,讲求实效。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务实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务实的人不尚空谈、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务实的人不傲气,办事低调,不事张扬。做人干事如果务虚,夸夸其谈,着力做表面文章,人生事业就如同无本之木,绝无繁茂长久之可能。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各个部门和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因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守信就是遵守信约,讲究信誉,尊重规则,不欺不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弟子规中也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古往今来的交往中产生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信”相反的便是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伪欺诈,不守信用,不负责任。如果一个人经常失信,他就会失去朋友,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尔虞我诈,这个社会将是个可怕的社会。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会成为制约人格完善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隐患。继承发扬守信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迫切。崇学就是崇尚学习,尊重知识,重学善思,追求真理。中华文化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思想。认为:“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是为生存之本;“读”,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为教化之路。孔子曰:“君子学以致其道。”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通过学习达到其目的的。古人说:“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读书能明白事理、能够承传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读书还能变化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深时意气平”。学习也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途径。养成崇学习惯,能为成就家业、道业、事业打下坚实的根基。“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中央多次强调各级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谓语重心长。在新时期弘扬崇学善学的文化传统,要着力破除不思进取的观念,强化敢为人先的意识,不断激发创业热情、迸发创新智慧,为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向善就是愿意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是乐善、行善、扬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崇德向善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至乐莫若行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都说明古人对“人心向善”的推崇。唐朝的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时,有一天遇到鸟窠禅师。这个出家人住在树上,他在树上搭了一个小篷,像鸟窝一样,所以大家都叫他鸟窠禅师。白居易碰到他,就问他:“法师,什么是佛法大意?”鸟窠禅师回答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认为这是小儿科,“三岁小儿皆知道”,还要你来讲吗?鸟窠禅师回答他一句话:“三岁小儿皆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听了,顿生惭愧,想想这是真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三岁小孩虽然能说,可是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善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善恶之别,重在存心之不同。念念为人着想是善,念念自私自利是恶。弘扬“向善”的价值观,就要求我们心存善念,生发爱心、善心、慈悲心,强化“公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