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科 毕 业 论 文.doc_第1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doc_第2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doc_第3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doc_第4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浅谈课堂中的“学生插嘴”作 者: 施 婧 婧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吴 美 云 完成日期: 2008年11月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0 7 200 8 学年度第 二 学期学院名称: 南通大学理学院 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课堂中的“学生插嘴” 学生姓名: 施婧婧 学 号: 06102A11 班 级: 06102A 起讫日期: 2008年2月2008年8月 指导教师: 吴 美 云 教研室主任: 院 长: 发任务书日期 2008 年 2 月 1 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应抱着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心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练习,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别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在上课时要允许学生“插嘴”,要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建立一种心理安全感,这样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研究思路: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努力朝着这个方向教育、培养人才,课堂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要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建立一种心理安全感,这样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工作方案:1、允许学生“上课插嘴”体现教学新景观2、允许学生“上课插嘴”展露学生个性3、允许学生“上课插嘴”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契机4、允许学生“上课插嘴”体现师生关系新形式 三、成果形式:论文 四、其它:五、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杜殿坤编译). 2006(16):234-2352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248-2523丁锦宏 冯卫东 杨曙明走进教育大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29-131 4娄小明. 找回教育的自信心J. 教育文摘. 2008(35): 25 郭金芝. 一张白纸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 2006(2):38-40六、进度计划: 2008.2.12008.3.1完成任务书,初步确定研究方向。2008.3.12008.4.1收集资料,确定主题。2008.4.12008.6.1开设数学文化阅读课,实施研究。2008.6.12008.7.1拟定论文大纲。2008.7.12008.9.1完成论文初稿。2008.9.12008.10.1完成第一次修改。目 录1 对于“学生插嘴”的基本观点11.1 “学生插嘴”是一种教学新景观 11.2 “学生插嘴”是学生个性展露的方式 21.3 “学生插嘴”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契机 21.4 “学生插嘴”是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新形式 32 对待“学生插嘴”的基本思路 32.1 学会等待给学生留有时空 32.2 学会喝彩为学生加油鼓劲 4参考文献 5摘 要一般教师都认为学生上课随便插嘴是对老师的大不敬,是绝对不允许的,虽然有时不是故意的,但扰乱了课堂秩序,不能纵容。我认为:允许学生上课插嘴,其实是鼓励学生上课时主动质疑、发问,是对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教师与学生不再是至少不完全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了,开始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了,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建立一种心理安全感,这样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关键词:插嘴,民主,个性,培养,创新性- 5 -浅谈课堂中的“学生插嘴”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历史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公开课。课后有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堂课,这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1。其实教案是死的,学生是活的,课前的教学准备只是一种假设和预想,真正的教学只有在课堂上才发生,而此时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个事先不曾预想而十分棘手的问题学生插嘴。所谓“学生插嘴”,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解或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不经允许地说话。比如说,在一次见习中,听老师讲人有两件宝时,有学生插嘴:难道我们扫地也要动脑吗?我妈妈的宝贝是她的项链和戒指,不是手和脑啊?一个插嘴,整堂课便热闹起来。对于“学生插嘴”现象,老师一般是怎么看的呢?我了解了一下,发现老师基本有两种看法。一般认为学生上课随便插嘴是对老师的大不敬,是绝对不允许的;另一种认为学生插嘴也许不是故意的,但扰乱了课堂秩序,不能纵容。1.对于“学生插嘴”的基本观点“学生插嘴”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对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1 “学生插嘴”是一种教学新景观。知识既可以掌握在教师手里,也可以掌握在学生手里,知识不能与教师划等号。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情景:课桌椅整齐地呈几何图形排列着,学生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教师站在前面的讲台上,或支使学生做这做那,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解,“学”在其中更多地被“忽略不计”了,展现更多地是“教” 2。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这样传统教学的“问答式”、“听说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当学生突然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语言与问题时,老师会狠狠地骂一句:“老师现在让你做什么,你胡思乱想什么?”魏书生说“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应当看到他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他心灵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2。”新课改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3。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生插嘴”就变得情有可原,甚至是合情合理的,它导致的不是“乱”,而是“活”。所以,我认为“学生插嘴”可算是新课程条件下的一种教学景观。记得一次在教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当同时得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0时,有一学生不自禁的说:“怎么都是3600?难道都是3600?”虽然这是我备课以外的课堂临时情况,但被他这么一问,其他同学都会朝着这个思路考虑,到底是不是呢?启发了其他同学的思考,这样自发性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热情、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1.2 “学生插嘴”是学生个性展露的方式。“学生插嘴”往往是学生情之所至,是他们活跃的思维表征,是他们内部认知的外化,是由直觉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这种“插嘴”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个性展露,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充分自由的情景中才会这么展露自己,难道我们不该倍加珍惜吗?在课堂,学生应该有这样说话、表达、张扬个性的机会。一次听一小学教师在上课,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练习课中,“王阿姨的玩具店共有玩具160只,其中小熊玩具的数量占50%,老虎玩具占3/8。则小熊和老虎各有多少只?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6050%80(只);1603/860(只);但有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却列出了:16050%320(千克);1603/81280/3(千克)。这样的结果引来了哄堂大笑。“错啦,错啦,怎么会这样呢?哈哈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用计算就可以知道,王阿姨那全部的玩具才160只,而小熊却有320只,这是不可能的,第二种结果肯定是错的。”“而且后面还算到老虎玩具的数量是一个分数,这肯定不对了”“噢,知道了,我没有把题目读清就做用除法计算,没有认真审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都是微笑着没有给出任何的评价,学生却都找到了解题中的问题。看见错误的学生恍然醒悟,这时该教师才适时地说:“听了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在解应用题时一定要读清题意,认真审题。”学生都发自内心的点了点头1.3“学生插嘴”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契机。“学生插嘴”往往是学生为教师提供的因材施教的良机,也尽可以与此时展示教师的教育机智与教育理念。记得实习期间听的一节语文课上,一学生在老师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问:“竟字查什么部首?”有的学生觉得应该查“儿”部,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查“立”部,争当学生们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下课后我们一起来请教我们身边无声的老师字典,好吗?”“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化解了课堂的无序。所以,我觉得“学生插嘴”是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变能力的考验,“学生插嘴”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二度设计”而成为新的学习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起点。1.4“学生插嘴”是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新形式“学生插嘴”往往体现了新课改师生平等合作的新形式。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与学生极少能确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教师是高高在上,对学生颐指气使的。教师的权威不容轻视,教师的命令不容置疑。在课堂上,教师是处于一种独裁者的地位。而允许学生上课插嘴,或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问,是对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教师与学生不再是至少不完全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了,开始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了3。也就是说,学生不再是听凭教师训诫的“迷途的羔羊”,他们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活生生的个人,在课堂上逐渐站立起来了。2.对待“学生插嘴”的基本思路课堂情境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虽然我的经验有限,但我想,当我们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插嘴”情境时,应有两个基本思路。2.1 学会等待给学生留有时空。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扮演法官的角色,对学生的插嘴立马判断其知识或行为上的对错,而要给学生留有时空,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的机会,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4。在化简“4a-2a-2b+3a”时,一般学生的思路是:先想4a-2a =2a,再想2a-2b+3a,最后得到5a-2b;可有时学生这样插嘴了:“老师,我们还有不同的方法,2b和 3a可以调换一下。”这边可能会出现常见错误了,我没有打断他,“4a-2a-3a+2b,结果为-a+2b”这个学生刚答完,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不对不对”,“应该是4a-2a+3a-2b,结果为5a-2b”学生们七嘴八舌,似乎乱轰轰,但却是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阿。面对这些学生,我在想,只要给他们思考的时空,他们就会去判断、去发展、去创新。2.2 学会喝彩为学生加油鼓劲。面对“学生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鼓励学生,为学生喝彩,让学生敢于“插嘴”、乐于“插嘴”,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对那些正确的、优秀的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上一层楼”的动机;对那些脱离课堂,纯粹是扰乱秩序的“插嘴”,要及时给予否定和矫正,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是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进而明辨是非、勇于改错。这不仅会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而且会激发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欲望。当我出示(a+b-c)2-(a-b-c)2要求化简时,有些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说“哇,好烦啊”,“应该先把平方先展开,再观察它的形式化简”,“不对,我有简单的方法”,我马上大声说:“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化简”,并适时地请两位同学各自将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很明显最后说话的那位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并自豪的回到了座位,而另一位同学由于做得很慢就很想弄清楚另一位同学是怎么完成的,无形之中把两类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整堂课,所有的题目,学生们都大胆猜测,提出许多有意思的解决方法,使这堂课弥漫着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处于一个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并且日益向知识经济逼近的时期。知识经济呼唤的不是能识文断字、能操纵大型生产工具的劳动力,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具有原创思维、在科技大潮中独领风骚的人才5。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抱着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心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练习,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别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在上课时要允许学生“插嘴”,要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建立一种心理安全感,这样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总之,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应该重新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