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doc_第1页
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doc_第2页
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doc_第3页
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doc_第4页
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浦村缪姓源远流长曲阜迁居到浦西 如诗岁月斗星移古村名士辉青史 锦绣山河着人迷一、缪颜廖三姓同根同源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末年,纣王无道,缪、颜两姓因为弃官隐于洛阳山谷,改姓廖,留形(三撇)表示不忘本源。直到商朝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才恢复了原来的缪姓和颜姓。而另一部分则仍然保留廖姓,成为后来部分廖姓人的祖先。缪颜廖三姓同根同源由此而来。另一说,缪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秦穆公的后代。秦穆公的谥好为“缪”,由于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姓,世代传为缪姓。注(1)二、西浦缪姓由山东曲阜一徙豫章(江西南昌)之丰城。晋朝,(西晋265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年)仆射缪龛,世居山东曲阜(东鲁郡、兰陵郡),为避战乱挈家南渡,居豫章(西南昌)之丰城。缪姓子孙以祖宗发祥地东鲁、兰陵为郡望,故有东鲁郡、兰陵郡之别。注(2、3、4)三、西浦缪姓由豫章(江西南昌)之丰城二徙会稽(浙江绍兴)之表孝乡通德里。隋朝(581年618年)录事缪珙,又徙会稽(浙江绍兴)之表孝乡通德里。注(5)四、西浦缪姓由会稽(浙江绍兴)之表孝乡通德里三徙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第一世祖缪佑,字汝锡,号介庵,溢忠诚(825-887),唐宣宗大中四年(850)任监察御史,大中十一年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夫人周氏诰封一品夫人。夫人陈氏,吴氏,生子二:缪承霸、缪承保。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当时闽东只有长溪一县,缪佑立为第一世祖)为避五季之乱,除缪承霸时任襄阳(湖北)县令外,举家入迁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定居。缪佑与夫人周氏墓葬会稽(浙江绍兴)大禹祠旁,有石人、石马为记。注(6)第二世祖缪承保配陈氏,生子三:缪延朗、缪延亮、缪延爽。第三世祖缪延亮,字光贞,后唐庄宗进士,为越州(浙江绍兴)司户参军,配林氏,生子三:缪铜,缪録,缪钱。注(7)五、西浦缪姓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四徙福建寿宁犀溪可洋,旋迁犀溪前山(缪田洋),再迁西浦。第四世祖缪铜于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入迁浙江平阳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苍南龙港)定居。缪铜为浙江平阳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苍南龙港)缪姓肇基祖。第四世祖缪録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入迁福建寿宁犀溪可洋,旋迁犀溪前山(缪田洋),再迁西浦。缪録为福建寿宁西浦缪姓肇基祖。缪録生五子,第四子缪说,自犀溪迁福安穆阳北山下。缪说为福安穆阳迁居祖。第四世祖缪钱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入迁福安穆阳溪南定居,旋迁浙江永嘉石家桥。缪钱为福建福安穆阳溪南、浙江永嘉石家桥缪姓肇基祖。注(8、9)续下续上注释1、缪、颜、廖姓一脉同源据历史记载,缪、颜、廖姓一脉同源。三姓皆出自颛顼和周文王,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今福建部分地区和浙江平阳、苍南等县仍有不少“缪颜廖宗祠”。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缪、颜两姓因为弃官隐于洛阳山谷,改姓廖,留形表示不忘本源。直到商朝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才恢复了原来的缪姓和颜姓,而另一部分则仍然保留廖姓,成为后来部分廖姓人的祖先。缪姓,缪姓,出自百家姓,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缪姓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秦穆公的后代。秦穆公的谥好为“缪”,由于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姓,世代传为缪姓。廖姓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廖国,故称廖叔安,其后代以国为氏,称廖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其后裔也有以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而得姓。楚穆王四年灭英、六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为缪、颜二姓所改。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二、迁徙分布 廖氏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南部的蔡、平舆、汝南等县发展繁衍,因这一带西汉初属汝南郡,故廖氏族人皆称先世居汝南,并以汝南为堂号。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少数民族中也有廖氏。汉代有廖氏,为巨鹿太守,其子孙有的留居当地。三国时,襄阳人廖化,任蜀汉右车骑将军,其子孙有的在四川定居;临沅人廖立,徙汶山郡,晋代有隐士廖棠,为将乐(今属福建)人。南朝梁有以儒术知名的廖冲,为桂阳人。由此可见,廖氏在隋代以前已有族人迁至今河北、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唐代,中原廖氏曾两次迁至福建: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均在福建定居。至宋代,福建廖氏已发展成为大族,分布于宁华、顺昌、建宁、邵武、上杭、永定等许多地方,同时又有许多人徙居广东,分为大埔、梅州、兴宁、蕉岭、五华等支派。从清初开始,闽粤廖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还有一些人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果烈堂: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又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另外还有:汝南、中乡堂号。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2、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四、历史名人 廖燕:清代文学家,其文恣肆犀利。工草书,状如古木寒石。又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冲:南北朝梁国湘籍儒士。 廖抉: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 廖刚:号高峰,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36岁时宋徽宗崇宁五年进士,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 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1143年逝世,享年73岁。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颜姓颜姓,中国姓氏之一。源出有三:出自曹姓,出自姬姓,他族改姓而来。始祖是颜回。名人有颜文斌、颜真卿、颜德明等。颜姓主源两支均发祥于今山东省境内。先秦时期,颜姓主要在齐鲁大地繁衍,但此时已有颜姓人入居河南,如据史载,周哀公二十七年,陈国因颜涿聚死于隰之役,原采邑由其子颜晋继承。西汉时,颜姓人有济南亭长后迁九卿的颜异,有官至齐郡太守丞的鲁国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人颜安乐,可见此际颜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一带。东汉时有楚人颜忠,说明此期已有颜姓人徙居今湖北省境。魏晋南北朝时,世居在琅琊、东鲁一带的颜姓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不安而受影响,反而高官不断,族大人众,并发展成为颜姓琅琊、鲁国郡望。隋代以前,一支颜姓由琅琊临沂入迁关中,到了唐代,此支颜姓下传至颜师古(颜回三十七代孙)时,开始发达昌盛起来,其子辈颜昭甫,孙辈颜元孙、颜惟贞,曾孙辈颜杲卿、颜真卿、颜旭卿,颜曜卿,玄孙辈颜 、颜君页、颜禺页、颜岂页,均有名于当世,或仕宦当朝,或书法造诣精深,或两者皆备,其中颜真卿更是大名鼎鼎,百世流芳。此支颜姓风光显赫一时,为世人仰慕。真卿四世孙弘,官金陵同州参军,长子诩为永新(今属江西省)令,次子普,五代末为泉州德化令,遂家焉。普之长子泊迁永春卓埔,后子孙分居于闽南各地及江浙等地,颜姓入川始于唐代,有颜有意,由成都县令官至刺史。北宋末期,由于康王赵构南迁杭州,有山东、河南省等地颜姓播迁江浙一带,如海州颜氏等。南宋末期,居于江、浙、闽、赣一带之颜姓人为避兵火,有迁两广、两湖之地者。明初,颜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省等地。清初,颜姓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康乾年间,有山东之颜姓闯关东入东北三省。此际亦有颜姓人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清末时,颜姓人已广布全国各地。如今,颜姓人在全国各地分布甚广,尤以山东多此姓,该省颜姓约占全国汉族颜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2、东鲁郡东鲁郡:西汉初年置鲁国,三国魏及晋改为鲁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地区。山东省别称齐鲁(或东鲁,鲁东),简称鲁,省会济南市。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于济南。3、东海郡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领12县:郯县、襄贲、兰陵、缯县、朐县、下邳、淩县、淮阴、盱眙、东阳、广陵、堂邑。 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4、兰陵郡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东海郡之兰陵、承、咸、合乡、昌虑5县置兰陵郡。治所在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北魏短时间被废,又于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复置。隋开皇三年(公583),废兰陵郡。5、会稽(绍兴)古地名,故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山得名。癸未,八岁,即公元前2198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会后病死而葬于此,为纪念大禹的功绩,诸侯“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6、豫章(南昌)古郡名,豫章指今南昌地区一带。晋太康六年(280年),置丰城县,位于南昌南边。7、越州(绍兴)隋大业元年(605)废诸州总管府,改吴州置越州;大业三年,越州复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会稽郡为越州。建炎三年(1129),再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西路,两浙东路辖属依旧。建炎四年(1130)十月升越州为绍兴府。越州治所就是今天的绍兴市越城区。8、长溪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原温麻县地设立长溪县(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县岭尾庵),隶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同年,长溪县并入连江县,在原长溪县地设立宁远镇,连江县隶属闽州。唐长安二年(70年),从连江县析出原长溪县地,复设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长溪县隶属闽9、苍南缪姓迁徙苍南缪姓迁徙与演变入迁苍南的缪姓,系历史悠久的望族。据苍南缪家桥兰陵郡缪氏宗谱记载,基本上都是属于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的苗胤。最早入迁苍南定居的缪铜,也是缪佑四世孙。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福宁府长溪赤岸(今霞浦县赤岸)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十六都麟头(今苍南龙港镇江山办事处麟头村)。今将收录的部分迁徙列明于下,以供进一步考证。海城缪家桥缪姓始迁祖缪稷(12101278)。系入迁平阳始祖缪铜第十二世孙。缪铜(912995),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四世孙。缪铜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福宁府霞浦县赤岸城底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江南睦程十六都麟头(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江山办事处麟头村)定居。传至第十二世缪稷约于南宋绍定至嘉熙年间(12281241)由睦程麟头转迁来此开基创业。配张氏,生子五:长缪盘,住本地;次盛益,迁居平阳洲川;三主一,迁居温州状元;四主二,迁居瑞安县莘塍南镇;五主三,详南镇陈家巷霞霖宗谱。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钱库缪处,瑞安陶岙,莘塍西垟,万全六都,前缪,后缪、牛卧龙、小岙、萧江、鳌江等地。按:缪稷第七世孙缪均,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乔迁舥艚泮河定居。明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后被罪,遭灭门祸,子孙改姓吕氏。望里半港缪姓始迁祖缪文远,约于清顺治初由永嘉县永强一都白水入迁来此定居。配张氏,生子缪道德。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信智大脚蝦缪姓 始迁祖缪启梧、缪启双兄弟。于清乾隆中期由江南白沙缪家桥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马站、灵溪、龙港等地。桥墩金桔坑缪姓始迁祖缪维先,字公昌。其父缪祥泰于明末间由平阳县六都万全郑楼入赘金家,配何氏,生三子。缪维先居长,于清乾隆年间择徙二十八都屿兜,旋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三女一:国杰、国勋、国殿,女适桥墩顶街蔡永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大渔大岙缪姓始迁祖缪启正,原名法正。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序记载:“大岙这支缪姓,初不知其先世从缪家桥迁居该地,故于清同治年间修谱,没有列入宗谱。至光绪十年(1884)甲申春,缪宁财携其先世名讳到缪家桥请核对入谱,适符本宗亲派。但历年久远,未知从何支分出,于以收入宗谱补遗一帙,另作房谱付之,以备后来查核。”(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1885年。同宗职廪生缪文澜撰)约于清初由缪家桥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三:黄印、文魁、廷魁。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舥艚新城新桥缪姓始迁祖缪黼,何时由平阳县周垟(缪淑公派下)入迁来此定居不详。(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新桥新入谱序记载:“距缪家桥往南约十里,有一小地名新桥,其地均姓缪数十户,聚族而居,原系万全洲垟派,素未入吾宗谱。1960年秋,我族重修宗谱,派人曾到其他采访,与彼地干事者数人接洽。彼地人喜出望外,均乐予参加,欢迎誊抄人口入谱。因之无论是否亲派或远派,总为一本之亲,共成尊祖睦族之义。”)配氏不详,生子二:黻、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钱库缪处缪姓 始迁祖缪盛传,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五世孙。(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钱库缪处里居房谱序记载:“由缪家桥南行十里为钱库,过大魁桥里许为缪处,缪氏世代居此而得名。缪处之西为金处。昔缪祖盛传公入鳌金处金氏,藉以成业。后率诸子弟构居于金处之旁,是为缪处。缪处一派,向未有谱牒,因年远代湮,老成凋谢,不知盛传公之所从来,有待继续考证。”约于明万历初入赘金家,生子四:时信、时达、时出、时溪。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大渔小岙、湖里牛卧龙以及县内外各地。大渔小岙缪姓 始迁祖缪时溪,系钱库缪处缪盛传四子。约于明万历年间由缪处入迁来此定居。配项氏,生子四:景瞻、景前、景皤、景惠。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湖里牛卧龙缪姓始迁祖缪元配,系钱库缪处缪盛传第六世孙,缪朝斗长子。于清康熙年间由缪处入迁来此定居。配吴氏,生子缪大明。缪大明配杨氏,生子六:合相、国位、阿鼎、细鼎、阿虎、细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繁枝西垟坡缪姓 始迁祖缪启容,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九世孙。于清乾隆年间来此入赘何家不详。(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繁枝溪头桥缪氏里居房谱序记载:“繁枝溪桥头缪氏西房启容公入赘于此,遂家焉。越数世,人丁蕃衍,其裔孙诸公为不致忘本,于同治二年(1683)闻纂修宗谱,辄欣然录其支系;俾收入宗谱。”)生子缪廷肯(17781852)。缪廷肯配丁氏,生子五女一:国旺、国泽、国行、国富、国意;女适屿兜曾仁赞为室。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渎浦郭家车缪姓 始迁祖缪国绘(17291789),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三世孙缪宗孔第九世孙,缪廷凤次子。于清乾隆年间由灵溪岩头入迁来此定居。(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郭家楼派谱序记载:“其始迁祖光贵公由白沙缪家桥入赘灵溪岩头(何氏不详),生子启显。启显生子六:廷贤、廷凤、廷凰、廷雄、廷豪、廷俊。廷贤移徙福建福鼎县白琳半溪,其子国金由半溪转徙霞浦县孤岭脚。”)配宋氏,生子二:家法、家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江山麟头缪姓 始迁祖缪,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二十二世孙。缪钰长子。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载:“佑公,字汝锡,名天保,号介庵。为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生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乙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庚午,任监察御史。大中十一年(857)丁丑,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为缪氏兰陵郡公。卒唐僖宗光启二年(887)丁未,享寿六十三岁。妣周氏,诰封一品夫人。墓葬于浙江会稽(今绍兴)大禹祠西边,有石马石将军为记。”(按:此记载颇为精详,但不知何时入迁绍兴,乃至后裔分居福建,至于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查无此人,未审何故?有待继续考证。)缪于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云岩凤岗塔缪姓始迁祖缪潜,字修业,号德人。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二十二世孙。缪铭之子。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载:“缪佑传至第十九世缪逢华,生子二:起兆、宗洁。缪起兆生子缪钰,缪宗洁生子缪铭。”缪潜于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与麟头缪姓同一支系。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沪山山南缪姓 始迁祖缪祥泰,字万泰。于明末由平阳县万全六都郑楼入迁来此定居。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沪山山南缪氏谱首更正根由(2000年秋月,三十六世孙缪益眺撰)载:“缪家桥缪伯鉴支系分房谱瑞公派下三代孙琏公生子穆公。穆公生五子:长曰亹、次曰衡、三曰延、四曰惪、五曰泰伍,属二十二世。于明成化时,由江南缪家桥迁居平阳万全六都郑楼。泰伍公第五世孙德懋公生三子:长曰祥祺,居郑楼前后缪;次曰祥泰,字万泰,于明末迁居沪山山南;三曰祥松,字万松。”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凤江斗底缪姓始迁祖缪祥松,字万松。于清乾隆年间与孙缪国林由万全郑楼入迁江南西乡(慕贤西乡)十四都汪垟里(今宜山镇凤江乡新光村斗底)定居。与沪山山南同一支系。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白沙第七河缪姓 始迁祖缪雍,系大渔大岙缪元庆之孙,缪光宠之子。公何时由大岙入迁白沙第七河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凤池渔池五亩垄缪姓始迁祖缪文凤,字君集,系凤池大庄(缪承传之孙,缪祀梅之次子),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十一月十四日,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三月初四日。元配蔡氏,生子三:长学华,迁居福鼎五蒲街;次学义、三学忠。继配黄氏,生子一:名学典。分为兄弟其顺四房。公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三十二都凤池坎下入迁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对务洽(浃)尾缪缪姓 始迁祖缪自显(16621750),字君灿。系缪温十六世孙,缪用彩之子。缪温系缪祐十五世孙。据苍南洽尾缪兰陵郡缪氏宗谱记载:缪祐公字汝锡,名天保,号介庵,谥忠诚。居山东曲阜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任监察御史、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夫人陈氏、吴氏。生子二:承霸、承保。僖宗乾符二年(875),黄巢起义。时承霸官襄阳令,不在家。公为避乱挈眷由山东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入迁浙江会稽(今绍兴),旋于广明元年(880)入迁福建福宁府长溪赤岸(今霞浦赤岸)定居。缪承保,配陈氏,生子三:延朗、延亮(少一子)。缪延亮,字光贞,后唐庄宗进士。配林氏,生子三:铜、錄、钱。缪铜于清泰二年(935)由长溪赤岸转迁浙江平阳县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江山乡麟头村,现属龙港镇)定居(详支派谱系);缪錄由长溪赤岸转迁寿宁县犀溪乡西浦村定居(详犀溪派之谱);缪钱由长溪赤岸转迁福安县穆阳溪南,旋迁浙江永嘉县石家桥(详永嘉支派)。缪温,字柔敬,号让庵。于何时由西浦村转迁蓝田官田村不详。缪自显于清康熙年间由寿宁县犀溪乡蓝田官田村入迁来此定居。配张氏,生子四:兆万、兆章、兆周、兆瑞;分元、亨、利、贞四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泰顺州边长坑、泰顺八都叠石益门内、大玉苍、桥墩厚隆溪坡、福鼎桐山街头顶七星墩、桐山街、福宁府棘坑南前、点下西门街以及新加坡等地。凤池坎下缪姓始迁祖缪承传(16251684),名正二,字子元。系缪温十四世孙,缪政三次子。于清初由福建福宁府寿宁县犀溪乡蓝田官田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三十二都凤池大庄后,旋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台州太平县、凤池五亩垅、福鼎五蒲街等地。全国缪廖颜一脉同源,缪姓38万人,廖姓420万人,颜姓170万人,总计628人。寿宁县姓氏人口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全县共有265姓(单姓264个,复姓1个)。1万人以上有:吴、叶、张、陈4姓;50001万人有:李、刘、王、林、龚、范、缪7姓;10005000人有:周、徐、黄、胡、蔡、杨、夏、郑、朱、郭、许、柳、金、何、魏、曾、卢、肖、韦、沈、卓、孙、谢、余等姓,每姓仅1人的有:卜、义、丰、为、牛、卞、毋、母、古、仕、红、尧、阳、毕、兆、成、牟、安、农、良、吾、花、邵、冻、针、纯、录、幸、采、岱、房、和、冠、相、荀、钦、珍、复、度、彦、桂、贾、秦、莫、敖、顿、晏、营、银、断、辜、登、鲁、湖、粟、装、睦、瑞、虞、腾、解、源、鲍、貌、黎、霍、燕、蹇69姓。福安市穆阳镇建有总祠,分祠,支祠共六座,缪姓子孙2万多人。苍南县缪姓人口苍南缪姓人口发展史苍南原属平阳县,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