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doc_第1页
“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doc_第2页
“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doc_第3页
“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doc_第4页
“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通三防”大会战讲义1、 “一通三防”的实质:(5月、6月一通三防大会战) 总结: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通风系统出了问题,就等于一个人停止了呼吸。2、 井下通风的作用:1、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呼吸我们煤矿工人是煤炭生产实践的主体,常年在地下作业(地下工作者),牺牲了应该享受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而把光和热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人民,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为了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对井下空气的标量作出了规定: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20%,二氧化碳的浓度0.5%。两条自然常识: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0.96%,二氧化碳及其他1%;空气中氧气浓度减少,人的呼吸就会感到困难,严重时会因缺氧而死亡,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17%时,从事劳动作业的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伴随头晕眼花,心烦呕吐,气短等。人的健康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5%时,人就会呼吸急促,感觉迟钝,四肢无力,工人不能从事劳动活动。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0-12%时,人就会失去理智,时间长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氧气浓度低于10%时,人则会失去知觉,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造成死亡。2、 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及粉尘。赋存在煤层或岩层中的有害气体有极强扩散性,在采掘过程中,扩散和泄露到作业空间。在采掘作业和爆破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矿尘。不仅对矿井的安全造成危害,而且还直接对矿工的生病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其中的有害气体除瓦斯以外还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它无色,无味,无臭。主要在爆破过程、矿井危害及瓦斯、煤层爆炸时产生及空气中浓度达到0.4%时,短时间内使人丧失知觉以致使人死亡。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爆破过程,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当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25%时,能使人即刻毙命。二氧化硫:无色但具有硫磺气味,主要由含硫煤炭的氧化和自燃,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5%时,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短时间内让人死亡。硫化氢: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它赋存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泄出,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矿尘:矿尘除了具有爆炸性和燃烧性对矿井安全及矿工生命造成危害外,还会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矿尘的粒度越小,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5微米以下的矿尘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煤矿职业病尘肺病(只可预防,不可根治)。3、 为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井下的空气温度实验表明:对人体最适宜的空气温度为152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补助。采掘工作面超过30时,机电设备硐室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降温措施。、井下的空气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达,也就是空气所含水分与空气中同温度的饱和水量之百分比。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试验表明,相对湿度为45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湿度过大时,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井下空气中的湿度应当控制在5060%(规程中无明确规定)。、井下的允许风速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作了详细规定。其中掘进岩巷0.154m/s,掘进煤巷、半煤岩巷、采煤工作面为0.254m/s,当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小于15时,风速0.30.5m/s。温度在1820时,风速0.81m/s。温度在2023时,风速11.5m/s。温度在2326时,风速为1.52m/s。温度在2628时,风速22.5m/s。3、 矿井瓦斯治理1、瓦斯的面目矿井瓦斯是在煤炭采掘过程中从煤层、岩层、采空区放出的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时外来语、来自英文(gas)和俄语(格瓦斯)不规范的读音。在瓦斯这种混合气体中,其中甲烷(沼气)占比重最大,在80%以上,所以矿井瓦斯习惯上又单指甲烷(CH4)。、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和无毒的气体,必须使用专用的光学瓦斯检测仪检测其浓度;、瓦斯比空气轻大约一半左右,相对密度0.554;、扩散性很强,速度是空气的1.341.6倍,渗透性也很强(古代祖先竹筒排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浓度较高时,能使人窒息死亡。当甲烷的浓度增至57%时,氧气浓度相应的就会降到9%以下,人在短时间内会窒息死亡。2、瓦斯矿井等级划分、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t(按产量)或绝对瓦斯涌出量40/min(按时间)、(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40/min、每年(7、8、9月份)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一次核定。3、矿井瓦斯危害矿井瓦斯危害仍是制约煤矿安全,威胁矿工生命的“第一杀手”。据统计,在我国煤矿发生3人以上的死亡事故中,瓦斯事故占70%以上,在10人以上死亡事故中,瓦斯事故占9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19起,死亡3162人。其中18起是瓦斯爆炸和瓦斯煤尘爆炸,死亡3052人。事故起数占94.74%,死亡人数占96.52%。2001年至2005年2月底,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8起,死亡1689人。其中,瓦斯事故占24起,死亡1558人。事故起数占85.71%,死亡人数占92.2%。上述特别重大事故,经综合分析,梳理后,显示了一个共同规律:大部分事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瓦斯区域,而往往发生在国有大型矿井正常状况下是“安全的”低瓦斯矿井,但是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如瓦斯异常涌出,使得后来的“安全区域”转变为存在重大隐患的“危险区域”。然而这种动态变化并未能为职工所发现,所警觉,而是长期的处于所谓的“安全状态”已经麻痹了其思想上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的警钟常鸣已潜伏默化为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基于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导致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这也正是将低瓦斯矿井,去掉“低”的原因)。另外,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从瓦斯积聚原因看:一是瓦斯抽采不达标,二是局部通风管理混乱,三是通风系统不合理三条主要原因。、从瓦斯爆炸火源看:一是爆破违章作业,二是设备失爆,三是煤炭自燃三条主要原因。4、 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十六字)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1)、通风可靠的标准:、系统合理:矿井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主要表现在开采水平、采区实现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不存在串联通风,角联通风等不合理的巷道。 、设施完好:通风设施(风门、风窗、风桥、风墙必须按标准施工,杜绝没有不透风墙,脸部贴近风墙,耳朵听不到风声,面部觉不出有风。吉林八宝瓦斯爆炸主要原因,风墙严重漏风,一往采空区漏氧气,二采空区往外泄露瓦斯)。控风可靠,强度满足要求,通风设备性能合格,管理严格(主扇和局扇,尤其在矿井通风大系统合理可靠的前提下,局部通风十分关键)。、风量充足:巷道风量满足生产需求,风速不超限(规程101条),特别强调的是,局扇和风筒因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工作面无风、微风和循环风,导致瓦斯局部积聚,发生瓦斯事故。、风流稳定:矿井通风风流稳定,气体浓度等符合要求。按规定要求准确测风,依据生产动态需求,及时合理调整风量。(2)、抽采达标的要求:、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并运转正常,管理严格。、做到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掘采平衡。、矿井瓦斯抽采率,抽采区域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等指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要求。、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合格。分析一,哪些是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煤矿安全规程第45条规定: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in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或者产量1.01.5MT的矿井,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0/min。分析二,过去我们讲的是矿井三量和采掘平衡,现在要求矿井四量(抽采煤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和抽掘采平衡。将瓦斯抽采与采掘相提并论,并驾齐驱。要求抽采掘一环扣一环,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太早了不仅增大了巷道维护量,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而且还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3204工作面,液压支柱两顺槽最多时投入到1300多根,又能装备一个采面了)。太迟了影响生产的正常采掘接续。接替时间规范里都有严格的规定。分析三,瓦斯抽采达标可以使瓦斯灾害治理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使瓦斯灾害从根源上得到有效的治理,奠定本质安全型瓦斯治理发展方向。国外部分产煤大国在瓦斯抽采上力度比较大。我国目前受国情及政策上的局限性,在瓦斯抽采方面正在逐步到位。这些有关民生国计政策方面的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范畴,我们不在此讨论。(3)、什么是监控系统有效?设置监控系统的作用相当于我们安全生产的侦察兵和哨兵,24小时为我们站岗监测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动态,监测作业人员定位情况,监测设备正常运转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它马上就会自动报警,断电,并通知我们。它不开工资,不说谎话,不睡觉,不偷懒,不吃饭,不喝水。但它唯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呵护,受了伤你要及时给它包扎,有了病你要给它及时的治疗。只要你先伺候好它,它才会尽职尽责的为安全生产当好守护神。那么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监控的起源,据说在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德国一个叫彼得菲尔的煤业公司,业主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他的父亲叫他下井当监工,业主的儿子有一个嗜好特喜欢养鸟。于是提着装有金丝雀的鸟笼下到井下,把鸟笼挂在工作区内。有一天,突然发现金丝雀鸟失去知觉而昏倒,业主的儿子不管那三七二十一,提上鸟笼就上了井,不想时间不长井下就发生了瓦斯事故。同样的情况,一年内发生了两次,业主的儿子都幸免于难,可是业主却恍然大悟,立即对金丝雀鸟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金丝雀鸟对瓦斯特别敏感,只要有较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致命时,金丝雀就失去了知觉。业主受到了启发,每天让矿工们提着金丝雀鸟笼下井,看到金丝雀昏倒就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委托科研机构,投资研发了各种监测监控传感器,发明了监控设施。其次,如何确保监控系统有效:.煤矿监控系统的设置,配备,使用及管理符合相关规定;.专业人员要培训到位,并能够正确使用、维护监控系统;.保证监控系统能够不间断的运行,真实反应煤矿现场情况,准确报警断电。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述一个三年前我来安鑫工作的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我是2010年3月27日来到安鑫的。当时我们的监控系统那可真的称的上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所有作业地点的监控探头在正常作业时都套着安全套,一说有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面正常作业全部停下来搞文明生产,安全套全部摘下来应付检查。检查队伍一走,马上恢复原样。面对这种非正常的局面,我是一头雾水,一脸困惑。我曾小心翼翼的提出疑问,从上到下,大家都是一副见怪不怪,司空见惯,从容不迫的样子,还有人美其各曰,“不见鬼子不挂弦”。一下子让我从九霄云外坠入了深渊低谷,显得我是那么的渺小无知,那么的苍白无奈,那么的格格不入,瞻望未来,不寒而栗,好在时间不长,杜矿长来了后,才拨乱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