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二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 电子题库 第4章第五节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二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 电子题库 第4章第五节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二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 电子题库 第4章第五节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二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 电子题库 第4章第五节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高二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 电子题库 第4章第五节课时活页训练一、选择题1对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英、法、德对外政策及其矛盾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英国调整了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协调与法国的关系,共同对付德国b德国由大陆霸权政策转到世界霸权政策c法国为重建欧洲大陆霸权与英国结盟对付德国d德国对英国霸权地位的挑战表现在殖民地和巴尔干问题上解析:选d。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欧洲长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英、法、德是欧洲的传统大国。因此,英、法、德等国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于不满足大陆称霸而转变为企图称霸全世界,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为此,英国被迫调整对外政策,协调与法国的矛盾,法国则利用这对矛盾与英国结盟。大英帝国的两大支柱是殖民地和海军。因此,德国向英国世界霸主地位发动挑战主要也是着眼于这两个方面。2德奥“同盟条约”的缔结主要是为了()a实现德意统一 b共同对付俄国威胁c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d与英国争夺殖民地解析:选b。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俄奥矛盾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德国也不愿俄国在此扩张,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3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的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材料中的“两个大国”是指()a英国与美国 b德国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德国与俄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力量超过英国和法国。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开展争夺,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4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后,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个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英国不想参与大国间的争霸斗争b英国与法俄德都有矛盾c不受条约约束,以便趁机在各地扩张d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互相牵制解析:选d。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国“势力均衡”政策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的是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所谓“光荣孤立”,正是这种外交政策的表现。a项不符合史实,b项只是现象,c项也与史实不符,因为“条约”并不能对“扩张”起到约束作用。答案为d。5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下,新崛起的美国、德国要争夺殖民地,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要极力维护世界霸权,故大战即将到来,选a项。6列宁说:“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更加凶恶,更加野蛮。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宴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但是他们采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法。”这个采用野蛮手段的“资本家集团”指的是()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c德奥同盟 d德意同盟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中“同英法对立”的集团,可判断是三国同盟。7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a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都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d都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巴黎和会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的。战后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也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要求,所以答案为b项;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源,其他选项都不正确。8民国5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皆可从材料中得出,土耳其在一战中加入了同盟国集团,排除。故选c。9目前仍然在世的一战老兵英国人亨利阿林厄姆(112岁)与古德温一起撰写了回忆录基奇纳的最后一名志愿者,该书中可能会出现()亲眼看到三国同盟建立的新闻披露索姆河战役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参加夏季攻势战役提到战场上的坦克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均正确,是俄军在东线发动的,而不是英军,故不正确,由112岁可判断他不可能亲眼看到1882年三国同盟建立的新闻,应排除,故选d项。10“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a一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一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可以看出此时士兵的反战情绪。11一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最大影响是()a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b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c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被打破d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解析:选c。一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出现了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2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最主要的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是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下表选自美国作家亨利莫利斯的殖民史各国殖民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公里材料2:1913年,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占有比较表材料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材料4:1915年5月后一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1、2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2、3之间的内在联系。(3)仔细观察材料3、4的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材料4与材料3相比,有什么变化?解析:本题是图表型材料解析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图表中数字信息特征,然后再把握好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而力量上的变化又使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击败主要对手,从切身利益出发,寻求结盟,最后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3)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原来参加同盟国,战争爆发后,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于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作战。另外,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作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材料2: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他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材料3:(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布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摘自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1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是什么?材料3中美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借口是什么?(2)综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政策的实质,并根据材料2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美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始终是以本国利益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