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古代史上12位著名女中医 组图中国在古代是没有很著名的女医生的,因为中国的中医有一个规定就是传男不传女。但是在我国医学史上,仍然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医学家。她们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受后人的敬仰和称赞。我国的女医制度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就已专门设有 女医 一职,其职责为 视产乳之疾 。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同性别的御医。为皇后、公主等女性皇室成员看病问诊的女医生就有女侍医、女医、乳医等。1、西汉女医义妁针灸术高明:我国古代巾帼医家第一人西汉时期,中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立了“女医”,在那时称之为“视产乳之疾者”。西汉时期的义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载的女医生,由此她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最早见于史载的女医是西汉时的义姁,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义姁精于医术,曾为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疗疾,颇受太后宠幸。但史记并未具体谈及其医术如何,之所以记载义姁,也并非出于医学的理由,而是因为其弟义纵系当时有名的酷吏,司马迁在为其作传时顺便提及了义姁,而且也是一语带过。但不论怎样,义姁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载的女医生,由此她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代,河东(今山西复县)一个名叫义妁(shu)的女子从小对医学感兴趣,十几岁时就能上山采草药给乡亲们敷治外伤,生活中虚心向医生请教;长大后医治好了很多病人,后来被汉武帝召至宫中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史书上记载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女医生是汉武帝时期的义妁,她是当时的河东(今山西省)人。义妁从小就喜欢中医药,她十几岁就上山采药,而且,她还常常把自己采的草药捣烂,给有外伤的乡亲们敷治。平时,只要有医生路过义妁的家乡,她总是虚心请教。就这样,义妁学到了许多的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有人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让义妁诊治。义妁一看,只见这个病人的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而且肚脐突出,身体消瘦,气息奄奄。义妁经过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这个病人的腹部和腿部扎了几针,又捣碎了一些草药敷在病人的肚脐上,并给病人喂服了中药。几天后,病人的病竟然痊愈了。后来,汉武帝知道了义妁的精湛医术,便让她到皇宫里做了女御医。2、汉代皇宫女侍医妇产科女医生淳于衍汉代另一位女医则是汉宣帝时的淳于衍,字夫之,籍贯不详。汉书中曾三次提及她,分别为宣帝纪、霍光传与孝宣许皇后传,之所以多处均涉及淳于衍,并非由于其重要,而是因为她陷入了当时一桩重大的宫廷阴谋之中。淳于衍的身份是女侍医,当时也被称为“乳医”。按,“乳”在古代有“妊娠”之意,“乳医”也就相当于是当时宫廷的妇产科医生,专门为皇亲国戚的女眷们接生,同时可兼治一些产科疾病。淳于衍和当时的权臣大将军霍光之妻相熟,很希望能为丈夫谋个好职位。而霍光之妻为了让女儿取得皇后之位,正欲谋害当时的许皇后,恰巧许皇后生产之后染上了疾病。于是,霍光妻利诱淳于衍,让淳于衍利用职务之便投毒,并许诺事成之后,与淳于衍共享富贵。淳于衍考虑再三,最后表示“愿尽力”。于是把有剧毒的附子捣碎,掺入御医所制药丸。许皇后服下后,头脑胀痛,胸中烦闷,遂致死亡。后来,由于霍光子霍禹谋反事泄,牵出淳于衍谋害许皇后案,遂一并处死,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虽然汉书的重点在于描述宫廷阴谋,对于淳于衍的医术如何并未多加描述,但能够担任宫廷的医生,为皇亲国戚的女眷们诊疗,医术想来是不会差的。但是其贪利的个性,在权臣的威逼下,居然下毒谋害患者,严重违反了医家该遵守的医德,无论如何,都不是个光彩的角色。与淳于衍“邪恶”的形象构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东晋时的女灸家鲍姑,她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素以医德高尚而名垂医林。淳于衍是史上有记载的女侍医,其天资聪慧,在民间行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人甚至称她是“女中扁鹊”。不过这个本来可以名垂千古的女御医,却因为利欲熏心而丧失了医德,最终成为在中国御医史上一个让人唾弃的医生。汉宣帝皇后许平君怀孕,许平君将要分娩时有病。淳于衍,是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所欢喜的人,她时常入宫为皇后看病。淳于衍的丈夫赏是掖庭户卫,赏让其淳于衍,请求霍夫人,把他调到安池监去。淳于衍就直言拜上霍夫人。霍夫人由此生心,叫左右回避,神秘地对淳于衍说:“你有事相求于我,我也有事相求于你,可以吗?”淳于衍说:“夫人的话,对我有什么不好说的!”霍夫人说:“霍大将军极爱小女霍成君,想让她成为贵人,此事就只有麻烦你了。”淳于衍说:“如何动手呢?”霍夫人说:“妇女生育大事,九死一生,今日皇后正要分娩,可乘机下毒药死,这样成君就可以当皇后了。如果事成,你我姊妹富贵同享。”淳于衍说:“药很多,且医生要先尝,那怎好下手呢?”霍夫人说:“这就看大你的本事了。霍将军是摄政天下,谁敢说个不字。缓急相护,只怕你不愿鼎力相助罢了!”淳于衍沉思之后说:“愿意尽力。”就捣附子药,带入长定宫。许平君分娩后,淳于衍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送许平君饮服,不多久许平君说:“我头晕脑胀得厉害!药中不会有毒吧?”淳于衍说:“没有。”许平君更加气促,很快就死去了。淳于衍出宫,向霍夫人回报,霍夫人对她表示慰劳,但未敢进行重谢。后来有人控告诸医对皇后的护理失职,都逮捕入狱,要他们交代罪行。霍夫人十分害怕,就将详情告诉霍光,并对霍光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等地步,就不要让法吏拷问淳于衍了!”霍光不胜惊愕,默然不应,其后奏明汉宣帝,签署对淳于衍免予问罪之令。淳于衍用什么中药毒死了皇后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一提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大家的反应就是:红颜弹指老,未老恩先断。君恩似流水,匆匆不回头,但是也有例外。 “故剑情深”比喻对结发之妻不离不弃,结发夫妻情意浓厚。出自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汉武帝时,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又名刘询)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刘据起兵失败,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流落民间。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为他迎娶许平君为妻。许平君是个勤劳贤惠的女子,在刘病已最落魄的日子里,和他相依为命,对他不离不弃。刘弗陵驾崩,刘询被拥戴为皇帝,许平君进宫为婕妤。当时朝中霍光重权在握,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几乎所有人都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善于揣测上意的朝臣,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抛弃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本始三年,许平君怀孕后生下一个女儿,霍光的妻子霍显命御用女医淳于衍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让许平君在坐月子时服用。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对于中药附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可是这味中药问什么就要了皇后许平君的命呢?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附子便是其中的一种。附子的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应用于亡阳虚脱,肢体脉微,寒湿痹痛等症。本药辛热燥烈,孕妇忌用。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现代的西医学研究发现:附子中含有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表现为心脏的毒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停止先于循环紊乱,严重者可致死亡。而皇后许平君新产后,气血亏虚,机体虚弱应该卧床休息,保障足够的睡眠,同时大补气血,通过健固脾胃以顾护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而达到补虚的目的。滋补汤中加的附子,是禁忌用于津血亏虚和孕妇的,因为附子不仅伤阴动火,而且有毒,用量过大或烹调不当就会中毒,甚至丧命。故剑谁相问,前鱼祇自悲。转因辞宠日,私忆合欢时。后来,刘询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了仇。比喻对结发之妻不离不弃的成语故剑情深也流传了下来,当然随之流传下来的还有这个故事带来的启示,除了在道德上大家应该警惕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用药上,我们也应该时时警醒,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用药需谨慎,是药三分毒。3、晋代岭南女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鲍姑发明“艾灸”之法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相传“艾灸”法是她发明的。两晋时期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的妻子鲍姑,也是一位名医,由于葛洪的熏陶,鲍姑也喜欢钻研医药方面的知识,成期跟随丈夫正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一带的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她死后,岭南人民为了怀念她,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修建了鲍姑祠。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代女名医,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4、唐代胡愔编绘黄帝内经图唐代女医学家胡愔,是我国最早撰写医方专著的女中医,善于治疗各种疾病,撰有胡愔方二卷,这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由女中医撰写的医方专著。胡愔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六腑亦有较深的研究,还撰有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图一卷,可惜已佚。唐代的胡愔,对葬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胡愔号见素子,居太白山 (位于陕西郡县南)。她在养生长寿和吐纳导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著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黄庭外景图、补泻内景方等。她编绘了黄帝内经图一卷,描述了人体的五脏。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居太白山 (位于陕西郡县南)。据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补泻图序,后题大中二年戊辰岁(公元八四八年)述,则胡愔为晚唐人。胡愔的著作,唐志著录黄庭内景经一卷。宋崇文总目医书类著录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道书类著录黄庭外景图一卷,均为女子胡愔撰。总目又著录黄庭内景图一卷,余锡鬯云: “唐志、通志并作胡愔撰,考医书类三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亦胡愔所撰,或是一书”,但宋志著录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又有黄庭内景图一卷,似为二本书,或同一著作的两种抄本。宋志著录胡愔的著作还有:黄庭外景图一卷、补泻内景方三卷。又,见素子洞仙传十卷,此见素子疑为另一人。今所见胡愔的著作有: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一卷,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卷五十四;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说一卷,见收于道书全集;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国字号还收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二着,论旨相同,但文字互有出入。二篇前均有序文,大意相契,亦略有文字差异。前本先后言肺、心、肝、脾、胆诸脏,分析各脏的次第为:一、图说,明某脏之生理解剖位置、形状、重量、功能等,二、修养法,言以气、津、思等方式调和各脏;三、相病法,诊断脏腑病症;四、治病方,对症下药,各有处方;五、吐纳法,以气调理肝、脾、肾、胆四脏,六、忌食法,分时节禁忌食物,如肾病 “十月勿食椒”等;七,导引法,劳动肢体,旨在活动筋脉,去诸脏积聚风邪之气。黄庭经是道教养生学的基本经典,南北朝时已具广泛的影响。但因黄庭经行文隐晦,所以南北朝只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上层士人中流传。唐初,梁丘子白履忠首注黄庭,对黄庭养生学的普及,有一定的影响。但白履忠之注,仍依黄庭次第,虽有些名辞诠释,但仍难免滞涩。有唐一代,黄庭学日益昌盛,诸说滋起,胡愔补泻图序云:诸氏纂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所谓异端,大概是指从神秘主义角度解释黄庭之义。胡愔堪称晚唐独树一帜的黄庭学专家,她研究黄庭经的主要特点,是涤除其中神秘的因素,纯粹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清晰明白,不杂繁术。其道可学而得,其术可修而就。凡研究黄庭经及道教养生术者,不可忽略。因其着多言医道,非笔者所善,不敢妄说是非,且存而不论。5、宋代外科女名医张小娘子宋代有个著名的女外科专家人称张小娘子,她的医术高超,技术精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患有疮疡痈疖的病人刀到病除,后来张小娘子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了丈夫,夫妇俩都成了当地名医。宋朝的张小娘子是著名的女外科医生,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的老年医生路过她家门前,向她讨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将他请进屋里,沏茶给他喝,还热情地留老人吃饭。老医生见张小娘子善良热情、聪明贤惠、手脚勤快,便将自己的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外科医书。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在治疗疮疡臃肿等外科疾病方面,屡见奇效,因此,张小娘子名声大噪,成了当地的女外科名医。6、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因医术高明被封宋高宗为安国夫人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医术很高明。一次孟太后重病,御医治疗效,宋高宗急召冯氏入官,冯氏只用剂药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封她为安国夫人。7、南宋女名医邢氏善于诊脉治病在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八中,记载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女医邢氏。她是南宋绍熙年间人,当时的阁门官韩平原要出差,邀请她来为自己诊脉,看自己的身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次旅行。邢氏诊脉后,认为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担忧的是他夫人的身体。果然不出邢氏所料,几个月后,韩妻就病故了。当时还有一个叫朱胜非的丞相,他的儿媳妇病了,也邀请邢氏来为其诊治。邢氏看过以后,说这是小病,不吃药也会好的,但她却不能怀孕,一旦怀孕将必死无疑。全家人都不相信,认为邢氏危言耸听,毫无根据。可后来的情况却如邢氏所言,这女子怀孕后不久也病故了。周密评价邢氏说:“余谓古今名医多矣,未有察夫脉而知妻死,未孕而知产亡者。呜呼,神矣哉!”8、明代女名医谈允贤 我国古代著名的妇科病女医生 著有女医杂言宋代之后,女性行医的记录渐多。特别是元明两朝,朝廷采取了医户制度,规定各户必须子袭父业。一入医户,子孙就必须世代业医。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环境的影响,女性习医者不少,但知名者并不多。甚至于有些医术颇精的女医,曾蒙朝廷征诏,但仍未留下姓名,史书上也仅以某氏称之。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女医谈允贤的出现就显得格外难能可贵,她不只是当时最有名的女医,而且还有医书传世。事实上,谈允贤倒非医户出身,她出身仕宦家庭,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兼以医闻名,祖母亦知医。受家风影响,谈允贤自小喜爱医学,15岁时就遍读医典,并随家人临证。起初她以自己和家人为治疗对象,后来谈氏遵守祖母的遗训,正式行医。由于医术高明,远近的女性患者找她治疗者络绎不绝,渐以妇科知名,往往获奇效,在当时颇有声誉。谈氏不只行医,还勤于思考,在晚年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医术与临床经验,撰成了医案性质的女医杂言一书。该书共收载了31例病案,其中涉及习惯性流产、经病、产后诸疾等,对于妇科学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明代的谈允贤,祖传名医。当时的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医生搭脉,闻谈氏之名,都请她诊治。她晚年还写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世。明代著名的妇科医生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她的祖父母精通医术,从小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院知识。婚后不久得了气血失调病,把自己所患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治好了病,谈允贤从女性的角度研习妇女疾病,为女性求医提供了方便。在古代,许多女子患了妇科病后,由于当时社会习俗的束缚,羞于诊治,因此,许多女患者常常贻误病情。明朝江苏无锡的谈允贤也是一位女医生,她的祖父是当地的名医,她的祖母也精通医药。谈允贤从小就在祖父、祖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婚后,谈允贤也没有放弃钻研医学。谈允贤的祖母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了谈允贤。谈允贤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女患者纷纷前往她这里诊治疾病,谈允贤成了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生。谈允贤50岁时,写成了女医杂言这部医学著作,记录了自己的行医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9、最早撰写彩色本草专著的女本草学家周祐明代女本草学家周祐,号江上女子,江南人,生平不详。她与其妹周禧共同用彩色绢绘制成本草图谱一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由女本草学家撰写的本草学专著。本草图谱二册,书中左为图说,右为彩图。每册卷前仅书“卷之”二字,无序号,应是未完成之稿本。其一册记载植物药十五种,另一册记载禽类药十五种。植物药有“明州黄菊,秦州黄药”诸名,图形绘制极其精确,诸禽类图精美艳丽。该书工笔重彩,刻画精细,为罕见之精品。可惜原帙残缺,难窥全貌,但仍不失为本草著作中的一朵奇葩。10、明代蒋氏方氏明朝安徽休宁人。蒋氏是婆,方氏是媳。婆媳二人,继承家学,专业儿科。凡急慢惊风、癫痫、疳疾,经她们治疗,无不着手成春。人们称赞她们是神医国手。11、清末女名医曾懿清末女名医曾懿,治病有许多独特经验。她著有古欢室丛书一部,内有女学篇、医学篇、诗词集三大部分,集中反映了这位清代女医生行医救国的雄心壮志。清末女名医曾懿,字伯渊,清咸丰二年(1852)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一个官绅家庭。曾懿一生行医无数,著有医学篇一书,分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等六辑,对后世影响很大。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称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平易近族危急空前主要,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飞腾的期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管了进化论和改善主义思惟。她以为国家要闹热的话,必需家庭保康强,国家强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以是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惟引导下,穷究医理,著书立说,对中国医药奇迹作出了必然的孝敬。曾懿的思惟和学识首要回响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首要部分组成。而评论争吵医学的主若是医学篇这本书。该誊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称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曾懿曾得过四次温病,全赖有名温病医家吴鞠通的理论引导方转危为安。是以,她猴岛很是崇拜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处所都授与吴鞠通的学说和医方。经由39年的吃苦研讨,曾懿对伤寒和温病的病证及其治法有了猴岛很是深刻的领会,以是选了些英华写了下来,这就成了医学篇的首要内容。曾懿每每自己配制方药,用药猴岛很是精当,配合很是奇妙,有的照样亲自经验过。比如她32岁时,曾得了阴症喉痹,猴岛很是伤害,她将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开水突入,又将有药的茶碗隔水蒸后,将茶碗中的药含上一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法课教学课件下载
-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安排
- 护理教学指导性查房
- 皮革机械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非织造布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互联网+教育示范项目资金申请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文库发布:散步的课件
- 2025年电子竞技赛事赞助市场洞察:品牌合作策略深度研究
- 工作急救知识培训
- 工作室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GB/T 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
- GB/T 12236-2008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 公共营养师三级模拟题
- GA/T 928-2011法庭科学线形痕迹的检验规范
- 《应用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 鲫鱼解剖试验课件
- 社交网络分析
- (全科医学导论)4-全科医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课件
- 烧结原料工技师实操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