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生理学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生理学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生理学资料整理.doc_第4页
生理学资料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4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组织和器官水平,系统水平,整体水平2、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作用部位较局限体液调节:效应出现较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单纯扩散,由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胞吞胞吐第三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2、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在静息状态下,由于膜内外存在着钾离子浓度差且细胞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因而一部分钾离子顺着浓度差向膜外扩散,增加了膜外的正电荷,随着钾离子的外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负电荷也逐渐增多,这就限制了钾离子的外流,当扩散力和电场力相等时,钾离子停止外流,膜电位固定,所以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5、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利用离子学说解释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时出现了膜对Na+通透性的突然增大,超过了K+的通透性,由于细胞外高Na+,而且膜内静息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的内流起吸引作用,于是Na+迅速内流,结果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而且由于膜外Na+的较高的浓度势能,Na+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电位时仍可继续内移,直至内移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Na+的净移入时为止。这时膜内所具有的电位值,相当于Na+平衡电位值。6、可兴奋组织和细胞兴奋后,兴奋的改变包括哪几个时期?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7、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性:生理完整性 双向传导 相对不疲劳性 绝缘性 非递减性8、动作电位产生时其电位波动包括哪几个过程?(时相)除极化反极化 复极化第四章 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1、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2、中枢神经递质主要有:胆碱类氨基酸类单胺类3、突触传递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突触活动的可塑造性调节易受环境因素影响4、兴奋是怎样实现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轴突末梢兴奋Ca+进入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Ach 与Ach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大终板膜产生终极电位肌膜产生动作电位5神经肌肉传递主要特征: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高敏感性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1、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紧张性收缩 (3)伸展性大(4)自动节律性收缩(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刺激较敏感2、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 传导性兴奋性收缩性3、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肌小节4、一个单收缩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第六章 神经系统1、一侧大脑皮层体表感觉代表区空间布局有什么特点?(1)第一感觉区 :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向皮质的投射是交叉的;投射区域具有精确的定位;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体表相应部位的感觉精细灵敏程度有关。 (2)第二感觉区:区内的投射也有一定的分布安排 ,安排属于正立而不倒置,刺激人脑第二感觉区可以引起体表一定部位产生主观麻木感,这种感觉具有双侧性。(3)顶叶后部:接受感觉传入,在功能上相似于联合皮质,它把感觉和运动联合起来,与各类躯体感觉的整合有关。2、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有什么特点? 一侧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的躯体运动,而头面部肌肉属 两侧性支配,咀嚼及喉部运动肌肉均受双侧运动区支配 运动区具有精确的机能定位,一定的运动区支配一定部位的躯 体和四肢,在空间方位关系上呈现一种头足倒置式样的安排; 身体的不同部位在皮层所占的代表区大小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所支配器官运动精确和复杂的程度,手和头面部占有更大的区域,躯干所占的部分很小; 以适当强度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引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得到一部分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3、小脑的功能:维持躯体平衡 ,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并且在技巧性运动和学习的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运动调节的主要中枢4、睡眠的两个时相;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5、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有哪些辐射聚合连锁状与环状联系神经元的韵律活动反射活动的协调方式有哪些?诱导最后公路原则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反馈6、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条件:1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2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 3大脑皮层有相应的活动中枢 4动物是兴奋,健康的状态5安静,无干扰生理意义:条件反射建立后能使机体对环境的变化具有高度而完善的适应能力,使机体对环境的变化具有预见性。 第七章 感觉器官1、明视觉、暗视觉怎么形成的?视杆系统主司暗视觉,视锥系统主司明视觉2、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有?安静肝脏运动骨骼肌3、外耳包括哪几个部分?耳廓,外耳道,鼓膜第八章 血液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在Ca+的参与下,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催化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进而生成血凝块2、血液主要生理机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止血功能维持稳态3、说明ABO血型系统血型分类依据、类型及输血原则分类依据: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这两种凝集原可组合为四种血型,A, AB, B, O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的为A型,只含凝集原B的为B型,同时含有为AB型,同时不含为O 型输血原则:(1)鉴定血型,(2)同型互输,(3)异型慎输或忌输。4、白细胞有哪几类,哪一类白细胞数量最多?颗粒白细胞(60%)包括1中性粒细胞(最多,占白细胞总数半数以上)2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 第九章 血液循环1、心脏泵血过程:(1)心房的收缩和舒张 (2)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3)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缓慢充盈期1、心房的泵血心房收缩 心房容积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处关闭状态) 挤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心房舒张(75%由V经心房流入心室)2、心室的泵血(1)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近80mmHg)房室瓣关闭(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左室80mmHg)(右室8mmHg)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70%)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2)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 ( 室内压仍房内压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室内压B房内压=负压)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占总充盈量2/3)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其前半期为大V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挤血入心室。2、心动周期包括哪几个周期?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3、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什么?有效过滤压4、影响收缩压的因素有哪些?输出量参与循环的血液量大小左心室输出量的大小血管的通畅程度血液的流畅程度5、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性别; 不同生理状态;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肌收缩力; 心率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充盈的血量、心脏射血、外周阻力每博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循环血量7、影响静脉压和静脉回心量的因素有哪些?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的舒缩活动重力和体位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呼吸作用8、动脉血压形成的三要素?充盈的血量、心脏射血、外周阻力第十章 呼吸1、肺通气的弹性阻力有哪些?胸壁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弹性纤维回位和肺泡表面张力)2、氧气在血液中运输形式?化学结合形成氧和血红蛋白3、CO2在血液中主要的运输形式?形成碳酸氢盐,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4、肺活量是如何计算的?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5、呼吸的三个环节?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合称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内呼吸)6、气体交换的动力是什么?气压分压差7、使氧离解曲线右移的因素有哪些?CO2分压升高或PH降低体温升高较高的2,3-DPG浓度Hb与氧气的结合还受其自身状态的影响8、以胸式呼吸为例,说明呼吸运动过程?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增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肺扩张吸气 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回位 胸廓前后左右径减少 肺容积减少 呼气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大小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9、呼吸膜有哪几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极薄的液体层肺泡上皮层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的间质肌膜层毛细血管内皮第十一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1、 影响能量代谢主要因素?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力作用精神因素其他因素:睡眠,年龄,性别第十二章 消化 1、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1)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2)小肠粘膜上有大量绒毛和微绒毛,消化和吸收面积大; (3)小肠具有多种消化酶,能充分消化食物; (4)小肠粘膜具备吸收能力; (5)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2、 糖、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过程?糖的吸收:食物中的淀粉(口腔咀嚼,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双糖酶)葡萄糖小肠上部粘膜细胞血液脂肪的吸收:脂肪(胆汁乳化)微小脂滴(胰脂肪酶,肠脂肪酶)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三酯,乳糜微粒(胞吐)淋巴管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多肽(肠肽酶)氨基酸血液3、 小肠运动形式包括哪几种?分节运动紧张性收缩(摆动)蠕动移动性复合运动4、 什么是胃排空,胃排空受哪些因素影响?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影响因素:空腹与饱腹,药物因素,食物的组成与性质5、 胃液分泌分为那几个阶段?头期,胃期,肠期6、 胃的主要功能,其运动方式有哪些?功能:贮存食物运动方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第十三章 排泄1、 肾血液循环特点?血流量大,血流分布不均匀串联两套毛血管网血流量相对稳定2、 尿液是怎样形成的?三个基本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3、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因素有哪些?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面积大小有效滤过压的改变肾血浆流量4、 肾小球滤过膜有哪几层构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基膜:微纤维网肾小囊上皮细胞:裂隙膜5、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大小与什么有关?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第十四章 内分泌1、 胰岛素通过什么途径降低血糖浓度? 加速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氧化 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抑制糖原分解 抑制糖原异生作用 2、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有哪些?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黑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3、 激素作用特征有哪些?急速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多样化效应,激素间相互有影响4、 生长激素是如何促进人体生长的?(1)提高每个细胞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2)降低全身利用糖的速度; (3)加强脂肪动员,减少对糖和蛋白质的利用; (4)促进骨的生长。5、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分别会造成什么结果?幼年缺生长激素侏儒症甲状腺激素缺乏呆小症6、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激素是: 甲状腺激素7、第一信使:激素第二信使:cAMP,cGMP,Ca2+,二酰甘油( DG),肌醇三磷酸(I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