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书的困惑 20110729完稿 我从事草书书法活动,已二十余年,迄未间断过。我钟情今草,向往狂草,对草书的喜爱、追求、欣赏与日俱增,成为醉心草书之士。我的草书作品,大都获奖。不论是书艺成就还是个人心情,都自我感觉良好。但是,随着创作活动的深入,逐渐体会到,在草书领域中,看似波澜壮阔,前景美好,实则却隐忧重重,举步维艰。由于对“草”字内涵的奥妙精髓,领悟各异, 以至牵涉到其中有若干话题,纠结着重大的分歧与矛盾,是非莫辨。正是“剪不断、理还乱”令人迷惘不安,不知草书将走向何方?这就是我所谓的“草书的困惑”。特此将这些话题,提供给读者,进行参照、玩味、与探讨之用,并愿以此来与读者,共同为繁荣草书而努力。一,草书不值 古来质疑草书价值之声不绝。汉代草书初创时,赵壹就在非草书中指出,书法应该是为传承文化服务的,而草书却着意去宣扬艺术,走向歧途,为害非浅 。唐代张旭、怀素两位草书大师,就在苏轼的诗中,被骂成是背离钟王、招摇过市、唬弄小孩的疯子。把他们的作品,说得一钱不值。直到现在,在某些人的眼里,还把草书看成是象牙之塔内的供物,脱离实际,不足取。这些质疑说明,草书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更不用说重视了。草书果真如此不值吗?草书的价值观,该用什么来定位呢?草书发展至今,的确已丧失了“文以载道”的实用价值,但对爱好者来说,它却有独特的美妙绝伦的观赏价值。难道可以轻易地加以抹煞吗?难道它的观赏价值,不就是它的实用价值吗?草书的爱好者还少吗?还需要继续贴上不值的标签吗?二,草书不草 草书中的“草”字,该如何理解?是指草率还是另有所指?汉张芝说过:“匆匆不暇草书”。有两种断句法:1,匆匆不暇,草书。意为时间不多,只能写草书。2,匆匆,不暇草书。意为时间不多,来不及写草书。两种断句、两种解读,意思大相径庭。前句说草书快,后句却说草书慢。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使人不知所措。草书创建之初,的确有草率图快以应急之意。其后草书由实用转向艺术化,就由快越变越慢了。草书也就由一种快速的书写方式,转变成一种需要慢功的特定书体。因此草书不草,意思是在提示人们不要误解了草字的含义。也就是说,如今草书的“草”字,已不存在半点草率的意思了。其实,草书的快慢,不在于是否草率,而在于是否有书写功力。因为草书是一种特定书体,有特定有求,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写不快的。只要功力到了,就可以由慢变快,快到一气呵成,甚至一挥而就,根本用不着靠草率来取快。草书不草,是否开启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三,草极不草 这一话题,涉及到草书的启动和回归两个方面。按苏轼的说法是: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不能立如何能跑?因此在习草前须先习好楷行。这是对草书启动的要求。按这种要求去做,有两大弊端。第一启动前的时间太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将楷行学好。第二,楷行是静态的拘谨式的书法,而草书则是动态的放纵式的书法。先楷行而后草,就须扫除拘谨,转向放纵,直至癫狂。这种转变,是非常艰难的,转不过弯,就会使草书极为呆板。孙过庭书谱中的字,有人就讥为状如算子,了无灵气。看看孙过庭在书谱中怎么说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草书的最终追求竟然是平正,这合适吗?怀素的草书千字文,早年所书,龙飞凤舞,狂得令人叫绝。晚年所书,平淡古雅,狂态尽脱。但却被誉为炉火纯青,千金之帖。似乎正应验了孙过庭的说法。难道这真是狂草的极品吗?我怎么反而欣赏不了呢?狂草的归宿,果真应该是回归平正吗?草极不草,难道真是事物终结回归的必然之道吗?真令人不可思议。四,狂草不狂 我是在楷行的基础上习草的,当时临摹的正是书谱。临摹了多遍,我的草书始终非常拘谨、放不开。症结是摆脱不了楷行笔法的羁绊,结构似草,神态不似。久久不见起色。其后接受了书友的建议,改临怀素和张旭的狂草,矫枉过正,果然见效,慢慢显现出草书的灵动。不过我的草书灵动得很有限,总是保持着比较稳重文雅的态势,想狂也狂不了,真是狂草不狂。后来我终于明白,书如其人。张旭醉酒,怀素食鱼,徐渭压抑,都有其特殊的使之能发狂的背景,所以其草书能自然而然地狂态毕露。而我则缺少这些发狂的经历与心态,所以草书始终狂不了,无法进入狂的状态。这是否是无法强求的遗憾之事呢?五,行草不分 目前书坛上有行草不分家的倾向,甚至有人将行草视为草书的一种,认为一幅草书法作品中,搀夹着若干行书字,无所谓,无伤大雅,似乎行与草没有多大区别。其实不然,两者有本质差异。行书是楷书结构的率意体,而草书则是草字符的组合体,两者完全不同,混淆不得。由于草书难识难写,书法作品中,要全部用草书写,难度很大,总有些字不会写,又懒得逐个去查草书字典,无奈只好用行书字来替代,这就形成了“行草书”。如果全部都是草书,则应名为“全草书”,以示区别。翻阅一下草书大师的作品,就会发现尽是全草书。从行草书上升为全草书,是一大提高。只有能写全草书,才能进一步写狂草。一味在行草书中打转,是写不出像样的草书的。这些道理虽然简单,但未必所有的书法家都能明白。即使明白,也不愿附和。因为要想能写全草书,需付出很大的代价。不知要翻查多少次草书字典,才能达到要求。一般人会受不了的。就算达到,又有谁会对你表示敬佩或赞赏?而保持行草不分,是最轻巧的事了,也可以交代得过去,何乐而不为?这正是草书领域的悲哀。有人会辩解说,草书中特意安排一些行书字,会显得更大气美观。我看这是在护短,甚至是自欺欺人。六,似草非草 草书的另一个软肋,就是似草非草,也就是似是而非。一幅草书,弄不好常会出现若干个难以确认的草字。似甲非甲,似乙非乙。若一定说写错了也难说,若说对,总觉得欠缺点什么。这种似草非草、似是而非的现象,太普遍了。为什么?有各种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有不同程度的不识草,也就是说草书的基本功欠缺。识草要求能明辨草字的结构,对常用字要能顺利地将草变楷,又能将楷变草,做到丝毫不差。只要识草的基本功欠缺,肯定会出现似草非草的现象。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草书没有法定的标准范本。目前有些范本,如草韵辨体、草字汇、草诀歌等不够规范,字也不够用。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有些字过分简化。正规的草书字典,并列着不同草书名家的不同写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些字,草书字典上查不到,或懒得查,就得自创。如果不懂得草书的微妙变化,不懂得草字符的一符多义多用,不懂得草书的某些特殊结构,创出的草字,不但别人不识,恐怕过一会儿自己也不识了。即使不自创,只要随意添减一个点或弯,也会有同样的可悲后果。顺带提一句,有人鼓吹草书作品中多次出现的字,写法不可雷同,要像兰亭序中十多个之字那样各异。殊不知草书可经不起这样的考验和折腾。此举恰恰是在添乱,为似草非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人特意将草字写得上窜下跳,部分上联,部分下接,含混不清,使人不辨,以显示自己草书的高超。这也是似草非草的原因之一,应该算是故意人为的了。七,释草不辍 “释草”指提供草书释文。草书作品参赛,明文规定,必须附有草书释文。草书释文成为评委审评草书作品时的必备工具。解读草书,连评委也要借助于释文,何况一般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释文这根拐棍,草书简直就寸步难行,一钱不值。每提供一幅草书作品,就得同时提供一份释文。正所谓,作品不辍,释草不辍。这种现象,在诗词作品评审时,并不存在。如果诗词作品都要附上字的平仄与韵部,作为拐棍,方能评审,岂不可笑与可哀?释草成为草书作者的沉重负担,真是累得慌。什么时候,草书评委们的识草水平才能提高到不需要草书释文呢?才能让草书作者甩掉释草的包袱,轻松一下呢?只有草书释文可以弃而不用,才能使草书作者信心大增,才能使草书的蓬勃发展,燃起希望。八,草书气脉 评价草书作品的优劣,除了根据章法、笔法、墨法、结构等参数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一看其气脉如何,也就是说要看草书作品的气是否通畅,够不够长?如同围棋一般,气越长,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草书来说,气是指落笔之后,能连续写多少字不断。据此就能判断出草书基本功的高低。高者,能写到墨枯为止。这就牵涉到字与字间的萦带牵丝了。有人主张牵丝要限制,最多两三个字。其实,这样岂不是等于割断了草书的气?可取吗?狂草最好是一气呵成。即使不能一气呵成,也应该意在笔先、笔断意连,保证气的通畅。这正是草书属性的可贵之处。九,草书寂寞 草书的发展顺序,初为章草,后为今草,终为狂草。唐代张旭、怀素狂草的出现,标志着达到了草书的巅峰期。此后草书一直处于寂静状态,再没有掀起过高潮,没有出现过特别有名望的大草书家,令人感觉到草书相对寂寞了。当代比较出名的草书家,首推于右任。他首创了标准草书,意图将草书规范化,做法使人尊敬,不过自发推广得不普遍,还引发了传承编著权的官司。临摹他的标准草书千字文,会感到朴实严谨,缺点是,过于简洁,字形也不够美。其次当推林散之。他的草书,雍容大度,含有颜体风格,被誉为现代草圣。不过这已是他的身后之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建减震隔声板施工方案(3篇)
- 南水北调排水孔施工方案(3篇)
- 甘肃活动策划质量保障方案(3篇)
- 塑料喷泉施工方案(3篇)
- 哈尔滨道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防疫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插花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思想政治题库及答案
- 心协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系列白皮书(2025) 中国移动云智算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白皮书
- 中深层地热综合零碳能源实践
- 2025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K建筑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与实践探索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文化场馆场地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机械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软件行业项目开发进度管理与控制预案
- 纤维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2025年前景走势报告
- T/SHWSHQ 02-2019医院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导则
- 新媒体运营学习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