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doc_第1页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doc_第2页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doc_第3页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你做到了吗?有一位教授,女儿在美国求学多年,可在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期间,突发奇想,休学两年,回国内乐坛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感到不理解,甚至是百般阻挠。可这位教授却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角度出发来处理此事。他认为女儿能半夜起床作曲,说明她有艺术灵感,有艺术创作的冲动,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才是女儿真正的兴趣之所在。作为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内心真爱,才能让孩子用内心引领孩子自觉前行。这样孩子才活的有劲,才能活得充实美好有意义,也才能得到她真正想要的。因此,这位教授不仅没有用管教的方式阻止女儿,而且对女儿的选择给予相对的尊重和理解。事实证明,艺术与科学是可以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这两年,女儿在国内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唱会,录制歌曲专辑,拍音乐电视,还先后两次荣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特别荣誉奖。在我看了这则事例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如此重大的人生选择上,一位父亲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立场出发,感女儿所感,思女儿所思,给予相对尊重和理解,实在是难能可贵。要诀一:假如我是孩子同样是走路问题,有一次王茹和同事小钱相约带孩子到五泉山公园游玩,她们俩个大人在前面走,小钱的女儿活蹦乱跳很快就跑到了前面,而玉子却甩在后面,且越落越远,“玉子,你走得太慢了,快点!”“妈妈,我走不快。”玉子满头大汗说道。“你看姐姐走得那么快,你也可以走快一些!”王茹用管教的口气训道。玉子要比小钱的女儿小三四岁,腿短,步伐小,肯定走得慢,王茹要是能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照顾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自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何必要用管教的方式大呼小叫呢?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为什么许多中国妈妈都在犯这样的错误呢?据我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每个人在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时候都会本能的从自我立场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这完全是人的本能处位,人皆如此。再者,受传统管教孩子的意识影响,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应该以自我为中心。本能加意识,许多中国父母就这么死死地被焊在了本能的处位上,动弹不得。三者,还没有认识到设身处地的重要性。妈妈设身处地从孩子立场出发,自然就会放弃自身的立场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自己的行为为标准,从而给孩子以相对的尊重和理解。再者,妈妈设身处地从孩子立场出发,就会思孩子所思,感孩子所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自觉朝正向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华桑代克说:“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断地下结论,这样才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许多中国妈妈由于都还没有认识到设身处地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想不到要这么去做,也就没有这么做的动力。王茹在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以后,便开始学着凡事尽量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如有一次,玉子与好友小花闹别扭,一个礼拜不说话,心里很难过,就跟妈妈谈起此事,正好爸爸也在跟前,插嘴道:“不说话就不说话,有什么大不了的,小孩子家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玉子的小嘴一下子撅得老高。而王茹则设身处地从玉子的立场考虑,两个人自上小学来经常在一起玩,无话不说,现在小花不理玉子了,她肯定心理很难过,并在想解决办法。于是王茹跟玉子说道:“小花是你的好朋友,现在跟你闹别扭了,不跟你说话了,玉子心里一定很难过。要是换成我也一定很难过。”玉子点了点头。“我相信小花也一定很难过。”王茹,问明了情况,然后又给玉子支招:“只要主动打个招呼,道个歉就可以了。”果然,第二天玉子放学回家时,苹果脸笑得像牡丹花似的。还有一次,玉子写作文,写不出来,在那里直挠头。王茹知道后,便和玉子聊了起来,并构思了几个写作思路。可是第二天,王茹发现,昨天晚上他构思的几个思路,玉子都没有采用,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写的。这让她心里立即感到一丝不快。可转念设身处地从玉子的立场想想,玉子好胜心强,认为只有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这正说明玉子很有个性,有主见,自己应该高兴才是。因此,王茹不仅没有责怪玉子,还夸玉子的这个思路也不错。温馨提示一、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导致中国妈妈普遍不知道设身处地从孩子立场出发的三个深层原因。当心自己被焊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能处位上。二、要认识到设身处地从孩子立场出现的两个重要功能。三、在教子实践中还要注意不断强化这一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要想做得更到位,下一要诀也需要掌握。要诀二: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在台湾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儿子看漫画展。漫画自然是小孩子都喜欢看的,年轻妈妈一边欣赏着,一边不停地给身边的小男孩讲解,这幅漫画画的是什么,那幅漫画画的是什么,而小男孩的注意力显然不在漫画上,却对与展场中与其齐身高的防护栏格外感兴趣,不停地想用手去拉扯。一会又对一位女士跨包侧边挂的小玩偶产生了浓厚兴趣,两只黑亮黑亮的眼睛不停地在小玩偶上打转。这时年轻妈妈有些不高兴了,抱怨小男孩看画不专心,可小男孩还是不停回头张望女士跨包侧边的小玩偶。“妈咪下次再也不带你看漫画了,你都不专心!快来,转过头来看这边!”年轻妈妈用管教的口气威胁及命令道。小男孩的头终于转过去了,可小小个儿,大仰着头看画,实在是辛苦,没一会就吵吵着要回去,“我不要看了!我不要看了!”难道是这个小男孩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喜欢漫画吗?当然不是。其实,这位妈妈只需蹲下来,设身处地高仰着头着漫画,就能感受到孩子的看画的艰难和辛苦,而且只能看到缤纷的颜色,根本看不到漫画中的人物和全貌,自然不感兴趣了。年轻妈妈只要把儿子抱起来,让儿子从大人的角度去看漫画,孩子很快就能自觉看画。可这位年轻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蹲下来。由此可见,设身处地,只是假设自己是孩子还不够,由于妈妈与孩子的身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常常还需要蹲下来,从与孩子一般高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外部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身处地感受孩子的世界,从而对孩子的表现给予相对的尊重和理解,这样自然也就不会用管教的口气斥责孩子了,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让孩子自觉行动。只可惜,这位年轻妈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一次我跟王茹谈到了此事,她深受启发,以后为了更好地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感受世界,在与玉子相处时都尽量蹲下身来。就这么一个举动,王茹发现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原来如此不同。孩子的世界更接近大地,他们更容易观察到的是地面上的花草、小昆虫,小沙粒,而且他们观察世界的时候,更容易看到局部,也看得更加细微。“看看,地上的蚂蚁,在爬。”王茹也连忙蹲下来,跟玉子一起观察蚂蚁搬家。然后,再从孩子的视角,把这一局部放大,唷,蚂蚁的世界还真有意思,它们成群结队,好像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似的。难怪玉子看得这么入迷。哎哟,这还有块骨头,蚂蚁在上面爬来钻去,噢,这就叫蚂蚁啃骨头。那天,王茹和玉子,趴在地上足足观察了一小时的蚂蚁。有一阵子,玉子又对公园里的各色花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王茹在这方面一窍不通,她就网上,从书上翻了许多资料,然后跟玉子趴在地上一起观察,并不断给玉子讲解,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