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分析学生已经认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本课以建立溶解度的概念为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物质的溶解性,为了定量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继而提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然后叙述了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这类理论知识课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因而本节教材的重点注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了解有关概念的知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对学生进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通过探求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如何判断某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若不饱和,你有几种方法使它成为饱和溶液?-(请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饱和溶液才有确定的意义。)引入新课联系实际:吃完饭如何把碗里的油污清洗干净?-(请学生回答)演示实验 1、2g氯化钠和2g熟石灰分别放入10ml水中。2、等量的碘分别放入10ml水和10ml酒精中。提问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学生观察后小结)投影不同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讲解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碘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物质的溶解性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提问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和物质的内部因素有关,此外还受什么外界因素的影响呢?如何增大蔗糖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性?增加蔗糖的量 搅拌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演示实验(创设疑难情境)在两支试管分别放入2g硝酸钠和食盐晶体,再分别加入10ml水,振荡,观察它们全部都溶于水。提问(提出疑难问题)如何比较硝酸钠和食盐这两种易溶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教师点拨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它们的溶解性的大小吗?如果都用同样的一杯水,能判断吗?怎么判断?水温不同时又怎么样呢?一个人跑步的快与慢是定性描述跑步速度的大小,如何准确知道两个跑得快的人的跑步速度呢?(学生讨论)“在气温、海拔高度、跑步距离一定(如一百米跑时,用尽全力去跑的情况下,跑完全程所需时间多少”就可以准确比较快慢程度。结论要对一些外界因素作出规定,定量比较两种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学生实验(设计探究实验)如何定量比较硝酸钠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实验观察求证)教师可以通过暗示、鼓励等对学生进行从旁指导。讨论(集体讨论分析)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各种方法,有驳斥的观点,有赞同的观点,集思广益,异中求同。结论定量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需要对温度、溶剂的量或溶质的量、溶液的状态作出规定。讨论(引导归纳总结)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各种实验探究过程和认识的可行性、科学性、简便性和快捷性,找出肯定性例子所含有的本质特点,由学生总结出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大小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的定义。板书一、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投影溶解度的定义(阅读课本,划出四要素)讲解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做的一种人为规定后形成的概念。举例例如,在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练习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概念的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通过振荡和搅拌,可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20时,在100g水里溶解了5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5g。 60时,1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蔗糖的溶解度是20度。 30时,每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4g,所以3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4g。讲解在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数值越大,越易溶解,其溶解性越强,溶解性的强弱可用溶解度划分。板书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学生阅读课本、电脑投影)(略)典型习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B. 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 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D. 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纯净、透明的纯净物了。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1)碘酒(2)稀盐酸(3)乙醇溶液3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B 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C 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也不变。D 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加。4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5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之处:A.通过振荡和搅拌,可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将31.6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其溶解度为31.6g 。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D.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里溶解了硝酸钾,其溶解度为24g 。S/gt/。C0204060AB下图中,、曲线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溶质的溶液(两溶液均为),且杯底都有少量该溶质的固体,若让其冷却至时,则溶液中,增多、减少。 溶液中,、都减少。溶液中减少,杯底固体减少。 溶液中增多,杯底固体增多。7、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VmL,其密度为a g/cm3,含溶质m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8、用30g氯化钠能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6%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