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doc_第1页
三打白骨精.doc_第2页
三打白骨精.doc_第3页
三打白骨精.doc_第4页
三打白骨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打白骨精教学案课 题三打白骨精课 型新授案 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妖、斋、蛤、蟆、咒、瞒”6个生字,认识“拎、箍、癞”,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故事情节中“一变”“一打”“一责”,能初步理解情节描写中的矛盾冲突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4.把原著中的精彩内容融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情节中“一变”“一打”“一责”,并能初步理解情节描写中的矛盾冲突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课前准备提前布置阅读名著西游记,重点阅读有关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激趣导入,介绍小说三要素。1.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I(板书:小说)2.指名说说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熟悉的人物。(板书:人物)3.相机引出情节和环境(板书:情节、环境),从而明确小说三要素。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质疑将课题补全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5.明确:课文是小说中的一个小故事,我们要从分析三要素入手来学习。1.说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回忆西游记中人物,简要说说人物特点。3.读完课题质疑,谁三打白骨精?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明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再次齐读课题。本课是节选自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故事,由四大名著导入新课,相机介绍小说三要素的知识,既能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又点出学习本课的关键方法,也激发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兴趣。二、教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妖精拎着斋饭癞蛤蟆瞒不过金箍棒紧箍咒2.谁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难懂难写的生字?3.谁能联系课文内容选用其中几个词说上几句话。4.出示第二组词语,齐读: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 不胜欢喜长生不老 火眼金睛金箍棒5.用上这些词语简要说说故事主要内容。6.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断。7.在四人小组内选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1.认读词语。2.结合已有经验,交流识字方法。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说话。4.齐读词语,运用这些词语说出故事主要内容。5.浏览课文,找出具体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断并交流。6.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本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教学生字词,引导寻找识字方法;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词语串连课文内容、浏览后找出主要情节、朗读喜欢的片段,形式多样,训练比较实在。三、研究环境1.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先看看故事发生的环境。2.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3.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峰岩重叠。”齐读,说说你的感受。4.出示原著相应片段,朗读后再说说有什么感受。“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千峰巍列日光寒!”1.默读课文,圈画语句。2.齐读,交流感受。3.比较读,谈感受,从而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和环境的险恶。本环节除检查学生对小说三要素之“环境”的理解掌握情况,相机补充原著生动具体的环境描写,对比朗读,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四、探讨情节起因部分1.过渡:穷山恶水必有可恶的妖怪。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让我们就走进故事的情节。2.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上记号。3.组织交流。4.讨论起因部分。指名读课文中描写起因的句子。出示:“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指导读好“自言自语”“不胜欢喜”,注意音量和语气。理解“不胜欢喜”的“胜”。观看白骨精自言自语、不胜欢喜的动画片断。指名读,齐读。1.默读课文,找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做标记,交流。2.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自言自语”“不胜欢喜”的样子,感悟白骨精的特点。让学生找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其实重在启发学生故事的线索是围绕“打”展开的。学习起因部分,重点指导学生扣住“自言自语”“不胜欢喜”体会白骨精急于吃到唐僧肉的贪婪心理,让学生明确白骨精的贪婪阴险正是孙悟空要“打”的原因。五、探讨情节学习“一变”“一打”“一责”一、学习“一变”1.过渡:妖精接下来采取了什么行动呢?2.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再用一个字概括。3.出示句子,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姑呢? 指名说说怎样描写村姑美貌的。4.出示原著对应句子:“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齐读。体会吴承恩这样写的巧妙。相机引读:那眉毛妙在那眼睛妙在那身材妙在那音色妙在5.启发思考:单看这变的长相,就觉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计”,还妙在哪?(美人计,长相美,心灵美,还提着斋饭)6.联系原著对村姑“美貌”的具体描写,再读课文片断,体会美下藏的恶。二、学习“一打”1.过渡:这妖精“用心良苦”,计策巧妙,有没有得逞呢?2.指名读描写孙悟空识破白骨精诡计的句子。说说感受。3.指名读描写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句子,再说说感受。相机引读:第一次打的结果(“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三、学习“一责”1.过渡: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吓跑了妖精,救了师父,然而,唐僧却2.指名读读唐僧的话,说说唐僧责怪悟空的原因。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第一次出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默读课文,找出句子:“它正要上前,见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概括成一个字“变”。2.读句子,谈感受(美貌)3.读原文,体会文字的美妙和作者的巧妙构思。4.扣住“美貌” “拎着斋饭”和“特地”从外表与内心两个方面思考。 5.读文、体会。6.读文,说感受。(孙悟空金眼金睛)7.读文,提炼关键词“劈脸一棒”,说说感受。8.回答:责怪悟空。9.回答。(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精,妖精又留下假尸首,引起误会。)10.学生简单谈谈对人物的初步印象,不求深刻全面。此处把原著中描写村姑美貌的段落融入课堂,加深学生的理解感受,又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此处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从“拎着斋饭”“特地”去感受白骨精的奸诈,从“径直”去感受她的目的。此处暂不要求学生作深入探讨,宜由浅入深地学习体会。板书设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环境 词语 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 词语 作业设计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作恶(w)喝道(h h) 重叠(zhng chng)行凶(xng hng) 脊梁(j j) 蒙骗(mng mng)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险峻( )推辞( )责怪( )蒙骗( )3.组词。僧()杖()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