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docx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docx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docx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docx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乌拉特前旗第四中学 张艳清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感受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品味富有特色的语句。 3、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华的民俗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品味富有特色的语句。 2、 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华的民俗文化。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谜语导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址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将文章分成三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喜欢的理由。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 (五)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在2005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忽然有“可靠消息”(人民日报)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出示课件:“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学生交流小结: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的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再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板书:珍视传统文化)最后,我要送大家二句话:“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沉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最后,我要送大家二句话: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汪曾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