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1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2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3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4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四套)目录: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一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B卷二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C卷三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卷四- 1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A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看拼音,写词语。hn koqn minjin ymn lnku w_jn ynxin ynk jibo qinz rn_2. 加下划线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 .晶莹 吟诵B .阻挠 饶命C .蕴藏 神韵D .考虑 忙碌3. 按要求写句子。 1. (1)王老师对我说:“你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改为转述句)2.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3. (3)加关联词,讲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我爱我的父亲。我不知道他对我为什么这么严厉。4. (4)仿写:月是黑夜的眼,帆是大海的眼,露是花朵的眼。_的眼,_的眼,_的眼。5. (5)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6. (6)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修改病句)4.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_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_“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桑那站在门口想。_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_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_5. 照样子,写词语缝缝补补 _行色匆匆_6. 按要求写句子。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成反问句)_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改为拟人句)_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微笑掩不住她极度的疲劳。(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_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如曹文轩的根鸟、斯比丽的小海蒂等。B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C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建了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D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8. 把山中访友中的这几句话排序,正确的是(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A .B .C .D .9. “满室芝兰尽秀色 ,盈门桃李笑春风”最适合张贴这副对联应是( )A .农村B .种花或卖花C .教师D .机关干部10. 我会默写 1. (1)我劝天公重抖擞,_。2. (2)_,永不能忘。3. (3)_,不尽长江为你悲伤。4. (4)黄色的花_,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5. (5)为蛇足者,_。6. (6)_,须继承。长与幼,_。11. 学习了对子歌二首,请你写出相对应的词语。天_ 春_赤日_ 暮鼓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棉袄与玫瑰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冬天的一个傍晚,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还有”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1.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语。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_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_2. (2)将划线字换一个字,意思不变。“给老人置件棉衣”。“置”可以换成_“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赶”可以换成_“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缀”可以换成_3. (3)说说下面两段话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_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_从划线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约翰一家的生活_,这一点,从后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出来,如_等。4. (4)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5. (5)棉袄对于两个清贫的家庭来说都很重要,那么你认为玫瑰对他们有什么作用?6. (6)题目棉袄与玫瑰有什么含义呢?7. (7)人与人之间的“爱”是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的。你经历过这种感人至深的情节吗?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_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1. (1)“你并不比我强”,请在文中找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话。这两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2. (2)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3. (3)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这两次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神态特点?4. (4)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_后悔莫及 乐极生悲 视死如归5. (5)这则寓言说明了_取得胜利后,不能盲目骄傲,否则定会受挫折。狮子虽然庞大,却没有真本领。是否有真本领,不看个子大小。6. (6)给文章加个标题并写到文前的横线上。三、写作(30分)15. 题目:_的我。要求: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倔强的我,爱看课外书的我等。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介绍自己的特点。作文中不出现自己的名字。400字以上。 第 10 页 / 共 34 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B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读拼音,写词语。dng jingwn ynwn jiz y li zu_yo hech rgui qiogung mo w yn_2. 根据要求完成各题。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wn l,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o m,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瀑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1.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wn lo m_嗅到_短暂2.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 我能将词语补充完整。左_右_ _安席 行色_高_深_ _大物 狂风_落_出 _折_回 _乐道4.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精致、秀丽的苏州园林使游客们流连忘返 , 乐不思归。B .小宝宝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肉嘟嘟的,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C .通过警察叔叔的调查,这件案子终于水落石出了。D .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津津乐道那次国庆典礼的盛大场面。5.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 (1)一夜的工作记叙了作者何其芳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周总理_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_和_,抒发了对周总理的_。2. (2)穷人一文赞美了_的美好情感。本文的作者是俄国的_,其代表作有_等。3. (3)白桦林的低语一文赞美了林业工人_。4. (4)古往今来,许多圣人先贤都拥有高尚的品质,且言行一致。“圣人”孔子曰:“_,仁者不忧,_。”;“亚圣”孟子的:“_,达则兼善天下”也成为一段佳话;足智多谋的一代名相诸葛亮用“_,_”诠释了自己一生的为公精神。6. 改写句子。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写句子)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间接接引语陈述句)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迅速地向前走。(修改病句)7.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_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_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_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_8. 积累与运用。1. (1)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_,_,_沉入了深渊。人们_,_沉入大海。2. (2)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_,_,_,使人叹为观止。3. (3)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_。_,_,_,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4.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这本书中的名言是:_5. (5)上半学期我们又结识了不少人物,有_的郑成功;有_的廉颇;有_的鲁滨逊;还有_的霍金。你最欣赏的人物是_,因为_。9. 按要求写句子。1. (1)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哪里吃得上中午饭?(改为陈述句)2. (2)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改为转述句)3.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10. 与“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字典是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呢?B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C .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D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11. 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语气进行阻止?二、阅读理解(30分)12. 重温课文经典,完成练习。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 (1)解释划线的字。其人弗能应也。 弗:_ 应:_誉之曰 誉:_ 曰:_2.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_。这句应读出_的语气。3.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13. 我读书,我积累。请用一段话(60字左右)向大家推荐你最近读的一本书。三、写作(30分)15.习作: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 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我有的只是自责。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1. (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 (2)第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3. (3)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4. (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请你列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第 19 页 / 共 34 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C卷三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看拼音,写词语qn minzhn zho yu_ku wjn mh i_2.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规范、写美观。mng lng_的月色、明媚的阳光,jng yng_的露珠、qio l_的小花,chn chn_的小溪、du qio_的山峰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n c_,让我们拥抱并爱护大自然吧!3. 下列题目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过零丁洋 文天祥B .苏武牧羊 蒋荫堂C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D .和时间赛跑 朱自清4. 根据要求写词语。形容担心、害怕的四字词语_、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形容思考的四字词语_、_5. 给下面的词语连线,将它们恰当地搭配起来。陈设_汹涌 忐忑不安地_说 工作_简单 小心翼翼地_走 海浪_荡漾 怒气冲冲地_想 波光_劳苦 坚定不移地_搬6.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一样的是( )A .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B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C .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D .如果说向她飞来的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已经变成一缕袅袅青烟。7. 句子游乐场。1.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改为反问句:_。改为双重否定句:_。2. (2)饺子_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用上恰当的比喻,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3. (3)妈妈对我和弟弟说:“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改为转述句)4. (4)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5. (5)我每天晚上都要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8. 积累与运用。1. (1)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_,_,_沉入了深渊。人们_,_沉入大海。2. (2)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_,_,_,使人叹为观止。3. (3)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_。_,_,_,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4.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这本书中的名言是:_5. (5)上半学期我们又结识了不少人物,有_的郑成功;有_的廉颇;有_的鲁滨逊;还有_的霍金。你最欣赏的人物是_,因为_。9. “满室芝兰尽秀色 ,盈门桃李笑春风”最适合张贴这副对联应是( )A .农村B .种花或卖花C .教师D .机关干部10. 我会默写 1. (1)我劝天公重抖擞,_。2. (2)_,永不能忘。3. (3)_,不尽长江为你悲伤。4. (4)黄色的花_,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5. (5)为蛇足者,_。6. (6)_,须继承。长与幼,_。11. 关于窗边的小豆豆有下列说法,判断是否正确1. (1)巴学园整个学校只有四十名学生。2. (2)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3. (3)巴学园最后被数枚燃烧弹烧毁了。4. (4)大冒险中小豆豆和泰明有个约定,那就是去温泉旅行。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文明的学校,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业成绩好。但是南开学校考试难,课业重,学费也很贵。 当时周恩来跟着伯母过日子,全家靠伯父给人家做工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简朴,他常常带一小罐酱当菜吃;学校要求学生衣着干净、整齐,而周恩来只有一件蓝布长衫,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有关历史的书,所以作文写的非常出色,全校作文会考,周恩来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对他都十分敬重,老师们也赞叹不已。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全体教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地讨论,一致要求免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1.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唯一:_。品学兼优:_。2. (2)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3. (3)在文中找出周恩来学习勤奋刻苦的句子。_4. (4)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5. (5)短文介绍了周恩来成为南开学校_的原因。短文赞扬了周恩来_的精神。13. 我知道。草原一文作者_,(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_、_。原名_,字_, _族人。代表作有著名的长篇小说_,话剧_、西望长安、_、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_。三、写作(30分)15. 妙笔生花。(任选一题,请另附纸)(一)婴儿的第一句话语,新学会的一首歌,或是刚学会的技艺这一个个发现,简直比发现一个金矿还叫人快乐,因为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发现了新的乐趣请你以“发现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篇幅在500字左右。(二)每一天都有许多个一瞬间,这一瞬间发生的事让我们难以忘记。记下这一瞬间,能让我们的爱尽情抒发。如果你能清楚地写下那一刻发生的事,并真实地记录你当时的感受,那一定会感动许多人。请以“那精彩的一瞬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第 26 页 / 共 34 页 翼教版六年级摸底上学期小学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卷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开卷有益,文中有情 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_(qn b n x),这是思念的愁苦;_(bo jng fng shung)的老人对海鸥悉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_(y xu b sh)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_(jn jn l do)的故事。2. 请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_几乎喷香树杈整宿_娘儿俩落毛病舍己为人燕山3.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勤勉(min) 调节(dio) 着迷(zho) 恩赐(c)B .清脆(cu) 竭力(ji) 荡漾(yng) 蕴含(yn)C .奥秘(b) 掀起(xin) 骏马(jn) 岔道(c)D .抚养(f) 魁梧(ku) 强制(qing) 泥浆(jing)4. 我能用“然”来组词,分别填写在下面句子中。山上的野物_更是“野”性十足了。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_接受了任务。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_如旧。5. 照样子,写词语缝缝补补 _行色匆匆_6.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1)有些东西一旦失去,_。2. (2)_,但不可能完全正确。3. (3)海浪犹如_。7. 下列修辞手法全对的一项是( )比喻;反问;设问;拟人(一)桃花笑眯眯地欢迎游客。(二)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显然不对。(三)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好些地方都淡得看不出线条和色彩来了(四)童年的歌声难道不像那山间淙淙的小溪吗?A .B .C .D .8. 积累与运用。 1. (1)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_,何人不起故园情”!2. (2)爱国是一种情怀,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3. (3)有所期诺,_;有所期约,_。袁氏世范4. (4)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9.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原句相符1. (1)造物无言却有情,虫声新透绿窗纱。2.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老子)3.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10. 我会默写 1. (1)我劝天公重抖擞,_。2. (2)_,永不能忘。3. (3)_,不尽长江为你悲伤。4. (4)黄色的花_,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5. (5)为蛇足者,_。6. (6)_,须继承。长与幼,_。11. 学习了对子歌二首,请你写出相对应的词语。天_ 春_赤日_ 暮鼓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棉袄与玫瑰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冬天的一个傍晚,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