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际应用《中庸》.docx_第1页
怎样实际应用《中庸》.docx_第2页
怎样实际应用《中庸》.docx_第3页
怎样实际应用《中庸》.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庸现代文精华版中庸:熄灭喜怒感情影响、理性守道遵规也。个人集体国家要求他人对他们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便使个人集体国家社会满意而不生气怨恨。这些规章制度要求,对他人来说,就是道。个人遵此,就是中庸守道,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就不会生气使坏而自己也不会受罚得灾难。1.天命,谓之性情,人人皆相同,率性情之谓道,学道之不同,言行就不同,贫富就不同。中庸熄情理性遵规,不可须臾离也;可离,灾祸立至也。善者,中庸熄情理性遵规,顺忍不气害人,自己便不得灾难;恶者不中庸熄情理性遵规,逆恨任性违规,气人害人,自己便会得灾难。2.只要损人害人,就会得祸,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3.熄灭喜怒哀乐之感情对言行的影响,做事说话就会不情绪化,就会合乎人之要求、礼貌理性遵规不害人,而自己就会无灾,此谓之中;控制喜怒哀乐之感情影响而使言行不暴怒无礼,不让感情使自己失去理性,而自己就会平安无灾,谓之和。中也者,人之大本也,和也者,人之达道也。人致中和,权位可得焉,富裕育焉,大富大贵必得也。4.仲尼曰:君子中庸熄情理性遵规、依福祸道理立意说话做事,小人不中庸熄情理性遵规、依喜恨情绪立意说话做事。君子之所以守此道也,君子知善福恶祸之因果规律是客观不变的;小人之不守此道也,小人而无忌怕贫贱困难灾祸之后果也。5.子曰:舜其真是大智之人,舜好请教及好察言观色而顺人意也,隐人恶而扬人善。执此两点,无恶有善於民,其斯以为舜乎!6子路问孔子怎样做才能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真正的强呢?还是表面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中庸熄情理性遵章守规顺忍道理无害对待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真正的强,这样能让自己生活富贵平安。至於生气发怒斗狠使坏害人,死也不后悔,这是表面之强。要知道,只有富贵才能让人真正折服,好勇斗狠的人安能富贵。7.子曰:正道本身不远离任何人,人为避灾而远离他人,那就不是什么正道了,应该以中庸熄情理性遵规守善无恶于人而积极相处。8.言顾行,行顾言,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才是君子所为的目标!9.君子按其地位身份而行,不愿做份外之事。富贵就做富贵人的善事情;贫贱就干贫贱之人的善事情。君子在任何位置都可中庸熄情理性遵规行善断恶而得富贵平安。10.上不怨天,下不怨人,顺境有权势就积极发挥聪明才能,逆境无名无份就隐藏才能安于平庸。故君子于逆境无名无份就安心下位以俟命而得安稳,但小人遇逆境无名无份而逞能行险以侥幸却得恩将仇报之灾难。要明白,地位需长久地对社会整体断恶积善挣功劳才能获得,挣得地位后,才有资格发号施令而行驶才能、才能做贡献立功而挣得大富贵。否则,不在其位,发号施令,上下左右皆怨恨使坏,自己必得灾祸。11.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改变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行意有没有做好,功夫功劳够不够,所想所言行是否与自己的地位身份相匹配、是否合乎周围之人和集体的要求。12.君子实行遵规顺忍无害的善福恶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周围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容易的事情开始。13.鲁哀公问当官执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政策,都记载在竹简和木牍上面。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政策就能实行,他们死了,他们的政策也就灭亡了。不同的人当官,因其思想不同,政策就会不同,就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及国家强弱。这道理就好像土地的肥力不同,长在其上的树木茂盛程度就不一样;人的正确思想多少水平不一样,生活贫富强弱就不一样。14.为政在人,选人以德才,学德才习正道,修正道以仁。仁者,遵规理性礼貌及善福恶祸之规律也。善,善待亲近之人为大。义者,合乎事宜也,学贤为大。待人正道有亲疏之别,尊贤正道有等级之别,此乃礼节所生也。15.天下之正道有五,能行之者需三种内在素质。五大道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准则: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能执行此五者关系准则,就算达道也。知识、勇气、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三者内在的德行,就算达德也;当三德用于言行意愿,五道就会做得好。16.对于遵规顺忍、礼貌理性不违规不逆害而得福灭祸的自然规律来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不管怎样知之,福将来,祸将灭,功用一也。或为安而行之,或为利而行之,或强迫其而行之,只要成功,得福去祸的结果一也。17.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善,知贫贱之耻近乎勇。18.凡事提前思考学习其法则会成功,不学其正确知识则不会得所愿;话说得好,事办得好,都是多年学习经书圣贤的实践结果,并非偶然也。19.广博地学习圣贤书,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方法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20.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明白道理,即使再贫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富贵。21.只有至诚恳切地想搞好与人关系的人,才能了解明白自己的本性,能了解明白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扬长避短的得福去祸的细节;能尽知得福去祸的细节,就可以了解明白福祸的源泉产生于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能知福祸的源泉,就可以近仁人远小人而得福灭祸了。知此,其伟大程度可比上天大地。22.诚者,恒心也,成事之因;不诚,不信不坚持也,一事无成。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不但是了解自己的本性,还要了解所求之人事的本性及规律,这样就能做到离生祸之人,近生福之人。23.君子学习社会科学、追求把话说好、把事办好。虽然水平很高,但还是要坚持规矩,做自己的本份。如:居上不骄、不越权限,为下不违背上面的规章要求,不说份外话、不做份外事情、不让人生气使坏而自己得祸等等。组织集体有需,人喜欢,其言足以兴业,组织集体无需,人厌恨,其默足以保己安稳。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就是明哲保身,其意就是有才能之人,要懂实际规矩,人们需要自己施展才能,拥护而给予权力待遇,就发挥才能以报效人们的信赖和待遇;如人们不需要,不拥护不给予权力待遇,自己就不要逞能而偏离人意违规、惹人生气使坏而自己得灾难。24.子曰:愚人而喜好逞能,贱人而不好请示;生乎今之世,喜古之道,如此者,祸及其身也。25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恶斗。小的德行,若川流不息,就会得福无量;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相传不断,得福无穷无尽。这就是作善得福之所以伟大的道理。26.君子与人相处之道,保持一定距离以不生矛盾,平常而礼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