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2.doc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doc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黄源小学 李云燕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3、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出示图片:2、师:上课开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地震中的父亲和母亲。这位母亲看着废墟中的孩子,束手无策;这位父亲抱着孩子的遗体嚎啕大哭;这位父亲跪在废墟上痛哭流涕;这位母亲面对女儿的遗体悲痛欲绝;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序号,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画面及词语:洛杉矶 昔日 废墟 挖掘 阿曼达 瓦砾 (2)借助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994年,( )发生大地震,( )冒着危险,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 )小时的( ),终于在( )底下救出儿子( )和他的同学。三、研读课文1、读过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了不起)2、默读课文2-12自然段,把描写父亲了不起的语句用划出来,想一想作者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3、交流感受:(1)、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这句话描写的是父亲的动作和外貌。(名读说体会带着体会读一读)B、对比读,体会父亲的决不放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来阻挡他。(带着体会读) 多么感人的画面啊,会读书的同学兴许还能把这样感人的语句读成一首诗呢。C、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是如何变成现在这幅模样的呢?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父亲是怎样在废墟上挖掘的?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 24小时过去了, 36小时过去了, D、就这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E、“没人再来阻挡他”,从这个“再”字,你看出了什么?(有很多人曾来阻挡他)(2)、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A、 父亲在挖的时候,都有哪些人来阻挡他?(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B、 分组朗读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C、 面对别人的阻挡,父亲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语言描写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动作描写埋头接着挖)你能体会到父亲此时的心情吗?带着这样的体会,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焦急、无助、无奈、难过、绝望)D、过渡:此刻,还没有找到儿子的父亲心中充满着绝望与无助,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埋头继续挖。那其他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也像父亲这样?F、对比这位父亲和其他父母。(板书:坚定信念)G、引读: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当别人都已放弃的时候,他还在坚持,当别人劝他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于是他埋头继续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E、过渡:别的父母都是哭喊过后就走开了,只有这位父亲留下来不停地挖,为什么他会坚信儿子在等着他?(3)心理描写:“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读完这部分你有什么感受?B、如果你是阿曼达,你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 C、“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板书:信守诺言)4、师: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啊,为了实现对儿子的承诺,父亲信守诺言,坚定信念,决不放弃,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父亲对儿子的爱板书:爱子情深)5、引读: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为了恪守诺言,他奋力挖掘,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5、过渡: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那么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母爱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巨大的力量,创造伟大的奇迹呢?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就有一位感人的母亲。四、升华情感1、出示图片2、师: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当他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时,手指触碰到了一张稚嫩的小脸,于是他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