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乡愁》.doc_第1页
九年级下册《乡愁》.doc_第2页
九年级下册《乡愁》.doc_第3页
九年级下册《乡愁》.doc_第4页
九年级下册《乡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 愁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教学重点】在品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教学难点】仿写诗歌。【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于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教学过程】一、 导入设计 1、如何读好一首诗呢?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诗中的意象2、“乡愁”诗词大会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你知道多少?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二、 进入课文1、 作者介绍:(1)、余光中是我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现任台湾地区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1928年10月21出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5月全家迁居台湾,1971年因思乡心切,用了20分钟写下此诗。(3)、余光中1956年结婚,1958年去美学习,1964去美授课、1966年返台。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2背景介绍: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游子,都是身在台湾,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如泣如诉、充满忧伤之情的乡愁。三、整体感知 读乡愁1、美美地听(注意语速、节奏、强弱以及字音) 2、读音强调(小贴士1幻灯片)这【zh】【zhi】 那【n】 【ni】 【n】(一)分节讲解 自由诵读 小组朗读 【一节】 1、(幻灯片7)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背景促学(小贴士2:幻灯片)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便做了流亡的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的取信的地方,我每天去看两次,排着长队,怀着紧张的心情,寻找母亲那熟悉的字迹要多少次失望后才能收到一封信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烂背于心小小的邮票有一个圆圆的邮戳,小圆圈内的城市呀,那里有我的母亲,有我的家! 3、抽读听朗诵再抽读【二节】1、(幻灯片8)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2、背景促学(小贴士3:幻灯片)美国的冬夜如此凄冷,寒风无情的撞击窗户我紧纂着那张回程的船票,盼望着归期的来我的家乡,我那朝思暮想的新娘,你睡了吗?你是否和我一样在回味我们两小无猜的童年时光?闭上眼,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脑中浮现临行前,你帮我整理行装,把每一件衣服都看了又看,生怕扣掉了,开了线!就让我把对你的思念留在这一张小小的船票上吧! 3、抽读听朗诵再抽读【三节】1、(幻灯片9)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2、背景促学(小贴士4:幻灯片)我急急地赶回来,却还是晚了 ,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母亲哪, 是你,拉着我的小手逃过了南京大屠杀,躲过了重庆的大轰炸而如今,一方小小的坟墓,阴阳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泥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母亲的慈魂呀,你是否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了那个江南的小镇? 3、抽读听朗诵再抽读【四节】1、(幻灯片10)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背景促学(小贴士5:幻灯片)人过中年以后,落叶归根的愿望更加强烈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入梦来,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乡愁难谴翻开中国地图,神游太湖,看看蒋山青,秦淮碧,想想昔年那里美丽的表妹可这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还薄,可就是涉不过去,涉不过去呀! 3、抽读听朗诵再抽读(二)展示朗读 配乐朗读 (乡愁四韵)四、品读乡愁1、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诗人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心头?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2、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托物寄情: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3、在四个人生阶段,作者又因什么而愁? 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家 愁:生离之愁(少年清愁 夫妻离愁 ) 死别之愁(丧母哀愁)-个人思乡之情国 愁:思归浓愁-普遍的家国之情4、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五、赏乡愁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这头 那头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 船票 这头 那头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的 坟墓 外头 里头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的 海峡 这头 那头时间美 量词美 叠词美 意象美 距离美结构美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示范: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1、时间美 这是本诗的线索,它代表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诗人的一生。 时间在变,乡愁越浓,转眼间,诗人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不仅长大了,而且还娶了个温柔贤惠的女孩做妻子,但是就在她新婚不久,为了学习和事业,他不得不再次坐船到国外。按理说乡愁仅仅是一张邮票,但他说乡愁还是一张船票,为什么? 他思念的人仅仅是母亲吗? (读第二小节) 诗人思念何止是母亲,妻子,还有他离开了22年的大陆(故土)啊。2、量词美 体现在:用词准确,又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3、叠词美 叠词的美,体现在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让我们读起来更加委婉,感情则更加浓郁,读起来如怨如诉。4、意象美 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这些词语表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诗人将这些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是自己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 【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用具体的意象来代表抽象的情感,化抽象为形象的写作手法。5、距离美 方位词的美:在于诗人给我们创造了空间的距离,反复的出现也给诗歌营造出一种琅琅上口的韵律。6、结构美 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逐层递进。 明确:虽然四个小节的字数相同、结构相似,但内在情感是不同的,从母子之情到夫妻之情,再到永无相见之日的母子死别之情,最后上升到游子对大陆的思念之情,从个人的故乡之思升华到普遍的家国之情,感情在逐层推进,就像小河最后汇入浩瀚的海洋。六、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幻灯片13) 1、先听朗读 2、全体齐读(乡愁四韵)七、拓展迁移,感受诗歌的创造美1、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试以“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2、朗读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八、板书总结 情感归纳:母子离愁夫妻离愁生死别愁故乡离愁 亲情爱情忧国爱国之情(逐层推进)十一、结束语(幻灯片16) 乡愁是一首哀婉的诗,乡愁是一幅凄美的画,乡愁是每位远行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牵挂,我觉得我很骄傲,因为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诗的国度。 最后,谢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这份美丽的乡愁,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愉快。十二、教学反思课堂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