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 姓名:_班级:_学习目标: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电讯业的兴起。3、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课 时:1课时导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831年,_科学家_通过实验发现了_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被后人尊为_,根据这一原理,1866年,_工程师_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1870年,_又发明了可实用的电动机,使_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_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以_作为人生理想,名言是_,发明了_、_、_、_,被称为“_”。 随着_、_,人类由_进入_。利用_的特点,人们发明了有线电通讯工具。1837年,_发明了有线电报,发明了国际公认的_,第一份长途电报的内容是_。1876年,_发明了有线电话,巴西皇帝试打后说:_。1887年,_科学家_在实验中发明了_,这一发现,使_的发明成为可能。1895年,_发明了_。课前导学: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标志是什么?a、政治上:b、科技:c、市场d、资金: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哪些品质?3、有线电通讯和无线电通讯的发明有何重大意义?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发明创造者:成果质量:开展的范围:部门: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是( )a、化学工业的建立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c、新交通工具的创新d、电力的广泛应用2、1909年,一位35岁的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他是( ) a、马可尼b、贝尔c、西门子d、赫兹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 ) a、动力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4、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 )a、西门子的发明b、爱迪生的发明c、卡尔、本茨的发明d、莱特兄弟的发明课外练习:单项选择题:1、为发电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电学家是( ) a、法拉第b、爱迪生c、马可尼d、戴姆勒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报、电话的发明和使用4、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a、格拉姆发明可以实用的电动机b、电力的广泛应用c、西门子发明可以实用的发电机d、爱迪生发明电灯泡5、近代科技史上为“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达尔文c、法拉第d、爱迪生6、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新的通讯手段是( ) a、邮政b、电报c、手机d、互联网7、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a、煤炭b、石油c、电力d、原子能8、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人间资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b、西门子c、爱迪生d、卡尔本茨9、下列是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蒸汽电力b、水力电力蒸汽c、蒸汔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10、端午节到了,在城市里读书的小英打电话给农村的奶奶,希望奶奶注意身体。小英这一活动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科技发明有关( ) a、爱迪生b、卡尔本茨c、西门子d、贝尔11、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中的( ) a、雷达技术b、无线电技术c、声呐技术d、通讯卫星技术12、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贝尔13、1909年,一位35岁的科学家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这位科学家是( ) a、马可尼b、贝尔c、西门子d、赫兹14、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社会带入( ) a、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b、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c、蒸汽时代和自动化时代d、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多项选择题:15、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集中表现在( ) a、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蒸汽机和新交通工具的改良16、以下科学家中,哪些人的发明使人类的通讯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a、莫尔斯b、贝尔c、马可尼d、爱迪生五、课反反思: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九年级 备课人:肖显设审核人:九年级文综组 时间:2012年11月 序号:20姓名:_班级:_学习目标:1、汽车和飞机的问世。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比较。课 时:1课时导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内燃机是以_而产生动力的机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_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90年代_研制成功,1876年_制造出第一台以_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80年代_研制出以_为燃料的内燃机,适应做_的发动机,1897年,_发明了_,适应做_的发动机。1885年,_研制了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90年代,_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1913年,_发明了_,大批量生产汽车,福特成为著名的_。19世纪50年代初,_发明了以_为动力的飞艇。19世纪80年代后期,_开始应用于飞艇,1903年,_发明了飞机。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有一位杰出的飞行家是_。课堂导学:1、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有何影响?2、同火车和汽艇相比,汽车和飞机有哪些优势?3、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何特点?4、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历史,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5、完成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部门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对中国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阵列的展品包括( )a、铁路设备、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多选题2、下列当今社会生产中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 a、打电话拜年b、乘公共汽车上班c、用电脑办公d、坐飞机旅游课外练习: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发明的广泛使用,使石油工业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 a、电动机b、发电机c、内燃机d、蒸汽机2、当汽车已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轮子上行走如风的快乐时,我们不应忘记的汽车发明者是( ) a、哥白尼b、富尔敦c、卡尔本d、史蒂芬孙3、下列我们正在享受的科技成果中,全部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是( ) a、火车、汽车b、火车、轮船c、电脑、电报d、电灯、电话4、现实生活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奔驰”是为了纪念下列历史人物中的( ) a、莱特兄弟b、法拉第c、西门子d、卡尔本茨5、19世纪80年代,导致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的科技发明是( ) a、发电机制造成功b、蒸汽机车和轮船制造成功c、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d、电力机车制造和运行6、追根溯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b、史蒂芬孙c、莱特兄弟d、爱迪生7、继往开来。火车机车在“电气时代”中有了新的动力机器,它们是( ) 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a、b、c、d、8、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共同之处是( ) a、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9、在一部反映1870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可以出现的( ) a、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b、电灯泡c、有线电报d、飞机10、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 )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11、一个反映十九世纪晚期美国人民生活的剧本准备了四个场影,其中错误的是( ) a、坐汽车上班b、乘飞机旅游c、打电话聊天d、在电灯下看书12、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 a、b、c、d、13、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根本动力是( ) 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三大宗教出现d、第二次工业革命多项选择题:14、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下列哪几项属于内燃机发明带来的影响( ) a、汽车、飞机试制成功b、使无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成为可能c、有轨电车的创制d、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主要工业部门15、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a、电力b、石油c、煤炭d、核能16、春节期间,中学生周刚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下面是他一天中所做的事,其中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相关的是( ) a、坐公汽到董永公园游玩b、打电话给周老师拜年c、上网发电子邮件给同学以新年祝福d、在电灯下与家人共餐17、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了主导作用五、课反反思: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九年级 备课人:肖显设审核人:九年级文综组 时间:2012年11月 序号:22姓名:_班级:_学习目标:1、分析英、法、美、德四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了解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3、战前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课 时:1课时导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_、_、_、_、_、_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_阶段,其中_、_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前列,逐渐超过老牌殖民帝国_、_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出现了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_和_。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极不平衡,_两国经济发展迅速,_两国发展相对缓慢,1894年,_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1910年,_工业总产值仅次于首位,居世界第二,_和_分别退居于第三位和第四位。课堂导学:1、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世界殖民体系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实质是什么?4、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之间形成几对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矛盾的根源是什么?5、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国家组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6、为什么英德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由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c、由资本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行动所致d、资本主义列强的军备竞赛2、列强三对基本矛盾不包括( ) a、英德矛盾b、法德矛盾c、俄奥矛盾d、日美矛盾多选题3、德国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a、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b、法国的赔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c、原法国地区的矿藏补充了资源d、大量资本输出海外课外练习: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 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社会的相对安定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组织的出现3、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形成,表明(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已经消失b、两大集团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c、德国主导了三国协约d、帝国主义之间既有矛盾斗争又相互勾结4、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战争如箭在弦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c、缓解欧洲各国矛盾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5、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于( ) a、19世纪30、40年代b、19世纪末c、19世纪70年代d、20世纪初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经济发展迅速,1910年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的重要前提是( ) a、普法战争胜利b、国家实现了统一c、采用新技术新设备d、本国资源丰富7、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巩固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8、19世纪末20世纪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9、20世纪初英德矛盾这所以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其直接原因是( ) a、争夺殖民地b、争夺世界霸权c、霸权扩军备战d、双方缔结了军事同盟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工业总产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而英国和法国分别退居第三位、第四位,这一现象表明了( ) a、美国、德国社会制度先进b、美国、德国市场扩大,资金雄厚c、英国、法国市场狭小,技术落后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三车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其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奥匈帝国1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 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较快,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大国,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输出b、拥有众多殖民地c、更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d、不断进行大规模战争,掠夺其它国家财富14、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在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与法、俄的矛盾d、意法矛盾激化促成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15、“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指( )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6、20世纪初,大国结盟让整个欧洲笼罩着战争的阴霾,按当时的形势推测,如果德国去进攻俄国,那么下列哪个国家有义务全力去帮助俄国( ) a、法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德国多项选择题:17、19世纪晚期,英国和法国经济缓慢下来,其共同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b、资本大量输出c、资本主义日益腐朽d、技术装备落后五、课反反思: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 备课人:肖显设审核人:九年级文综组 时间:2012年11月 序号:23姓名:_班级:_学习目标:1、“一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2、重大战役有哪些。课 时:1课时导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9141919年,发生在两线的战役是_,_,_,_。使德军速战速决战破产的是_,也是两大阵营的第一次大会战。最惨烈的是_,被喻为“_”。伤亡最惨重的是_,英军首次使用了新武器_。1、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2、交战后的双方是哪些国家?战火遍及哪几洲?主战场是哪里?3、欧洲有哪几条战线?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一条战线?4、对德国来讲地理位置有何不利?德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如何?5、导致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6、“一战”的性质是什么?“一战”造成了哪些影响?给我们以什么启示?7、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不会发生,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一战”前夕,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矛盾激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该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复杂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霸权主义c、奥匈在该地区进行扩张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以扩张势力2、1914年7月,德皇威廉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怂恿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b、三国协约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战役多选题3、关于“一战”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b、使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政治格局c、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d、是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取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斗争课外练习:单项选择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盛开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2、一战爆发前夕,一位往来于世界各地的阿拉伯商人目击了这次大战导火线发生的全过程,他当时处于的半岛是( ) a、意大利半岛b、巴尔干半岛c、小亚细亚半岛d、阿拉伯半岛3、在学习“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历史课 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4、1914年6月“一战”的导火线事件发生的地点在( ) a、罗马尼亚b、塞尔维亚c、保加利亚d、波斯尼亚5、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 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6、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欧洲战场主要有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 ) a、西线b、东线c、南线d、北线7、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是“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b、战争进展的快速性c、伤亡的人数最多d、战争的残酷性8、关于凡尔登战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战”中最为残酷的一次战役b、交战双方伤亡共达70多万人c、激战数月,结果法军成功地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d、此战之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9、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神”,这种陆战武器最早出现在一战的( ) a、凡尔登战役中b、索姆河战役中c、萨拉托加战役中d、马恩河战役中10、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