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志榕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doc_第1页
盛志榕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doc_第2页
盛志榕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doc_第3页
盛志榕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 本文发表于教育界2014年1期,国内统一刊号CN45-1376/G4,国际刊号:ISSN 1674-9510。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盛志榕摘要:音乐已成为学校心理辅导课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并非所有心理辅导课在音乐的使用上都恰如其分,甚至有时音乐的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概括心理辅导课使用音乐的主要形式;分析音乐对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作用;并就在心理辅导课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关键词:心理辅导,教学,音乐音乐以其独有的特点与魅力,连接着人心灵的最深处,对人的心理影响之巨、影响之深,非言语所能描述。近年来,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发展迅速。而在学校,音乐也成为心理辅导课常用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师用于提高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的“常规武器”。然而,我在长期的心理辅导课教学和听评课的实践中注意到,并非所有心理辅导课在音乐的使用上都恰如其分,甚至有时音乐的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心理辅导课上有效使用音乐呢?一、心理辅导课使用音乐的主要形式(一)背景音乐式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时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可以烘托活动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活动效果。例(理想教育),播放一曲舒缓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憧憬未来,想象某年某月某日的自己身在何方,在干什么。例(人际交往),教师教学生学习手语句子“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例,在心理辅导课上朗诵诗歌、散文、故事等的时候,如果配上音乐,可以使朗诵的感染力大大增强。(二)教学素材式乐曲本身也可以成为心理辅导课的教学素材,即让学生有意识地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或受到教育。例(增强自信),请学生通过欣赏周杰伦演唱会,感受其“天王”魅力,教师再介绍周杰伦曲折的成长史,引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话题。例(战胜挫折),请学生欣赏贝多芬生命交响曲片段,教师设问:“你可曾想到这是一个聋人的作品?”引出“勇于面对挫折”的话题。例(情绪管理),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共鸣,再请学生罗列出最近的烦恼事。例(感恩母爱),播Beyond的报答一生(或陈百强的念亲恩等),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三)参与互动式让学生树起耳朵静静欣赏音乐有时还不足达到教学效果,这时,可以通过请学生参与音乐表演,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受教育。例(增强自信),鼓励内向、胆怯的同学上台演唱,体会成功喜悦,众而增强自信心。例(感恩教育),请学生学练手语歌感恩的心。手语歌是音乐与肢体动作相配合绘出的优美舞蹈,它可同时刺激左右脑,使学生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例(理想教育),请学生高声齐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鼓励学生着眼于相信未来,立足于把握现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过每一分钟”。例(感受幸福),请全班学生起立,合唱幸福拍手歌,充满童趣和动感的合唱使学生兴奋起来,课堂上洋溢着欢乐,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到幸福的甜蜜。例(战胜挫折),在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经历的挫折,并学习战胜挫折的方法后,全班大声齐唱真心英雄,从而激发学生在“经历风雨”之后“见彩虹”的信心和勇气。(四)音乐心理剧式音乐心理剧对于学校心理辅导课而言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它是综合运用上述的“背景音乐形式”、“教学素材形式”和“参与互动形式”的产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围绕某一主题的音乐心剧的“编”、“导”、“演”、“观”和“评”的过程,去发现、展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二、音乐对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作用(一)音乐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奋音乐通过节奏旋律直接刺激和影响学生的听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激情,引发学生联想,让学生不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并进而实现切合主题的课堂气氛的渲染、烘托和调节,促进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入趣、入境、入情、入理,增强教学效果。(二)音乐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音乐以其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产生活跃兴奋,轻松愉快,镇静安定等不同情绪调节结果。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情绪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学生考前的主要情绪特点是紧张、焦虑,可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大脑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三)音乐有助于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自我表露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吸引学生以开放的姿态去投入课堂。集体音乐活动有利于在课堂上构建一种安全的无威胁的人际环境,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降低自我防备意识,改变自我封闭状态,主动通过音乐、语言、行为去进行自我表露。三、在心理辅导课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一)把握乐曲特点,正确选择乐曲1.乐曲的主题性。与主题无关的乐曲非但无用,还可能会破坏整堂课的教育效果,因此乐曲的选择务必切合本课主题。例(增强自信),可选择的乐曲有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林俊杰相信无限等。例(异性交往),学生通过欣赏和讨论女人是老虎,意识到,在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渴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这时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例(珍视友谊),可选择的乐曲周华健朋友、范玮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小虎队一路顺风、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臧天朔朋友、蔡卓妍知己、许志安真心朋友、无印良品朋友、TWINS朋友仔、李宇春和你一样、范范、郭静、张韶涵仨人;SHE老婆、郑伊健友情岁月、龙井兄弟等。例(欣赏和赞美),播放歌曲小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去发现和欣赏他人闪光点。(这首歌也可用于“增强自信”的主题。)2.乐曲的情境性。即,要根据具体情境决定乐曲的类型。音乐分类方法很多,如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或分为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或分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典音乐、嘻哈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等。音乐的形式、风格、节奏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使之在心理辅导课上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例如,巴赫的A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或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淄河圆舞曲、比才的卡门组曲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欢快,莫扎特的催眠曲、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则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二)要分清主次,不喧宾夺主我们必须明确,心理辅导课不是音乐欣赏课。心理辅导课上的音乐是为了增强心理教育的效果而使用的,所以,一要注意其必要性,需要音乐时就使用音乐,不需要时坚决不用;二要注意使用适度,不喧宾夺主。(三)在时尚与经典之间正确拿捏尺度音乐发展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但在心理辅导课上的选曲却不一定是越经典越好。如果动辄“贝多芬”、“莫扎特”或者“红色歌典”,虽然经典,却未必能触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选曲要注意贴近学生,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乐曲。(四)注意动静结合,给学生留下静思冥想的空间一些心理老师一味追求课堂的气氛的热烈、学生的活跃、场面的热闹,大量的使用音乐和活动,使心理课成为一场热闹的“派对”。但学生课后却感觉收获甚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必须通过在心理辅导课中体验、感悟和自省,才能实现心灵成长,而过于热闹的课堂,往往容易剥夺学生感悟和自省的机会。因此,音乐的使用要适度,音量也要适当,要注意动静结合,留给学生足够的静思、自省、冥想的空间。(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灵活选择音乐的呈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