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参 赛 人:王军平 单 位:顺德区一中附小新德业学校2012年2月 桂 林 山 水教学案例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生(四年级) 2、学 科:语文 3、课 时:3个课时 4、课前准备:v 指导学生使用几种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并根据需要能将搜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加工;v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利用互联网搜索解决生字词问题;v 运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桂林的山、水风光图和相关知识;v 将班级分成4组,选好组长并进行课堂学习分工。 二、教学课题 1、课 题:桂林山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2、教学目标:v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理解“甲天下、无暇、屏障、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等词语;v 理解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v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v 了解课文语言表达特点,仿写课文2、3自然段。三、教材分析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行文流畅简洁不失优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适合小学生写作模仿的写景下水文。第一自然段,作者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第二自然段细致描写了“静、清、绿”的漓江水;第三自然段生动描绘了桂林“奇、秀、险”的山;第四自然段以诗句收尾,将桂林的水、山、云雾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秀美画卷,恰与开头呼应。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桂林的水、山以及山水云雾融为一体三个方面来细致体会桂林山水的秀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进行仿写。四、教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生字词的理解和有关桂林山水的图文资料搜集: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询搜索; 2、课文理解:以读促悟、讨论、分组探究、想象、讲授等; 3、写作实践:归纳、仿照等。五、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预习成果秀内容具 体 过 程导入【百度网页:轻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创设音乐情境 /pig/other/2011/1003/10272.html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的西南边,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美如仙境的地方?那就是 ?(亲切、自然)生:桂林山水!(一齐回答)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迷人的桂林山水吧!大家预习了吗?预习成果秀1.“预习书本知识”成果秀。(预习作业见附录1)(1)组内同学间展示。(每个同学都要欣赏一遍组内其他同学的作业,并给出评价)(2)组内同学间就预习作业中的难点进行交流讨论,再探究。(组长负责组织) 注:教师下到学生座位,巡查和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并适当地给予点评。(3)班级“问题解决”大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难点,拿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A.2、3组同学不能准确区分“瑕”与“暇”。(4组同学指出,“瑕”主要指斑点、空隙;“暇”主要指空闲。他们的办法是从【百度知道】/question/302680490.html中找到了答案。 B.1组同学们不会概括主要内容。(3组同学帮忙,说:“其实标题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文章主要描写了桂林美丽的山水风光”。) 注:教师仔细倾听,适当地给予点评和引导。2、“预习拓展知识”成果秀桂林知多少?(互联网搜索桂林的相关资料) 师:课本知识预习完成不错,现在请你们将“桂林知多少?”作业展示出来吧! (1)桂林简介人杰地灵(第1组)【百度百科:桂林】/view/7304.htm (2)刘三姐美丽歌仙(第2组)【百度百科:刘三姐】/view/7633.htm (3)桂林米粉美味可口(第3组)【百度百科:桂林米粉】/view/17168.htm (4)广西师范大学人才摇篮(第4组)【百度百科:广西师范大学】/view/17112.htm3、生字小火车。 师:同学们,你们的预习成果太精彩了!下面到了我们“生字小火车”环节了。从第4组第一个同学开始。 注:生字小火车:(1)教师将课后生字板书在黑板上;(2)教师随意指点一位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指点的2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组词;(3)从点到的那位同学开始,全班学生依次接受考核。第 二 课 时:赏析美内容具 体 过 程赏析美一、初读课文。 1.读题。 师:表扬同学们,这一次的“生字小火车”大家全部通过了。咱们用掌声奖励一下自己吧!此时此刻,我想请同学们把课文标题读一遍,要深情、柔美。 生:桂林山水。 师:看看标题,你们能从这个标题发现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但遇沉默) 师:这样吧,听老师读一遍,大家好好想想,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桂林山水。(把“山水”突出,念得又慢又重) 生1:标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桂林的风景。 师:嗯,说得好!还有更具体一点的吗? 生2:文章描写得是桂林的山和水。 师:太棒了,那文章到底怎样具体描写桂林的山和水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听配乐朗读,并思考。 (1)明确听配乐朗读的任务。 师:同学们,我们一边听配乐朗读,一边思考如下问题:(1)文章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桂林的山?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桂林的水?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美? (2)听配乐朗读。【百度视频:桂林山水朗读】 /434465 (3)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生1: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桂林的水。 生2: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桂林的山。 师:那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山水之美吧!先来赏析桂林的“水之美”。二、赏析美。 1.赏析桂林的水之美。 (1)默读,发现美。 师: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我们能从中发现桂林漓江水美在哪里呢? (2)小组交流分享美。(教师巡视,聆听学生的交流与分享) (3)班级交流分享美。 师:老师想听听同学们发现的美!每组派代表发言。 第1组代表:我们发现了桂林漓江水的美有三个特点:静、清、绿。 师:真厉害。老师想请你们组读读相关的句子。(第1组学生朗读) 第3组代表:我们发现了桂林漓江水的美特别与众不同。 师:哦,在哪里呢?请你们第3组朗读出来。(第3组学生朗读该段第1句话) (4)赏析该段的语言美。(由教师的质疑引出) 师:同学们,作者为了突出漓江的水美,运用了哪些方法呢?先小声地读一读,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畅言: 生1:这一段中第2句话,为了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作者在这些词前内容具 体 过 程赏析美面都加了一个“真”字 师:哦,那读“真”字的时候,应是怎样的语气? 生1:用“惊叹”的语气,还有用了一个比喻句,突出了漓江水很绿。对了,朗读时,心中要充满热爱之情。(教师板书出“真”和“比喻”) 师:真棒!那还有吗? 生2:第1句中作者用“看见过玩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突出了桂林的漓江水格外的与众不同。(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师:哦,那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句话呢? 生2:也用惊叹的语气。 师:说得太好了!下面我们用惊叹语气,心怀热爱来朗读一下这一段。(5)学生配乐朗读。【百度网页:轻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pig/other/2011/1003/10272.html(6)引导背诵。 师:3、4组同学请展出你们预习时搜索出的桂林水景图。 这是4组同学从互联网百度图片中搜索出的桂林水景图:【百度图片:漓江水】/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2812158473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0%EC%BD%AD%CB%AE&s=0 图1:真静 图2:真清 图3:真绿 师:看着老师的板书和这些图片,我们尝试将课文第2自然段背诵一遍。(学生背诵) 师:背诵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第3自然段,一起来赏析桂林的山之美! 2.赏析桂林的山之美。 (1)教师明确小组合作自学第3自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用ppt大屏幕展出) A.发现桂林的山之美。 B.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拔地而起、屏障、危峰兀立、嶙峋 C.思考:作者为了突出桂林山的美,运用了哪些方法?内容具 体 过 程赏析美 D.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默读(或小声读)、交流、讨论,合作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巡视) (3)合作自学成果汇报。 师:同学们的合作自学很认真 ,也很热烈,下面我们开始汇报吧。 第1组代表 A题:第1句“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突出了桂林的山与众不同;第2句写桂林的山之美“奇、秀、险”三特点。(教师板书) 第2组代表 B题:“拔地而起”我们知道它的大概意思:“突然挺立出来,很高很高”;后面三个词语我们是搜索互联网“百度知道”,才明白了它们的意思: 【百度百科:屏障】某一样物体像屏风那样遮挡、护卫一个需要保护的东西。 /view/648777.html?wtp=tt 【百度百科:危峰兀立】就是高高的山峰直直地耸立着。 /view/1217568.htm 【百度百科:嶙峋】突兀 ,边角不平整,凹凸不平。通常指石头。 /view/754781.htm 第3组代表 C题:为了突出桂林的山之美,作者在第一句话中运用了“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句式;第二句就是在“奇、秀、险”前面也加了“真”字,还用上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教师板书) 师:那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第3组代表 C:也是用惊叹的语气,内心充满热爱。 第4组代表 D:我们组就用惊叹的语气,内心充满热爱地朗读这一段落吧!(4)引导背诵。 师:1、2组同学,请展出你们预习时搜索出的桂林水景图。 这是1组同学从互联网百度图片中搜索出的桂林水景图: 图1:真奇 【百度图片:桂林的山】/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B5%C4%C9%BD&in=26955&cl=2&lm=-1&st=-1&pn=2&rn=1&di=75615603315&ln=1723&fr=&fm=&fmq=132846459223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7561560331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photo%2F1927%2Fphoto%2F1285259400.jpg&fromURLhttp%3A%2F%2F%2Fimages-1-1902.html&W800&H600&T8326&S122&TPjpg 内容具 体 过 程赏析美 图2:真秀 【百度图片:桂林的山】/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B5%C4%C9%BD&in=26955&cl=2&lm=-1&st=-1&pn=2&rn=1&di=75615603315&ln=1723&fr=&fm=&fmq=132846459223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0&di51433684005&objURLhttp%3A%2F%2F%2Fbbs%2Fattachments%2Fdvbbs%2F2006-5%2F20065420275828742.jpg&fromURLhttp%3A%2F%2F%2Fbbs%2Fthread-31218-1-1.html&W684&H424&T9166&S62&TPjpg 图3:真险 【百度图片:桂林的山】/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B5%C4%C9%BD&in=15530&cl=2&lm=-1&st=-1&pn=64&rn=1&di=87671952090&ln=1723&fr=&fm=&fmq=132846459223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4&-1&di87671952090&objURLhttp%3A%2F%2F%2Fnd%2Fbbsdigi%2Fmyphoto_d%2Fpic%2F2011%2F02%2F09%2F1211652274_051c1106767af09598e67d986a3df5c6.jpg&fromURLhttp%3A%2F%2F%2Fdc%2Fthread-1466476-1-1.html&W1024&H750&T12725&S196&TPjpg 师:看着老师的板书和这些图片,我们尝试将课文第3自然段背诵一遍。(学生背诵)内容具 体 过 程赏析美3.赏析1、4自然段。(1)领会“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桂林山水的风光。你们觉得美吗? 生:美!(齐回答) 师:所以,在第1自然段中,我们发现人们给予了桂林山水很高的评价。请齐读。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齐回答) 注:学生质疑: 生1:老师,我不知道“甲”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请同学们赶紧为他想办法。(把解决的办法交由学生们去解决) 生2:老师,我们在“百度词典”中找到了答案: 【百度词典:甲】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s?wd=%BC%D7&dt=explain也就是说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美。 师:速度真快,解释得真好。(2)感知如诗如画的“山、水、云雾”融为一体的美。 A.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百度网页:轻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pig/other/2011/1003/10272.html 师: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美,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吧,我带领同学们神游一回“桂林山水”。请大家闭上眼睛,伴着这悠扬的音乐,听老师朗读第4自然段。 师:音乐停止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B.小组交流分享。 C.领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你们能从中读出什么含义来?(重点体会“画”) 生1:这样的场景就像一幅画。 师:为什么人会在画中游? 生2:因为河面上倒映了周围的山、云、雾、鸟,等等,就像是一幅画卷,而作者就在这其中啊。 师:真好。其实这也是在夸桂林山水美,呼应开头。三、小结与背诵。 1.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欣赏到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之美, 又赏析了作者巧妙的语言美。别忘了2、3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哦。 2.背诵训练: 师:不少同学已经能背诵了,特别值得表扬。接下来剩余的时间,我们进行背诵竞赛。明确要求: (1)力争背诵全文,将给予奖励。 (2)小组间竞争,对全部背诵完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3.配乐背诵全文。【百度网页:轻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pig/other/2011/1003/10272.html第 三 课 时:创作美内容具 体 过 程温习师:亲爱的同学们,桂林山水的2、3自然段。,作者写得太美了,我们配乐再来齐背一遍吧。【百度网页:轻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pig/other/2011/1003/10272.html师:背诵得真好!我们现在进行知识回顾,请看大屏幕: 1.第2自然段描绘的是桂林的 ,这条河叫做 。它的美有三大特点 、 、 。作者为了突出它的美,采用了哪些方法? 2.第3自然段描绘的是桂林的 。它的美有三大特点 、 、 。作者为了突出它的美,采用了哪些方法? 注:每一个组派一个代表回答。回答前,先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创作美 师:同学们,赏析完了桂林山水的美,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模仿作者的手法,一起来创作美吧!一、归纳总结2、3自然段的语言表达特点。 1.大屏幕展示出文章2、3自然段,并明确要求:归纳这两段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2.默读。(教师巡视) 3.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4.交流讨论成果汇报: 第1组代表:这两段的第一句话都是用“( )过( )过却从没看见过”的句式,突出桂林山水之美的与众不同。第二句则是具体写桂林的水、山的三个特点。 第3组代表:我们要补充。具体写特点的时候,都用上了一个“真”字,而且还用上了比喻、排比的修辞。 第2组代表:我们也要补充。第二句,写每个特点的小句子之间是用分号隔开的。 师:同学们讨论很有成效,观察真仔细。二、创作美实践1口绘蓝天。 师:同学们,我们根据2、3自然段,来仿写一段吧。 (1)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观察。【百度图片:蓝天】/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B6%CC%EC&in=4919&cl=2&lm=-1&st=-1&pn=12&rn=1&di=85462324935&ln=1994&fr=&fm=result&fmq=1328547405968_R_D&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2&-1&di85462324935&objURLhttp%3A%2F%2F%2F2008-09-16%2F200891610543367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47%2F8b33910a5ed7e4a2.html&W1024&H768&T6717&S290&TPjpg内容具 体 过 程创作美(2)明确要求:仿照课文2、3自然段,描写图片上的“蓝天”的美。(3)畅所欲言说图片“蓝天”的特点。(要带上一个“真”字。) 生1:真蓝! 生2:真净! 生3:真广! 生4:真静! (4)口绘蓝天。 注:让学生口头描述图片蓝天的美,供其他学生模仿,教师做适当引导。优秀作品见附录2。三、创作美实践2手“绘”大自然。 1.明确任务,引导选材。 师:同学们口头描绘的蓝天真美。现在我们进行进一步训练,用文字来描绘。我们生活中的优美景物有很多,如:蓝天、云朵、小河、小桥、池塘、田野、山等。 请从“互联网百度图片”中搜索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景,仿照课文2、3自然段,用文字描绘它的美。 2.学生静静地写。(教师巡视,课堂要安静,让学生潜心写作) 3.手“绘”大自然成果秀。 (1)由写好的同学朗读给大家欣赏。 (2)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和指导。 注:学生优秀作品见附录2。四、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 师:课文桂林山水我们已经学完了。我们感受到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也感受到了作者生动细致巧妙的语言美,还创作了美。那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生1:我的收获就是知道怎么写景,比如文章结构可以是“总分总”,最好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 生2:我明白了如何突出一处景物的美,可以仿照课文2、3自然段的写法。 生3:文章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太美了。暑假,我得去实地领略一番。 2.作业布置:以“ 真美”为题,描写一个地方的优美风光。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师生们完成得比较轻松,当然也比较有成效,归结其原因: 一是互联网搜索的充分利用。因为互联网搜索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互联网是工具书,是教材,更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宝库。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可以快速得到大量的相关资料,不用疲于去四处查找资料。这既大大减轻了备课强度,又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互联网搜索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变成了可能。因为互联网中海量资料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不懂的,可以搜索;不会的,可以搜索;甚至教材中没有的,也可以搜索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使同学们的预习更充分,训练更实效,探究更深入。同时,课堂也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三是桂林山水的美和作者的语言表达美。这些美深深地吸引住了师生们。所以,师生们的教学特别的投入,配合特别默契。当然啦,本次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比如课堂中少有学生质疑的环节,教师应倡导学生大胆质疑;课文朗读,缺乏教师的技术指导等等。最后,笔者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真诚地为互联网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请相关视频网站删除那些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前插入的广告,一是可以节约视频播放的时间,二是有些广告内容不适合青少年学生,三是广告的出现令课堂气氛突然大变样。七、教师个人介绍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一中附小 姓名:王军平 邮 编:528300 联系电话子邮箱: 百度账号:王军平_6 本人担任学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承担四年级1班语文教学,教龄7年。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努力打造“轻松、有效、魅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收获,大胆地探究,健康地成长。附录1预习桂林山水组内评价:组内成员是否完成书写准确情况总评组长ABC一、预习书本知识。 1.课文后面的生字词。(会的打“”,不会的,请把不会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会读( ) 不会的: (2)会写( ) 不会的: (3)会组词( ) 不会的: 2.至少把课文读三遍。(已完成的,请打“”) (1)1遍小声读,并标出课内自然段序号和生字词。( ) (2)1遍朗读,要有一定的感情。( ) (3)1遍默读,并标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和不懂的地方(用波浪线)。( ) 3.比一比,组词。 澜( ) 瑕( ) 峦( ) 泰( ) 斓( ) 暇( ) 恋( ) 秦( ) 骆( ) 驼( ) 障( ) 绵( ) 洛( ) 陀( ) 章( ) 棉( ) 4.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预习拓展知识桂林知多少?(从互联网上搜集) 1.桂林简介。(第1组) 2.刘三姐。(第2组) 3.桂林米粉。(第3组) 4.广西师范大学。(第4组) 5.搜集桂林的山景和水景图。(山景图:1、2组;水景图:3、4组)附录2口“绘”蓝天我看见过乌云密布的夏日天空,欣赏过彩云飘舞的深秋填空,却从没看见过图片上这样的蓝天。看那,这天空真蓝啊,蓝得似一块无暇的碧玉;这天空真净啊,净得似乎一尘不染;这天空真广啊,四处都一眼望不到边。附录3手“绘”大自然学生1:【百度图片:故乡的小河】 /i?ct=503316480&z=&tn=ba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女子学院《通信原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播理论与业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业融资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营养与慢性病预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首都体育学院《电视广告摄影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电视导演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兽医产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哲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
- 人民币全版(钱币)教学打印版word版
- 贝氏体钢轨超高周疲劳行为的研究课件
- 人员能力矩阵图
- 多智能体系统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购物中心租金修正测算
-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nit 5 Buying and Selling Lesson 30 A Cookie Sale课件(共13张PPT)
- 讲人工智能的诞生课件
- 学校三年级24点竞赛考试试卷
-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种子类、苗木类)空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