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1页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2页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3页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4页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是第二大汽车市场。目前,马来西亚共拥有4个国家级的汽车项目,10多个组装厂,以及3个从事复合车身跑车生产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生产多个品牌与车型的汽车。一、 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情况 (一)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3年设立普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东盟自贸易区生效,马被迫逐步对外开放汽车市场,国外知名汽车厂纷纷抢滩马来西亚,国产车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 (二)汽车企业马来西亚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包括普腾汽车、第二国产车、日本丰田、本田、日产,韩国起亚、现代,德国奔驰、宝马,瑞典沃尔沃等。普腾汽车和第二国产车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0%左右,国外品牌组装车占30%左右。2006年马来西亚汽车生产总量503048辆,比2005年减少60462辆。 (三)产品组成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包括三部分:国产车市场、组装国外品牌车市场和整装进口车市场。其中国产车占70%以上,组装国外品牌车占20左右,整装进口车10%左右。1999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市场占比82.6% (其中普腾汽车54%,第二国产车28.6%), 2002年国产车占比78.74%,(其中普腾汽车49.43%,第二国产车29.31%),2006年国产车占比72%(其中,普腾汽车32%,第二国产车40%)。二、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环境现状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大的乘用车销售市场。虽然2007年销量表现不佳,但是2008年上半年的表现却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市场增幅达到两位数。(一)近年来市场产销情况2007年,马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0.7%,总销量为442,885辆。而2006年的销量为446,172辆。销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利率上调、旧车交易价格较低、原油价格增长、银行信贷政策趋严等造成的。在销售的汽车中马来西亚的国产汽车以性能比较可靠,价格低廉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亚洲品牌的汽车中,本田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声誉很好,日本品牌的汽车中,35%的市场占有率是因为本田车的优秀动力来赢得的。丰田居于第二,由于油价比较低,丰田车的节油特点没有多少优势,但其稳定的性能也让他占有了不错的份额。日产、三菱等日本车也都有不错业绩。韩国车中,起亚车在最近几业绩非常不错,远远超过了现代汽车的销量。欧洲车如奔驰、宝马、沃尔沃主要占据了高端市场。美国车中福特的皮卡很受欢迎。(二)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受挫宝腾汽车公司的建立最初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先生构想并付诸实施的。该公司于1983年5月7日正式成立,主要目标是能够打造本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宝腾于1992年3月26日在科伦坡股票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宝腾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全部员工人数超过6,000人,从事的岗位包括汽车设计、研发、生产与制造全过程。1,生产基地宝腾公司最初的工厂,位于马来西亚中部,科伦坡近郊的Shah Alam,占地面积99,400平方米。该厂还拥有一个发动机与动力总成生产厂,一个铸件厂,一个研发中心,一个半高速车辆测试跑道。Shah Alam工厂年产量为24万辆。一座拥有最先进生产线的生产基地又在科伦坡60英里以外的Tanjung Malim破土动工。这片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宝腾市”。这个新的生产基地有500公顷土地,容纳了新的厂房、生产车间、住宅、一座大学以及其他商业建筑,以安置配套的零配件厂商。这座新工厂于2005年正式开张,主要生产三种新款车,分别为GEN-2、Savvy 和Satria Neo。2,试水国际化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二十多年来,宝腾自成立以来一直控制着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它自成立以来国际化最大的一个手笔就是在1996年10月入股英国知名的莲花汽车集团,并于2003年全额控股,大大增加了宝腾公司的研发实力。1985年7月9日,该公司的宝腾Saga正式下线。这款汽车是马来西亚第一辆国产汽车。此后,它不仅成功开拓马国内市场,如今还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主要的市场有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远东地区。宝腾公司当前主要车型有Waja (在英国称Impian)、Satria、Wira、Iswara (英国称MPI)、Arena (Jumbuck)、Perdana、Juara、GEN-2、Savvy以及近日发布的Satria Neo。 3,发展中的困惑从宝腾公司的出生到发展,我们都不难看出背后隐藏着一个真正的后台老板,即马国政府。可以说,宝腾公司的出现就是马国政府努力构建自主汽车工业的伟大尝试,马国政府为了这个项目的发展投入巨大的人力及物力,在汽车市场上采取了高额关税阻击国外产品的做法,收购海外厂商以获得必要的技术、人力等,但是宝腾并没有达到当初的设想,近年来市场表现并不出色,这场试验结果并不让人乐观,国内市场发展落后且狭小、企业市场化决策水平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宝腾依旧无法与海外厂商一决高低,如今马政府只好引入国际厂商的资金来挽救宝腾的颓势。三、汽车零配件产业现状目前在马来西亚有59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可以提供4,000多种汽车零部件。 绝大部分制造商所获得的附加值在40%至60%之间。其中45家企业出口零部件,出口的种类有: 方向盘 轮辋 制动块 车轮 保险杠 车身 排气管 散热器 减震器 约有一半的零部件制造商已获得ISO9000、EMS14000和TS16949等国际生产标准。一些制造商还在东盟地区进行跨国投资,这些公司包括Ingress、Hicom Teck See、Sunchirin、APM 公司和Delloyd,投资的主要国家有泰国和印尼。 如今,马来西亚生产的汽车约80%的配件是当地生产的,而一些在马组装的外国车也达到了国产化率65%的程度。而国产品牌控制了高达90%的市场份额。马来西亚共有590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它们中既有国际企业,也有本土厂商,2006年全行业生产总值约为14亿美元,而同期进口零件(主要是以CKD方式进口)总值为31亿美元。马来西亚汽车零配件行业的成长与宝腾汽车项目的成长关系密切,因为当初它们主要为宝腾汽车提供配件支持,因此大部分马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及后市场之前是OEM提供商。马来西亚汽车零件厂商中,国际厂商都属一类供应商,而二类供应商主要以马国内企业为主。如今,马来西亚汽车零配件产业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它的产品如发动机、传动轴、汽车电子设备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随着其汽车零配件出口与贸易量的增加,马来西亚汽配工业基础完善,以及马国财务部门结构的完善,马来西亚建立地区汽车零配件贸易中心的梦想更在接近。2006年,马国汽车零配件行业销售额达56亿RM,同期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审批部(MIDA)批准了约33个运输车辆相关的配件生产项目,总价值达3.187亿RM。2006年马国汽车配件行业出口增长了4.5%,达23亿RM,而2005年同期仅为22亿,而进口量下降了2.3%,四、马来西亚新汽车政策及其分析(一)新政策主要内容近年来,马来西亚国产车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国产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为继续保护国产车市场,加快发展本国的汽车组装业并成为东南亚的汽车组装生产中心,马政府于2006年3月22日公布了新的国家汽车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简化国产税税务结构,增加车辆定价透明度。改革后的汽车税务结构依然包括3种税:进口税、国产税和销售税。除排气量200cc以下的摩托车销售税为零外,其它车辆的销售税统一下调为10%;国产税按车型和排量征收,不再分东盟和非东盟、整装进口和散件组装区别征收。其中,排量1800cc以下的轿车国产税从90% 下调为75%,排量1800-2000cc的轿车国产税从120% 下调为80%,排量2000-2500cc的轿车国产税从150%下降为90%,排量2500-3000cc的轿车国产税从200%下降为105%,排量3000cc以上的轿车进口国产税由250%下调为125%。面包车、四驱车以及摩托车的国产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自东盟国家进口整车关税5%,组装车为0, 自非东盟国家进口整车关税30%,组装车5%。 组装车及整装进口车进口税务架构表详见附表1、附表2。2、核定进口车辆征税基数,防止低报漏税。马财政部依据一定标准核定每种进口汽车的CIF价作为计征税务的基数,在网站上公布,以利国民监督。3、降低进口关税,加速与东盟各国汽车工业的融合。自月日起,自东盟国家进口整车进口税一律从原来的20% 下调为5%。非东盟的整装进口轿车、面包车、四驱车进口税由50% 下调为30%,巴士、货车、摩托车的整装进口税也由35%-50%统一下调为30%。就进口组装车而言,马来西亚自2005年1月1号开始就对来自东盟的组装车实行零关税政策,对非东盟地区进口的组装轿车、旅行车、四驱车及排量大于200cc的摩托车征收的进口税。4、设立工业调整基金,扶持汽车工业发展。该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对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本地或进口组装车厂以及特殊的研发项目。5、控制发放新汽车生产准证,保证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新政策规定,在马国内车辆产能过剩问题未得解决之前,不再发放新的汽车生产准证;现有产能过剩的组装厂不得将产能转移给第三者用以组装与国产车直接竞争的车款、车型;新上组装线必须经过严格的个案处理方能批准。6、控制发放汽车进口准证,确定废除准证期限。马政府宣布,2010年12月31日,现行的进口汽车准证制度将被废除。过渡期内,进口准证优先发给汽车出口量大的公司用以进口样车、以及国内不能组装的车型。二手车辆(个人自用除外)也将于2010年12月31日起停止进口。7、严控准入车辆技术标准,确保车辆安全环保。马来西亚政府要求所有进口车辆必须符合路检、安全以及尾气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汽车种类许可程序(Vehicle Type Approval),防止引进和销售不达标车辆。(二)新政策带来的影响新汽车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控制整车进口、加快本地组装产能整合及促进进口汽车组装业发展。政策公布后,马国产车和进口组装车价格平均下调了7%,整装进口车价格微幅上涨。马主要进口汽车组装公司如森那美集团已宣布停止进口整车而改为当地组装。表面上看,马来西亚根据WTO规则要求及对东盟自贸区的承诺,全面开放了汽车市场。实际上新汽车政策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国产车,具有非常明显的非关税壁垒色彩,对国外汽车厂家尤其是中国厂家的进入,阻碍尤其明显。1、为国外汽车厂家进入设置障碍新汽车政策提出,国内汽车产能过剩问题未得解决之前,马政府不再向业者发放新的汽车生产准证。这为拟新进入马汽车市场的国外厂家尤其是中国汽车厂家设置了无限期的准入障碍。现有产能过剩的组装厂也不得将产能转移给第三者用以组装与国产车直接竞争的车款、车型。此举实际上是保护现有组装厂、限制新增装配能力。另外,马陆路交通局只承认欧盟的车辆碰撞检测结果,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车辆碰撞检测标准一概不予承认,此举将延缓国外车厂的进入步伐。2、设置过高的出口比例马贸工部在批准汽车组装生产准证时,限定汽车内外销比例,要求至少80% 车辆出口。中国奇瑞和吉利汽车已获准进口部分整车及在马组装小排量汽车,但排量1300cc 和1500cc的组装车被限定必须100% 出口,排量1000cc以下车辆及排量1600cc车辆必须80%出口。 3、核定进口汽车计税价格偏高马财政部核定进口汽车计税价格偏高,迫使进口整装车提高市场售价,在马市场上变得毫无竞争力。以长安汽车SC6350(1000CC)为例,最初马海关核定进口计税价为1.2万令吉(相当于在中国售价),3月22日,马财政部重新核定价格为3.4万令吉,加上关税、销售税及营销费用和利润,市场售价9万令吉以上,高过马市场上任何一款同排量的汽车价格,长安整装进口汽车根本无法在马销售。五、马来西亚汽车进出口情况(一)2007年马来西亚整车进出口情况2007年,马来西亚共进出口整车31,149辆,其中出口16,648辆,进口14,501辆。1,出口 英国是马来西亚汽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07年出口到英国的汽车达2,974辆,占总出口量的17.9。其他出口目的地包括: 伊朗2,060辆,( 12.4%) 印尼1,997辆,( 12%) 叙利亚1,554辆,( 9.3%) 新加坡1,372辆,( 8.2%) 出口的汽车当中,1500cc和1800cc排量的占大部分,出口量为7,552辆,占总出口量的45.4%。2,进口 2007年,马来西亚进口的整车数量为14,501辆,比2006年的12,862辆增加了1,639辆,增长了12.7%。泰国、日本和韩国是主要的汽车输入国,数量为12,358辆,占总进口量的85.2%。 进口的汽车类型主要有: 1800cc-2000cc的汽车5,362辆 2000cc-2500 cc的汽车4,646辆 (二)2007年马来西亚全散件汽车进出口情况2007年,马来西亚共进出口全散件汽车261,844辆,比2006年的304,338辆下降了13.9。 1,出口 2007年,马来西亚出口全散件汽车408辆,比2006年的407辆多了1辆。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有: 伊朗240辆(2006年零辆) 英国163辆(2006年338辆) 出口的全散件汽车主要类型有: 1000cc-1500cc排量的汽车315辆,占总出口量的77.2%。 1500cc-2000cc排量的汽车90辆,占总出口量的22%。 2,进口 2007年,马来西亚共进口全散件汽车261,436辆,比2006年的303,931辆下降了13.9%。 全散件汽车的主要输入国是日本,进口的汽车为240,429辆,占总进口量的92%。进口的全散件汽车类型有: 1000cc-1500cc排量的为156,570辆 1000cc排量以下的为79,660辆 (三)汽车零部件进口与出口 1,出口 2007年,马来西亚出口了价值达18.6亿林吉特(约合5.73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同比增长了19.8%。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有: 泰国2.895亿林吉特(2006年2.902亿林吉特) 新加坡2.769亿林吉特(2006年2.413亿林吉特) 印尼1.852亿林吉特(2006年7970万林吉特) 台湾1.48亿林吉特(2006年1.506亿林吉特) 英国1.444亿林吉特(2006年8720万林吉特) 2,进口 2007年,马来西亚共从海外进口价值达37.9亿林吉特(约合11.77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比2006年的36.1亿林吉特(约合11.21亿美元)增长了4.8%。汽车零部件的主要输入国有: 泰国17.4亿林吉特 德国5.554亿林吉特 印度4.883亿林吉特 日本4.697亿林吉特 中国1.189亿林吉特 六、外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情况多年来,马来西亚汽车市场一直由其国内的两家汽车公司宝腾和Peruda占据,市场份额达90%。另外25家汽车企业争夺剩余的25%的市场份额。(一)各国投资情况马来西亚政府对外国投资者在汽车领域投资作出了相关规定,在马来西亚设立独资公司的条件是:公司须将50%的产品出口到海外,或雇佣350名全职马来西亚人。另外,马来西亚的公司必须由马来人占资30%。1998,马来西亚政府批准成立一家合资汽车企业,生产雷诺的一款面包车。其中Berjaya集团占有35%的股份,Pesumals(马来西亚)占有30%的股份,现代马来西亚公司和现代公司各占有5%和15%的股份,雷诺则占有15%的股份。 (二)美国汽车企业在马投资情况福特福特汽车公司与当地联合汽车工业公司开设了一家合资公司,组装半散件和全散件乘用车和商用车,这些车由马自达公司设计,贴福特的车标。克莱斯勒1992年底,马来西亚最大的金融公司MBf公司涉足汽车组装业务,以便为其金融资金找到新的投资市场。1993年,该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达成协议,进口右舵吉普切诺基整车,另外,双方还达成全散件进口协议。当年7月,Mbf公司获准组装和分销右舵切诺基。为了占领当地20%的SUV市场,克莱斯勒每年为马来西亚生产了约2,000辆4门切诺基。七、马来西亚的汽车关税与贸易壁垒1,关税 根据发动机排量,马来西亚对进口的乘用车征收1305-140%的进口关税。其中进口的柴油新车征收120%的关税,二手柴油车则与汽车车征收的税率相同,具体见下表: 乘用车 整车全散件发动机排量1,800cc以下qq1,800 cc- 1,999cc170%42%2,000 cc- 2,499ccq60%2,500 cc- 2,999cc250%70%3,000cc及以上300%80% 4驱车和MPV的进口关税在60%-180%之间。4驱和MPV整车全散件发动机排量1,800cc以下60%10%1,800 cc- 1,999cc80%20%2,000 cc- 2,499cc150%30%2,500 cc- 2,999cc180%40%3,000cc及以上200%40% 面包车的进口关税在42%-140%之间。 面包车整车全散件发动机排量1,800cc以下42%5%1,800 cc- 1,999cc55%10%2,000 cc- 2,499cc100%30%2,500 cc- 2,999cc125%40%3,000cc及以上140%40%商用车整车全散件30%无汽车零部件: 马来西亚对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征收55-30%左右的进口关税,并需满足当地的政策法规。 国产车(宝腾和Perodua)的全散件进口关税为13%。2,税收 所有车辆需交纳10%的营业税。 对乘用车征收渐进式特许权税,细则如下: 单位:林吉特起征点税率7,0007,000x25%增加3,0003,000 x 30%增加3,0003,000 x 35%增加7,0007,000 x 50%增加5,0005,000 x 60%余额余额x 65% 对MPV和4驱车征收45%的特许权税。 对面包车征收30%的特许权税。 对商用车不征收特许权税。 对国产车征收的特许权税实行减半政策。 根据发动机排量征收0.13-3.6林吉特的道路通行税 3,其他政策法规进口限制和配额: 进口汽车实行许可证制度;限制整车的进口量,实行配额制度。 马来西亚禁止从以色列和南非进口汽车。 国产化率:分类国产化率种类 I 1,850 cc以下的乘用车60%种类 II 1,851 - 2,850 cc的乘用车最大总质量2,5吨以下的商用车45%种类 III 2,850 cc以上的乘用车最大总质量2,5吨以上的商用车只有强制性部件列表项目需要国产化 国产化建立在点数制度基础上,而不是数量基础上(不同的部件点数由马来西亚政府确定). 非宝腾汽车的组装包括30项强制性项目,从挡泥板、减震器到排气系统。 八、中国汽车在马市场情况及相关建议1、市场销售情况马来西亚新汽车政策出台一年多来,汽车进口准证、CKD组装准证以及CKD组装车80%须出口的规定在执行中有所松动。中国的哈飞、奇瑞、长安、东风、江淮等品牌汽车均有不同数量整车进口,哈飞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已经申请到在马CKD组装准证。据不完全统计,马来西亚ALANDO公司已经进口奇瑞QQ 265辆,奇瑞A160 262辆,现已销售 400辆,鉴于整车进口征税基数过高,半岛地区无法接受车辆性价比,目前主要在兰卡威免税区销售,4款奇瑞车型10月份可在马CKD装配;马来西亚NAZA公司进口了6000套哈飞路宝发动机及散件并贴牌NASA销售,因质量问题现已停止进口贴牌生产;马来西亚成功集团申请到长安汽车100辆整车进口准证,因整车进口征税基数过高,无法在市场销售,目前只进口样车10台, 小排量CKD 装配车辆10月份可在马上市。马金狮集团共进口东风卡车2000台,因严重质量问题,截至目前仅销售900台, 1年以前即已停止销售;金狮集团进口江淮皮卡525辆,也因严重质量问题滞销,截至目前只销售了276台。2、存在的问题除马国家新汽车政策中有几项不利因素外,据多家中国汽车在马合作伙伴反映,中国车在马的主要问题是质量差、服务水平低。3、相关建议建议中国汽车厂家在进军马来西亚市场时,一是要选好合作伙伴。配合马政府整合国内组装产能的导向,选择与现有的装配能力过剩的大公司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大公司合作,以获得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初期可采取输出零部件在马组装并以现有马国产车品牌出售,或进口整车销售;条件成熟后,可采取CKD在马组装,并以自己的品牌在马及东盟国家销售。三是重视和提高出口车辆品质。中国车在马来西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车和韩国车,要想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还需进一步提高车辆品质,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建议国内车辆碰撞检测机构加强与欧盟及东盟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和宣传,争取他们认同中国的碰撞检测标准。国内相关行业协会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协调来马投资及销售汽车厂家,避免在马自相恶性竞争。九、马来西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2008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意味着马来西亚保护国产汽车的进口税和国内税将会取消,在区内任何国家生产的汽车,在东盟内部都享受关税优惠。届时,已经在泰国“东方底特律”设立工厂或者组装厂的欧美、韩日等国的各大汽车公司产品将会涌进马来西亚市场。有关人士认为, 在东盟市场放开后,马来西亚将会变成不同品牌汽车在本区域私家车的制造中心,汽车零部件业的前景也会因此一片光明。马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期待着东盟汽车市场的放开。据透露,在东盟自由贸易区落实后,作为东盟最大私家车市场的马来西亚无疑将是本区域最理想的乘用车制造中心,而印尼、泰国会成为多用途汽车与小型卡车的制造中心。这必将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带来更多商机,马来西亚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增长也将受到汽车增量的拉动。马来西亚本土汽车制造商仍然会保持他们的根据地。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给厂商带来的自然是无尽的诱惑力。目前,来自全球的准备与马来西亚当地企业合作或单独投资建厂的外国企业都在加紧运作,其中有整车企业,更多的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汽车服务类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2008年11月份马来西亚汽车分车型产销量统计单位:辆,%车型本期产量同期产量增长率本期累计同期累计增长率乘用车44,276 43,232 2.4 454,710 373,233 21.8 商用车4,155 3,912 6.2 43,709 35,880 21.8 总计48,431 47,144 2.7 498,419 409,113 21.8 车型本期销量同期销量增长率本期累计同期累计增长率乘用车36,254 40,053 -9.5 462,065 404,793 14.1 商用车4,611 3,730 23.6 46,225 40,139 15.2 总计40,865 43,783 -6.7 508,290 444,932 14.2 2008年,东南亚国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11.4万辆,同比增长了13%。但今年的前景却远非乐观。2008年,马来西亚收获了历史上第二个最好的年头,销量同比增幅达12.5%。2004-2008年东南亚国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国家20042005200620072008印尼483,094 533,910 317,312 434,499 607,799 马来西亚487,605 552,316 490,768 487,176 548,115 菲律宾88,075 97,063 99,541 117,903 124,449 新加坡113,075 124,922 132,981 119,215 108,478 泰国626,026 703,432 682,500 631,250 615,270 越南40,138 39,876 40,823 80,392 110,186 总计1,838,013 2,051,519 1,763,925 1,870,435 2,114,297 2008年第四季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市场的汽车需求开始大幅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09年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