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模块监测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模块监测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模块监测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模块监测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模块监测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112课) 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 孔子“仁”的思想 b. 孟子的“性善说”c. 墨子的“兼爱”思想 d. 陆九渊的“心学”2.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3.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 当仁不让师4.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a. 天人感应 b. 心外无理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5.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6.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8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雕版印刷风行 a b c d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10.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 )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11.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 )a先秦时期的民歌 b战国时期的楚辞c文采华丽的汉赋 d讲求规范的唐诗1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表明清初(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新需求 c读书入仕不再是文人的人生追求 d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14. 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a柳永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15.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16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 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市民阶层的扩大 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a b c d17.“这既是一句伟大的话,也是一句危险的话。”这段话是在评价下列哪个观点( )a.万物皆由水生成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18.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否定教皇权威c提倡因信称义 d肯定人和人性19.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a. 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b. 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c. 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d. 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20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21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法律与宗教信仰 b智慧和德行 c金钱与权力 d民主与科学22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23生活年代相近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莎士比亚1594年创作了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汤显祖1598年创作了反礼教、反理学的牡丹亭。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表现出对传统思想和势力的挑战 b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c都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d都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景24.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5.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模块监测试题 高二历史(第二单元) 2014-10-7班级_ 姓名_ 学号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 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26.(12分)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4分)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2)据材料二分析“儒家学说取得非凡成功” 的原因。(4分)材料三 东西方的思想碰撞苏格拉底 孔子(3)两位思想家在关于“人”和“道德”方面各有何名言,他们都重视什么问题?(4分)27.(10分)材料一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1)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2)概括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得分评卷人28.(12分)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指出材料一中高雅文化的市民化在宋元时期的主要表现,并举例说明。(6分)材料二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29.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材料一的主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出现的政治前提。(4分)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最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四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材料三、四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bbdbbbdaaabca16171819202122232425bbdadbabcc二、非选择题:第26 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 (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2) 它经过历代的发展改造,受到统治者和富人的支持;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合乎时机。(4分)(3)名言: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和“知识即美德”。(2分)共同关注:都重视人和人的道德;都重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2分)27.(1)理解: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克制,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分)消极因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等。(2分)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2分)(2)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28.(1)宋词,柳永的词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适应娱乐场所需要;元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6分)(3)政治稳定;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6分)29. (1)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