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编制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中铁二院测量设计文件及加密点复测报告二、 工程概况及重、难点控制项目陈山坞特大桥为跨越山间低洼处而设,桥址在上饶县、郑坊镇、西山村。桥址处地势起伏很大,植被稀疏,两桥台均位于坡度较小的山坡上。本桥址处有良田、林地、房屋,桥址于DK440+297.8DK440+305.6处跨越溪流,溪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68度,正宽3m。2.1 测量内容及重、难点项目控制2.1.1测量内容见2-1表表2-1 陈山坞特大桥测量内容序号测量项目测量仪器1钻孔桩放样及高程全站仪(TCRP-1201+)、徕卡电子水准仪、钢尺2墩、台放样及高程全站仪(TCRP-1201+)、徕卡电子水准仪、钢尺3模板校核及高程全站仪(TCRP-1201+)、徕卡电子水准仪、钢尺4墩、台沉降、位移徕卡电子水准仪2.1.2针对陈山坞特大桥工程的特点,桥址处地势起伏很大,整个地貌呈“V”字形状,两桥台均位于坡度较小的山坡上,坡度陡峭,高差大,为了切实做到测量指导施工,更加科学合理化施工。并拟定针对性措施,详见表2-2 “难点、重点项目及对策表表2-1 难点、重点项目及对策表序号监测难点及重点项目针对性措施1高差起伏较大,高程控制困难采用二等水准联测加EDM高程导线控制网,详见4.2 EDM高程导线控制网2墩身垂直度控制采用平面坐标控制墩身垂直度,每次复核模板十字线,偏差值5mm3高差大,线路长,沉降观测施测困难隔墩布设水准基点,用二等水准联测,详见五、沉降变形观测设计4控制点少,施工不便根据已知点布设局域单个控制网进行施工,详见三、平面控制网测量设计三、平面控制测量设计3.1 导线布设形式及配置(1)为提高导线网测量精度,减小施工测量误差影响,计划根据CPI610、 CPI611、CPII497-2、CPII611-1已知控制点,沿线路布设附合导线。(2)参考椭球:WGS-84,中央子午线:1180000,投影面大地高:240米。(3)人员配置表序号姓名职务学历工作年限工作任务1谭宝辉组长大专4平差2马成君组员大专1观测3赵云组员大专2记录4李培华组员大专2前视5马永峰组员大专1后视(4)测量仪器:GPS静态测量使用美国Trimble R6型双频GPS接收机4台套,导线测量使用瑞士徕卡TCRP-1201+全站仪。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1ppmD,测角标称精度为:,测距标称精度,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均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检定证书见附件复印件。3.2 导线精度及误差预计为了保证桥梁合拢时不再另作调整,一般要求上(横向合拢误差)的偏差不超过0.01m。根据这一要求,每隔100m布设一对导线点,导线测量精度按四等精度要求设计。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适用长度(合拢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9201.01/100 000隧道二等691.31/100 000三351.81/50 000四1.542.51/50 000一级30m时,墩身下部观测标采用图5-1水准观测线路进行测量;墩身上部观测标可采用全站仪测量标高,按照统一的文件格式形成原始文件和成果文件。5.5.2 梁体徐变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5-2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所有观测线路在形成闭合环以前必须置镜两次以上,以保证不会形成相关闭合环。123456图5-2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5.6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5.6.1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选择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如图6-1承台沉降观测标设置。图6-1 承台观测标设置5.6.2墩身观测标:采用14mm不锈钢螺栓。见图6-2所示:图6-2 墩身观测标设置5.6.3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可参考上图设置。5.7观测精度与观测频次5.7.1观测精度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小数点后5位)。5.7.2观测频次1)墩台基础沉降观测一般根据表7-1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表7-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临时观测点取消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前后各1次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砟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注:1、观测墩台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2、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后观测:通过后第1天1次,隔3天1次,以后按上表正常进行。2)梁体徐变变形观测自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砟轨道铺设前,应系统观测梁体的竖向变形。预应力张拉前为变形起始点,变形观测的阶段及频次要满足表7-2要求。表7-2 梁体徐变观测频次梁体测量间隔表观测阶段观测周期预应力张拉期间张拉前、后各1次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安装前、后各1次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张拉完成后第1天张拉完成后第3天张拉完成后第5天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无砟轨道铺设期间每天1次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第4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5.8沉降评估5.8.1评判标准(1)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多个阶段的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首次回归分析时,观测期不应少于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月。(2)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有砟桥面桥梁30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20mm(3)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要求对于有砟桥面桥梁15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5mm超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根据沉降差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确定。(4)处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粱,当墩台沉降值趋于稳定且设计及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mm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7) 利用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两次预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月。(8) 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砟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应满足以下条件:S(t)/S(t=)75%式中:S(t): 预测时的的沉降观测值;S(t=): 预测的最终沉降值。(9)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残余徐变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无砟桥面L50m时,梁体跨中竖向变形不应大于10mm;L50m时梁体跨中竖向变形不应大于L/5000且不大于20mm。5.8.2评估方法(1)对于一座桥不仅要进行单个墩台的沉降分析,同时也要对全桥作综合评估,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均匀沉降。当桥长很大时可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进度划分部分区段。(2)对于单一墩台的观测数据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归纳、分析:架梁之前、架梁后至铺设二期恒载前、铺设二期恒载后至钢轨锁定前、钢轨锁定以后。综合评估时,对于预制梁桥,分桥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为基础施工完成桥墩完成、架梁前后、架梁后至铺设钢轨之前、铺设钢轨至钢轨锁定之前、钢轨锁定之后至正式运营之前、正式运营之后等多个阶段。5.9观测信息录入工程类型:桥梁;测点的类型:承台观测标、墩(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测点位置:按照表9-1输入:表9-1 测点位置属性表测点类型可选的位置属性说明承台观测标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指左侧小里程角处的观测标、观测标2指右侧大里程角处的观测标墩(台)观测标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3、观测标4对于墩身:观测标1为左侧观测标,观测标2为右侧观测标。对于桥台设置四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在小里程左侧,观测标2设置在小里程右侧,观测标3设置在大里程左侧,观测标4设置在大里程右侧。梁体观测标左1、右2、左3、右4、左5、右6左1指小里程端左侧,右2指小里程端右侧,左3指中间断面左侧,右4指中间断面右侧,左5指大里程端左侧,右6指大里程端右侧附表:陈山坞特大桥沉降观测信息统计表墩/台编号里程承台测点编号墩身测点编号备注合肥台439907439907C1439907T1台帽两侧439907T2439907C2439907T3背墙两侧439907T42#439972439972C1439972D1439972C2439972D24#440037440037C1440037D1440037C2440037D25#440070440070C1440070D1440070C2440070D26#440103440103C1440103D1440103C2440103D27#440164440164C1440164D1440164C2440164D28#440264440264C1440264D1440264C2440264D29#440364440364C1440364D1440364C2440364D210#440424440424C1440424D1440424C2440424D211#440457440457C14404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极品明前茶数据监测报告
- 新冠肺炎疫情预防班会教案
- 智能制造时代凸板刀数字化孪生模型构建与工艺优化
- 智能传感器的隐私保护与人体工学数据采集的伦理边界
- 新型环保冷媒替代传统硅油对分体热管传热性能影响评估
- 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中凹柱面镜非接触式三维表面重建的拓扑缺陷
- 2025年装配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支承箱防腐涂层在极地极端温湿度梯度下的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
- 2025年5G网络的普及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 微纳加工领域超精密刀支架的制造工艺革新
-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 六项精进培训感悟
- 减盐减油知识课件
- 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
- 八马加盟合同样本
- 少数民族旅游业
- 架空线路拆除施工方案
- 院校讲解空乘专业
-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
- 《PCB材料介绍》课件
- 电子商务教师招聘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