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耳塞耳机的煲机适用方法教程.doc_第1页
谈谈新耳塞耳机的煲机适用方法教程.doc_第2页
谈谈新耳塞耳机的煲机适用方法教程.doc_第3页
谈谈新耳塞耳机的煲机适用方法教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下信息来自 Panvi磐唯,Panvi旗下目前生产了两款耳塞,分别是:C100plus:http:/tao.mphone.cc/team.php?id=7C200发烧友:http:/tao.mphone.cc/team.php?id=15以下为新耳塞/耳机的煲机适用方法教程:前言 很久之前答应了魅友写篇煲机的文章,无奈比较忙也静不下心来写,拖到今天才放出来。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煲机文章了,有用软件的,有用扫频信号,也有提倡自然听的。我就综合一下网上的方法,说说的煲机方法吧。一,为什么要煲机?正常来说,所有的耳塞,耳机,音箱都需要煲机才能把声音充分发挥出来。但有人会说,那我不煲机就不会出好声了么?其实这个是错的,你买来音箱,耳塞接上还是能出声的嘛。只不过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经过时间的累积,振膜就会慢慢的磨合,老化。声音也就自然变好。所以说,自然听也是煲机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方法花的时间很长。 耳塞/耳机,音箱的单元从生产线下来后,由于单元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铁盘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二,煲机会改变声音么?很肯定的告诉你,会的。新买来的耳塞,声音普遍比较生硬,不耐听,低频混,声场放不开。这都是没煲前的现象。煲完后,一般高中低频过度会顺滑很多,低频也会收敛些,不会乱哄哄了。声场可以打开了,整体声音没毛刺,耐听。在仪器上测得煲前和煲后的曲线是不同的,但改变不会很大,总体声音走向不会变。只是变得顺滑些,少些尖峰。低频的量下降些。三,怎么煲机?煲机方法目前有很多种,但有个本质是不变的,大家都是另振膜发声,震动。这里说说几种方法。1,煲机软件。/soomaltools/SoomalRun_v1b2.zip适合比较懒的人,又不想拿自己MP3出来煲机,可以下载这个软件,直接插电脑煲,但用这种软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一般都是插电脑的声卡煲机的,插耳塞前要注意电脑的音量,以免损坏耳机。二是这种软件一般都是写死的程序,没有针对性的煲机。一般是直接用粉噪,白噪声来当音源。有些用扫频信号。一般不大推荐用软件煲。当然还有其他软件,这里不一一列举了。2,音频扫描信号。下载:/f/9490579.html这种稍微麻烦一点,把音源文件复制到电脑或者随身听使他变成一个音频信号发生器,然后设置重复播放,产生持续的信号。记得根据要求,达到时间后,更换相应的信号源。这类型也有软件的,但操作比较麻烦。(1)、用10015000Hz/5s扫频信号: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来煲耳机12小时(2)、用5018000Hz/3s扫频信号: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来煲耳机12小时(3)、用2020000Hz/2s扫频信号:使用正常听音强度来煲耳机72小时(4)、用1822000Hz/1s扫频信号: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来煲耳机24小时(5)、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这种煲机方法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可以了解煲机各阶段音质变化的规律,不留隐患延长器材寿命,第二可提高器材性能。3,自然听。这是我一直推荐的。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多人用的方法,很少人会知道煲机的概念,一般都是买来耳塞就用了。但其实这样也是煲机的一种方式,只是进入状态的时间比较长。不过他的好处却很多:(1) 你可以参与煲机的整个过程,会察觉到声音慢慢变好,带给你的惊喜会更大。或许有天你突然会叫起来“啊高频不刺了.”“终于听清那个银铃了.”发出这种惊叹。(2) 说是在煲耳塞,其实更多是在煲自己的耳朵,人就是这样,当习惯了一种声音之后,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另一种声音。所以我提倡自然听,这是让自己的耳朵适应新声音。好吧,说说我是怎么煲机的吧。首先收到耳塞前,我会先用轻音乐,比较舒缓的音乐来开声。比较推荐的轻音乐有班得瑞的。这个过程大概连续10个小时。此时音量要注意一下,耳塞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弄坏的。最大不超过最大音量的1/3.过完这个阶段后,低频混的问题大概会收敛很多了,让耳塞休息一个小时吧。休息完了后,可以准备其他音乐了。比如流行的,但不要太猛烈的那种,港澳那些口水歌曲的就可以。这个过程大概要40个小时。时间长你可以几次,可以放耳朵里听歌哈。也是要注意下音量。建议晚上睡觉时,就插着他,让他自己放歌去。第二天起来再听,声音会不同了。哈哈最后一个阶段,可以找些大动态的音乐,比如说大编制的交响乐啊。推荐几张专辑,ROUND-UP,红衫仔的音乐。让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