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的导游词.doc_第1页
汶川的导游词.doc_第2页
汶川的导游词.doc_第3页
汶川的导游词.doc_第4页
汶川的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汶川的导游词汶川的导游词篇一:羌族导游词 羌族的信仰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离开成都,经过近3个小时约160公里的车程,一路我们途经了漩口、映秀等 地,现在就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地区了。离我们的目的地九寨沟还有约270公里 , 6个小时。 请大家透过窗户向左侧的远处望去,那个色彩班驳、呈八卦阵形的村寨,就是著名的“西 羌第一寨”了。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而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早在3000多年前,殷 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最早生活在古昆仑山脉一带,那时的中国有三大部 落,一是黄河一带的黄帝部落,二是昆仑山脉的炎帝部落(整个炎帝部落都是羌族人)三是云南 一带的蚩尤部落, 当时炎帝和黄帝部落连手击败了蚩尤部落,于是我们才有了华夏儿女,炎黄 子孙.后来由于昆仑山脉越升越高,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羌族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其中一 支沿岷江往下游迁徙进入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形成了灿烂的古蜀文明,说到底羌族是我国长 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韧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曾经在古昆仑山脉一带繁荣的羌族人在历史长河中慢慢的和其他民族融合,由于羌族只 有语言没有文字古羌文化也慢慢被同化.而传程到现在在中国只有十几万羌族人才保留先祖 们的足迹,而这仅有的20万羌族部落生活在哪里呢,他们主要聚居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的茂县、理县、汶川、黑水、松潘和绵阳市的北川一带。 说到这些地名,大家心里一定马上会捏一把冷汗,对,这些地方就是世界震惊的 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 代表羌族文化精华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70%都垮塌了,十 几万羌族人近一半人遇难,尤其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聚居县北川县几秒之间就夷为平地, 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授相传,熟知羌族技艺的民间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羌族文化从此“断 了香火”,我们只能用”毁灭”两个字来形容,房子倒了,路断了,我们可以重新修,而文化断了 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再加上羌族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弱势的、被边缘化的民族,,所以国家有关 部门也迅速紧急启动了”拯救羌族文化”预案,用全力保护这个云朵上的民族,重建的过程是 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否则羌族有可能就会在地球上消失,千年历史的羌笛还有多少人会吹, 沙郎舞还有多少人会跳,我们不的而知,这些仅仅靠学者们的帮助是仅仅不够的,拯救一个民 族需要我们整个中国13亿人的力量,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这一路过来啊,想必大家已经发现了,一处处的羌族村寨的房顶边沿都立着一块块白石。 朋友们一定有疑问,这些白石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没有哪位朋友知道,请告诉我。这位朋友说 的对,这的确是羌族供奉的神灵,但羌族供奉的白石实际上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石英石。羌 族又为何奉这种白石为神灵呢?这里有一个白石崇拜源于羌民族“羌戈大战”的传说。虽说是 传说,可正好可以验证出羌族远途迁徒的历史真实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羌人从西北高原南迁,来到岷江上游,当他们看到这里水草 丰美、土地肥沃,便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然而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居民戈基人的攻击,于 是导致一场残酷的战争。远道而来的羌人屡战屡败,面临着灭族绝后的危险。就在这紧急关 头,所有的羌人都在同一天夜里做了同样一个梦,梦中有老人指点打败戈基人的办法:用鸡、 狗鲜血淋红白石头,再用这石头打戈基人。第二天醒来,大家就照梦中老人的指点准备起来, 等戈基人前来攻打 时,羌人们就把准备好的白石头象雨点般投向戈基人,打得戈基人头破血流,一败涂地。 羌人终于彻底战胜了戈基人,并在岷江上游扎下根,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因为是这种白百拯救了接近灭亡的羌民族, 所以羌人非常的信仰天神,并以白石作为天 神的象征。因此羌族就把白石当作神灵供奉起来,这一习俗直到今天仍盛行不衰。 这个传说,真实与否都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专家认为,羌民族对白色石头的崇拜源于他们身边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他们靠牧羊为生,头顶白云,身披羊毛褂,喝着羊奶,吸着 雪水,这一切生活来源无不与白色有关。 桃坪羌寨导游词 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下午好)!这是我的身份证和准考证。 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下午好)!今天我带来的是桃坪羌寨的景点导游,希望能令各位老 师满意。游客朋友们: 桃坪羌寨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小李下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而美丽的 寨子。需要要告诉大家的是:千万不要随意去触碰羌人供奉的白石神,也不要去接近火塘, 更不要朝火塘扔任何东西。我们游览的线路是:穿过这座桥,进入羌寨,依次参观羌民的“庄 房”、碉楼、地下水网系统,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然后在此集合,前往下一站。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成都158公里,被人们称为“神秘的东方古 堡”。为什么要叫桃坪羌寨呢?相传在1000多年以前,有个叫陶殊的人,带领羌民开发了这 块富饶的土地,因此叫做“陶殊坪”。由于这里盛产桃子,所以又叫“桃子坪”,后来简称为 “桃坪”,羌语叫“契子”。我们眼前这个建筑就是庄房,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羌族把住房叫做“庄房”,羌语叫“窝 遮”。一般人家的“庄房”都是五层楼房。第一层用来饲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起居 室,“咪达层”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民族的厅堂;第三层是贮存“猪膘”肉的地方,“猪膘” 肉是羌族特色的食品,猪膘是将猪宰杀去其内脏后,把肉割成条状吊在屋梁上风干而成。“猪 膘”肥肉透明晶亮,瘦肉色泽红润,入口化渣,非常可口,是羌族食用和待客的佳品,“猪膘” 存量多少也是衡量羌族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储藏室;第五层是 一个小平台和一个祭祀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和朝拜神灵的地方。“阿爸 木比塔”就是白石神,关于白石神还有一个传说,由于羌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只有语言 的民族,这个传说也就是靠口头传下来的,相传在远古时期,羌人与戈基人几次开战,但羌 人屡战不胜,羌族首领在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用白石作战可以打败戈基人,果真羌人在战 场上用坚硬的白石与木棍作武器,战胜了戈基人,从而定居下来。后来羌人就把白石看作神 物,并且供奉起来。屋顶就是晒坝,用来晾晒粮食。 碉楼是羌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是羌族文化的象征。碉楼的造型各不相同,作用也不同。 我们看到的这个碉,它体积不大,呈四方形,属四棱碉,是用于警戒的叫“哨碉”,多建在便 于眺望四周的高朗地带,有人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敌情便点起“狼烟”,村寨里的人们立即做 好准备。请看对面那座碉,它比我们所在的碉楼要大些,也显得坚实些,那小郭就要问大家 了,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噢!这位先生说对了,它是用于实战防御的,叫“战碉”。战碉有 五、六、七、八、十二角形,属多棱碉。角数越多越便于对付各个方位来袭击的敌人,同时 也使碉楼更为坚固。这种碉楼下大上小,里面分为十几层,遇到作战时,士兵可以在碉在内 据守,村里的人,甚至连家畜都可以转移到碉内,带上足够的食物,坚持数日是没问题的。在这神奇的“东方古堡”的建筑群下面,还隐藏着一个伟大的工程地下水网。羌民 利用山坡地形,从山上引来泉水,流经各家各户,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取水。打仗时也不怕 敌人围困,有利于长期坚守。同时,它还是一个完善的消防设施和一条安全的地下通道。 各位游客,小李的讲解就先到这里,现在给大家二十分钟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二十 分钟后我们在此集合,继续我们的游览。 老师,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篇三:文化 日语导游词 羌族文化 文化 皆様、。成都離3時間、今私達阿覇族族自治州 族地域着。途中漩口、映秀経由、160 道。6時間、目的地九寨溝到着。 皆様左側窓通見。覧色八卦形 村有名西第一寨。族中国長歴史 少数民族一。、四川省全国唯一族居住地。族人 今3000年前殷代甲骨文書記載。主阿覇 族族自治州茂県、理県、汶川、黒水、松潘綿陽市北川県住。今 質朴古風習原始的族村保持族世界文化生化 石思。 皆、目凝覧。村家屋根白 石立。、族信奉神様。昔伝説 、族祖先南移時、岷江上游戈基人会。戈基人 岷江上游原住民、族連戦連敗。 、日、彼夢中神様啓発白雲石岩棒武器装 備戈基人勝。、族白石天神信奉。限 、白色族日常生活関係深。、彼羊放飼 生計立、帽子飲雪水全部白。族農業主、牧畜業発達。主食 芋、酒大好。 族自分文字、人間盛口頭文学 族文字中、特殊地位占。酒歌伝統的曲酒唄曲 含族民歌重要。酒歌言、族人達 揃酒飲時、先一番年高人乾杯音頭後年齢長幼 順次歌歌、酒飲。 文化言、族独特建築芸術言得。望楼 族建築芸術代表一番特色建築。、中心煙柱 突出建物望楼。望楼遠目見下大上小。 、望楼中入上大下小。、200年経歴、 依然聳堅感心。 広深文化、私話。休、後話。 。篇四:导游词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到九寨沟来旅游,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是第一次来 九寨沟吗?有没有来过的举一下手,我想问一下来之前有没有做功课呀?可能都知道九寨沟 在四川,但有没有知道九寨沟在四川哪个州呀?阿贝州?阿坝州的全称叫什么?“阿坝藏族 羌族自治州”听这个名字你们就已经猜到了,这里主要生活着两个民族,一个是藏族,一个 是羌族。你们是哪个族的?(汉族)那你们到这就是少数民族了!你们要入乡随俗,在这里 呢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其实不用说了,大家已经猜到了我是干嘛的?(导游)我就是你们 这次九寨沟三日游的全程导游了。今天是我,明天是我,后天?还是我!真烦!天天看这张 脸,那么我的家乡就在阿坝,我姓万,打不打麻将?就是那个xxx,叫xxx,!我的家乡就在 阿坝茂县听说过吗?没有?听说过汶川吗?我家离汶川只有三十二公里!我是当地的羌族人, 我的名字如果用羌语来发音的话叫着:“阿细阿兰格”记住了没有?朋友们你们可以叫我“小x”,也可以叫我“阿兰格”,但记住了,千万千万不要叫我“x导”,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 才发现呀,“万”字和“乱”字特别相像了,有乱叫那我就“乱导”了哈。朋友们今天飞机晚 点了没有?晚了是吧?晚了半了多小时。在我这就不算晚了。你们刚刚下来的机场,有没有 人知道叫什么名字?“九寨黄龙机场”,简称为”九黄机场”,这是中国第三高机场,有多高? 蒙一下?3500! 注意事项: 机场:修建当时是,中国三高机场,第一个在西藏,叫邦达;第二高叫贡嘎;第三个就是 我们这里,海拔3500米,叫九寨黄龙机场,因为海拔高。 气候温差大,使得我们这里的气流经常不稳定,造成这个飞机经常晚点,在我们当地, 当地人认为这个名字没有取好,为什么要叫九黄机场嘛!所以当地人有了这么一段歌遥来形 容它:九黄九黄,十个航班,九个黄,还有一个在返航。朋友们,首先大来到我们九寨沟来旅游,我想问一下,你们来的时候旅行社有没有把这 几天的行程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呢?那朋友们,你们在成都或者是你们的家乡报名的时候给你 们交接的工作人员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来过九寨沟,对不对?可能在和你交接的时候说得不够 清晰,不够详尽。那么现在小万呢就把这几天的行程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三天时间 你们遇到的任何的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最终解释权全部都在我这里明白了吗?首先(坐车的 时间、路程、路经)。在这里我说一下几点注意事项,在行驶的过程中就是大家不要打瞌睡, 为什么不能打瞌睡呢?我这里什么高?朋友我们这边海拔高。我们阿坝州地处四川省的西北 部。同时我们这里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歌里唱的什么高原?青藏高原,我们这里是青藏高 原的东南端,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青藏高原的风光啦!不用去西藏就可能看到了,对不对? 这个地方呢因为海拔很高,朋友们,刚刚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舒适,不适应。这不舒适 和不适应我们叫什么呢?高原反应!那高原反应会有一些什么症状呢?晕,喘不过气,呕, 闷,哇!你们都用一个字一个字的来形容这个东西哈,你们多说两句嘛?朋友们,其实高原 反应没有大家想像那么严重,高原反应就跟谈恋爱差不多,会脸红、心跳、呼吸急促,但是 根据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分为初恋,热恋,然后是失恋了。那失恋不是很好受。朋 友们据我所知,没有一味药,没有 一个医生能为你治疗好你的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跟个人的体质有关系的。高原反应是 可以预防的,那从现在开始呢到一个多小时之内你们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如果你们把这三 点都做到的话,那我们的高原反应就能降到最低最低的:第一点呢就是不要一次性的快速的饮水,就是不要把一瓶水咕嘟咕嘟的一口都喝掉了, 为什么呢?朋友们你们在飞机上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带的薯片呀, 饼干呀,面包呀,包装袋都会鼓起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海拔高,什么底了?气压底 对不对?所以说就会胀开来,我们这里海拔三千多米呀,气压也很底,所以我们的身体也会 胀开来,并不是说我们变成了一个大胖子,是我们的心呀、肺呀、肠子呀,就会胀开来,所 以在高原地区,你一会儿就想上厕所一会儿就想上厕所。所以说,朋友们,不要一次性剧烈 的饮水,因为一次性剧烈的饮水会增加心脏的很大的负担。怎么样呢,不是不让你们喝,是 小口小口的喝。这一点能做到吧?第二点呢就比较的难了,那就是到了高原地区呢千万千万不做剧烈的动运,说到这一点 朋友们,难不难?夫妻难不难?难!今天晚上要分开睡,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了哈,这是第 二点。 第三点:就是从海拔底的地方到海高的地方,不要打瞌睡,为什么不能打瞌睡呢?来, 朋友们,看一下车窗外的植被多不多?说明这个地方什么东西少?氧气少!所以在坐车的时 候就特别的犯困,特别特别的困,眼睛想闭起来!现在是不是睡觉的时候?根本就不是对不 对!那为什么想打瞌睡?那是因为大脑缺氧的症状!千万不要睡着了,因为在我们清楚的时候可以通过主动调节呼吸的频率,来增加人体正常所需的氧气含量,而睡着的时候呢人 是被动吸氧,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明白了吧。等一会儿呢我会仔细观察的,如果谁睡 着了我会把他叫醒,叫醒第一次起来唱个歌;叫醒第二次,起来跳个舞;那第三次怎么办, 又唱歌,又跳舞。载歌载舞。朋友们,那这是今天我们注意事项。 那么等一会不能睡觉那干嘛呢。那今天呢从这到九寨沟我就一路给大家做讲解了好不 好? 我每一年都会带我父母出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我会想,想什么呢?想这次旅游会遇 上一个什么样的导游? 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行程呢?让我们父母玩得更开心呢?所以就 以这样的标准来标准我自己,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朋友们,我们在一起相处会有 三天的时间,希望你们也一样用这样的标准来标准我好不好?我希望做一个你们都喜欢的导 游好不好?好不好?还有人给我鼓掌,我好高兴! 那么这一路上,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这里的文化,这里的风俗,这里的风景好不好? 晚上回酒店要注意,有高血压的朋友就不要洗澡了,因为很容易晕倒, 在座的各位是第 一次来我们九寨沟的吗?是专门来玩的?还是开会来玩的呀?我们九寨沟四季的景色都很美, 冬天相对来说要次一点,秋季是最美的季节,没关系,欢迎下次在来九寨沟。我们这里还有 一个景点叫黄龙,但是这个季节上面全是雪,不能上去,如果真的想上去,那不是玩了,那 叫玩命。你们这次是坐飞机来的,那么飞机就会围着一坐山转一圈,那座山就是我们藏区的 十二大神山之首,叫着“嫩恩夏日冬旭”神山。我们藏区十二大神山都是以“嫩恩”来取名字的,翻译成汉语叫着什么呢,叫“雪宝顶”, 海拔高度很好记,5588米,那是我们藏族人心中的神山,看到神山你们会有好运的。为什么 叫做“雪宝顶”这个名字呢?因为她是盛产宝贝的山顶。你们应该知道藏族人有一个特点, 藏族人喜欢挂珊瑚,喜欢挂松石,对不对!那在这里怎么会有珊瑚呢?对了,在很多很多很 多很多年以前,我们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运动。大海退去了以后呢山凸了起 来,所以在我们这个地方,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珊瑚,就不难理解了对不对?为什么 这里叫“雪宝顶”呢?因为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蕴藏着四十多公里的水晶矿,叫水晶乡, 卡卡沟,由此而得名叫“雪宝顶”。朋友们,我想问一下来我们九寨沟主要是看什么呢?看水?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 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是全中国最美的水景公园之一了,这个我可以打包票的说。但是九寨 沟难道就仅仅只是看水吗?为什么叫着九“寨”沟呢?看寨?对,什么叫“寨”?来。朋友 们看一下我们左上方,那里就是一个非非常常典型的安多藏族村寨了,藏族村寨有什么特点呢?大家注意看一下,“大哥你是来自那里的?”在你们家乡有没 有这样一句话:“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个寨子里面是不是有很多的彩旗,彩旗 就是藏族人的标致了。跟大家说这个不叫彩旗,这个叫“经幡”,经文的“经”,旗幡的“幡”。 上面写满了经文,丹珠尔经、甘珠尔经,借助风的力量来吹动经幡,吹动一次就等于念 过一次经了。这样说吧,如果他是藏族人的话,东北话说就是“必须的,一定的”他肯定要 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插上五色的彩旗-“经幡”,反篇五:九黄羌文化导游词九寨黄龙旅游线羌文化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离开成都,经过近3个小时约160公里的车程,一路我们途经了漩口、映秀等地,现在 就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地区了。离我们的目的地九寨沟还有约270公里 ,6个小 时。 请大家透过窗户向左侧的远处望去,那个色彩班驳、呈八卦阵形的村寨,就是著名的“西 羌第一寨”了。汶川的导游词篇二:四川羌寨导游词3篇 四川羌寨导游词3篇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羌族人民聚居的自治州,在这片孕育出九寨沟、四姑娘山的美丽画境之地,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羌寨犹如一颗颗宝石点缀其间。下面是羌寨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羌寨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的桃坪羌寨。羌寨距成都市180公里,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被誉为 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 、 神秘的东方古堡 。 羌族人自称 尔玛 ,是个古老的民族。据历史考证,四川阿坝一代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古羌人原居西北地区,汉魏以来,受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开始向东向南大迁徙。一部分进入西藏,融入藏族;一部分内迁中原地区,融入汉族;还有一部分羌人迁入岷江上游,分布在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县及绵阳北川县、雅安市和甘孜州部分区县,形成四川的羌族,目前四川羌族总人口近20万。 桃坪古堡建筑始于汉朝,是当地原始居民因地制宜,以本地盛产的石片为原料,采用黄泥为粘合剂做成的民居建筑,叫 邛笼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羌族迁入岷江流域后,为了防御外族侵扰,也大量采用这种建筑。 桃坪羌寨 邛笼 包括碉楼建筑和民居城堡建筑两部分。羌寨有碉楼2座,雄踞于古堡后面的山腰,具有军事观察所的含义;桃坪古堡是寨内民居,由许多石楼拼合而成,形成雄伟壮丽的建筑群。古堡内石楼摩肩接踵,高低错落,棱角清晰,远远望去,俨然一座方正宏大的石制宫城。 桃坪羌寨最早名为 赤溪寨 ,因为当地溪水里的石头呈红色,映红了溪水。后来这里栽种大批桃树,春季桃红柳绿,秋季果实累累,人们便称此地为 桃子坪 ,简称 桃坪 。 民居建筑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进入羌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由片石砌成的平顶房屋,便是桃坪羌寨的古民居,当地人称为 庄房 。 庄房 多数为三层,底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中层住人,最高一层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房顶平台是打麦子青稞以及晒粮食的场地,另外还垒一个 小塔 ,摆放羌人信奉的白石神,体现出羌人 人在畜上、神在人上 的习俗。 羌族信仰天神,并以白石作为天神的象征。传说羌族先民在迁往岷江上游时,曾在天神帮助下以白石战胜了强敌戈基,使民族转危为安,所以羌族以白石作为保护神,山顶、屋顶和石塔内,均供奉白石神。 羌族民居建筑往往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特有的片石,用毫无杂质的深层粘土粘合,加上房基深入石层,房屋间互相连接,使墙基坚固耐用,一般可以使用数百年之久。 桃坪羌寨户户人家相连相通,相互依靠。寨外面有八个门,为传统的八卦布局,寨子里大小甬道错综复杂,13条四通八达的通道互为联结,犹如进入诸葛孔明摆下的八卦阵;通道各处都有对外射击的暗孔,发生战争时,在通道里既可互相支援,又可埋伏士兵。 桃坪羌寨构建了复杂而又实用的水网系统。他们修筑的水渠顺山而下,穿寨而过。从山上下来,水渠为明渠,进入寨中之后,明渠变成暗渠,并有多处分支使渠水分流。寨内的主要通道下面和部分人家房内都筑有暗水道,揭开石板就能取水。 水道的作用不小:一是方便生活;二有消防作用;三可调节寨内气温湿度;四是水道宽敞,可以通人,战时可作防御之用。寨前一片开阔地上,暗渠复原为明渠,宽了很多,村民有需要清洗的各式物品都在此洗涤,然后渠水直流寨下的杂谷脑河,不致污染饮用水源。这种设计既卫生又科学,让人不得不对羌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深叹服。 请大家注意,古堡每户人家的窗户都较小,房顶互相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对,窗户小可以保证房间内冬暖夏凉,也便于防盗,小窗户还有利于房屋墙体的稳固。庄房互相连接,既方便抵抗敌人侵犯时互相支援,还巧妙地利用了房屋间的牵引力,提高了房屋抗震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古堡大部分幸存下来,这与古堡强烈的抗震性是分不开的。 各位,请看这间庄房外墙上留着一个穿孔的石板,你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是用来拴马或拴牛等牲畜的。其实,在桃坪羌寨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秘密。这不,古堡家家户户使用的门锁和钥匙多是木制的,没见过吧?这种锁在修建房屋的同时就安装好,木制门锁开启需要一定的技巧,外人是难以打开的;再如,古堡内许多房屋的墙体上有 十 、 工 、 王 等石砌符号,甚至还有奇特的太阳纹,这些图案代表什么含义?当地人也说不清楚了,算是待解之谜吧。 请看,这是羌寨常见的 石敢当 碑。石敢当是羌族的守护神,具有镇宅的功能。这尊石敢当高150厘米,宽40厘米,面目狰狞,眼球外突,张着血盆大口,口中衔着一支典型的西夏剑。据考证,这尊石敢当还是西夏时期的文物哩。 碉楼建筑现在我们来到了桃坪羌寨中最具特色的景点碉楼。羌碉一般高达20多米,是羌寨的标志,对羌族人来说,无碉不成寨,所以过去羌寨是碉楼林立。 碉楼形状有四角、六角和八角形多种,也采用石片加粘性黄泥砌成。其棱角锐利笔直,似刀切斧削而成,结构匀称,墙面平整光滑,坚固耐用。 碉楼主要用作军事用途,下层可驻军和堆放粮食,楼顶设置观察哨,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只需在顶层点燃烟火,便可将信息传遍村寨。楼内兵士可据楼力守,所以碉楼一般建在路口或山地险要地位,易守难攻。但解放以后民族和睦,羌碉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大部分自然损毁了。 桃坪羌寨共有两座碉楼,高达30米。楼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向上倾斜,使碉楼下大上小,台基相当稳固。据说修建碉楼的工人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施工,可保证数百年不倒。请大家注意看,桃坪羌寨碉楼正中有一个从顶到底的棱角,它起什么作用呢?不仅仅是装饰美化作用,重要的是使楼房所受的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纹分流扩散,更好地支撑起高大的碉楼。桃坪地处地震频发的岷山大断裂带上,但数百年来碉楼矗立不倒,不能不说与羌人精湛的建筑艺术有密切关系。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桃坪古堡受损并不严重的原因了吧?对,古堡和羌碉采用轻薄的石片,用深层的黄土粘接,地基深入岩层,下大上尖的外形和建筑物间相互拉扯的建筑结构,以及梭角支撑等,分别起到了稳固作用和地力分散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古建筑的安全。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桃坪羌寨不在这个断裂带上,它所处的茂县、理县断裂带基本是安全的。 各位游客,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桃坪羌寨是一个集日常生活和战争防御体系为一体的古老城堡,它的路网、水网、房顶共同构成了三维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远可观察,近可接敌,十分神奇。但当战争的硝烟散尽,高大的碉楼和迷宫般的建筑就失去了抵御外敌的意义,留给我们的就是它精湛的建筑艺术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研究羌文化的宝贵遗产。 理县米亚罗羌寨导游词二: 桃坪羌寨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小李下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寨子。需要要告诉大家的是:千万不要随意去触碰羌人供奉的白石神,也不要去接近火塘,更不要朝火塘扔任何东西。我们游览的线路是:穿过这座桥,进入羌寨,依次参观羌民的 庄房 、碉楼、地下水网系统,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然后在此集合,前往下一站。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成都158公里,被人们称为 神秘的东方古堡 。为什么要叫桃坪羌寨呢?相传在1000多年以前,有个叫陶殊的人,带领羌民开发了这块富饶的土地,因此叫做 陶殊坪 。由于这里盛产桃子,所以又叫 桃子坪 ,后来简称为 桃坪 ,羌语叫 契子 。 我们眼前这个建筑就是庄房,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羌族把住房叫做 庄房 ,羌语叫 窝遮 。一般人家的 庄房 都是五层楼房。第一层用来饲养家畜;第二层是 咪达屋 和起居室, 咪达层 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民族的厅堂;第三层是贮存 猪膘 肉的地方, 猪膘 肉是羌族特色的食品,猪膘是将猪宰杀去其内脏后,把肉割成条状吊在屋梁上风干而成。 猪膘 肥肉透明晶亮,瘦肉色泽红润,入口化渣,非常可口,是羌族食用和待客的佳品, 猪膘 存量多少也是衡量羌族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储藏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一个祭祀台,叫 若基格 ,是供奉 阿爸木比塔 和朝拜神灵的地方。 阿爸木比塔 就是白石神,关于白石神还有一个传说,由于羌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这个传说也就是靠口头传下来的,相传在远古时期,羌人与戈基人几次开战,但羌人屡战不胜,羌族首领在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用白石作战可以打败戈基人,果真羌人在战场上用坚硬的白石与木棍作武器,战胜了戈基人,从而定居下来。后来羌人就把白石看作神物,并且供奉起来。屋顶就是晒坝,用来晾晒粮食。 碉楼是羌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是羌族文化的象征。碉楼的造型各不相同,作用也不同。我们看到的这个碉,它体积不大,呈四方形,属四棱碉,是用于警戒的叫 哨碉 ,多建在便于眺望四周的高朗地带,有人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敌情便点起 狼烟 ,村寨里的人们立即做好准备。请看对面那座碉,它比我们所在的碉楼要大些,也显得坚实些,那小郭就要问大家了,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噢!这位先生说对了,它是用于实战防御的,叫 战碉 。战碉有五、六、七、八、十二角形,属多棱碉。角数越多越便于对付各个方位来袭击的敌人,同时也使碉楼更为坚固。这种碉楼下大上小,里面分为十几层,遇到作战时,士兵可以在碉在内据守,村里的人,甚至连家畜都可以转移到碉内,带上足够的食物,坚持数日是没问题的。 在这神奇的 东方古堡 的建筑群下面,还隐藏着一个伟大的工程地下水网。羌民利用山坡地形,从山上引来泉水,流经各家各户,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取水。打仗时也不怕敌人围困,有利于长期坚守。同时,它还是一个完善的消防设施和一条安全的地下通道。 各位游客,小李的讲解就先到这里,现在给大家二十分钟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二十分钟后我们在此集合,继续我们的游览。 老师,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 理县米亚罗羌寨导游词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的讲解员,名叫,现在,我代表我们神秘的 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旅游点的全体父老乡亲和全体工作人员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汶川的导游词篇三:九寨导游词 九寨,黄龙环线 纲要: 1,映秀,汶川茂县(成都-都江堰段进入) 2,茂县松潘 3,松潘九寨 4,黄龙 一简单介绍都江堰 1,历史沿革: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 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一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所以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二,水利工程-都江堰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地,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后,由于都江堰水利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前后有不少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维护中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变成规范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说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是毫不夸张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可说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积已由建国时的200万亩扩展到1000多万亩。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长效的伟大功能的奥秘所在。都江堰是由三个主要的水利工程组成,:分别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 鱼嘴分水堤又简称鱼嘴,因其形状像一张鳄鱼的嘴巴而得名,昂头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农田,西边的外江则用于排洪。鱼嘴主要起到两个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经过鱼嘴上的一颗颗排列整齐的小石头,而使其外江的沙占八成,内江的沙占二成。这样,灌溉农田的水就会十分清澈,因为大多数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则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春季江水较枯,使其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涨,水势汹涌,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便会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就是这样的鱼嘴,保证了当地人民在枯水期的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滥的发生,真是功不可没。 第二个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将宝瓶口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以保证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灾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当江水疾驰而来,会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漩涡,将泥沙或冲上岸,或带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最后一个呢是宝瓶口。宝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 节制闸 作用,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的水会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此来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换句话说,若是宝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没有水喝。所以宝瓶口和飞沙堰还真是一对帮人排忧解难的好兄弟。 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条鱼,那么鱼嘴处就是鱼的头,飞沙堰就是鱼的身子,而宝瓶口,则是鱼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坝。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二,阿坝概况: 1地理位置: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缘。西北,北部于青海,甘肃省毗邻;东南,西南与省内的绵阳,雅安等地区和甘孜州接壤。幅员面积83,426平方公里,全州辖12个县,一个县级市。 2人口民族: 总人口919987(2013)余人。总体民族为藏族,汉族和羌族,除此之外,还居住着回,等民族。(57%18%20%3%),总为4民族构成。大面积雪山和草地促使地广人稀,她的面积差不多面积的重庆有3200多万人口。 3得名以及自治州成立: 阿坝,藏语念作“尔尕”,据说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但据文献记载,阿坝州是因人名得部落名。相传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公元815-838)时期,派大臣征伐边境留守今阿坝地区,其后裔若巴盖登主管钱粮赋税,百姓简称其名为“阿坝”,后遂得名阿坝州。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阿坝州各地陆续得到解放,1953年元旦,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5年12月,将州改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又将州改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习惯上又被称之为雪山草地,1,因为全州面积中有约超过一半州的国土面积由三座雪山构成,他们分别是:龙门山脉。东南部的邛崃山脉和纵贯全州的岷山山脉,这三大山脉主要集中在全州的西部,北部和东南部。2,其次中国工农红军在1935年到1936年期间,红1234个方面军(也叫中央红军)都先后从阿坝经过,翻越阿坝境内夹金山,梦笔山,达古雪山,长坂山,昌德山这五座雪山3,在这12个县和一个市中的若尔盖市,红原县,阿坝县,黑水县,松潘县的大部分区域是高寒的草甸。) 4资源: 阿坝州资源丰富,其中又以旅游,水能,黄金资源见长。 水能: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水能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 黄金:黄金储藏量500吨,年开采万两以上黄金,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自然资源: 山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有30余座。著名的有:雪宝顶,三奥雪山(奥太基,奥太美奥太娜),九鼎山,鹧鸪山,巴郎山。四姑娘山等等。 水多:境内江河众多,有100余条。著名的有:黄河,岷江,白龙河,白河,黑河,猛河,大渡河等等。除了江河,这片土地上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阿坝州拥有30万公顷的高原沼泽,行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树多:阿坝州深林覆盖面积达37%,珍惜植物紫果云杉,桐,高山柏等,在这里以森林的规模存在。 动物多:野生动物380多种,其中兽类100余种,鸟类230余种,爬行类20余种,两栖类14种,鱼类17种。 二,汶川 1基本概况 我们离开了都江堰,从西线进入阿坝州,进入的第一个线,阿坝州的门户,也是最大的一个县名字叫做汶川县。 概括: 汶川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4083平方千米,共辖14个乡镇,人口111788人,羌族人口29839人,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也是阿坝州的工业基地,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海拔1325米,森林覆盖率达48%,距省城成都146千米,国道213,317穿城而过。 2历史沿革: 得名: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因城市在岷江西岸,所以得名。 1952年迁汶川于威州(为什么叫威州,威州史为绵虒地,曾日维州,当地羌民用羌语习惯的称谓叫“Kvoza”,汉语谐音近似“柯杂”。维州最初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置。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在此建绵虒县,称绵虒。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因由京城发往山东潍州文书误投维州(今理县薛城),故将维州改为威州,义“威制西羌)。1858年曾撤汶川县于茂县,理县合并并成立茂汶羌自治县。1963年复置。1990年底汶川县建制为3镇,14乡。 3地震: 汶川的闻名更多因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8.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许多大城市也是因为这次地震才知道了四川西部的这个县。 亲身讲述经历地震瞬间 地震故事:有个女孩,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真被放弃救援离开,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