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2015届一轮复习测试卷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 建兴中,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祖纳雅相知重。纳好博弈,每谏止之。纳曰:“聊用忘忧耳。”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何必博弈而后忘忧哉。”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道,力不足也。”乃上疏荐隐。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 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年七十余,卒于家。 (选自晋书王隐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就而卒 就:完成b.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 疾:恨c.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 形:容貌d.芜舛不伦 舛:错乱解析:形:表现。答案:c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隐有志著述的一组是 少好学,有著述之志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纳好博弈,每谏止之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a.b.c.d.解析:写的是王隐的父亲;写王隐性格耿直。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隐到了江南,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的祖纳一向了解他,也很敬重他,彼此间的谈话也无芥蒂,直言不讳。 b.王隐认为晋朝没有自己的史书,时局不太平,史事资料多有丢失,只有有志之人才能在著述史书上有所建树。 c.王隐认为祖纳年少时生活在都市,又有丰富的官宦经历,耳濡目染胜败兴衰之事,具备著书立说的优越条件。 d.王隐承父遗志,潜心求学,官至著书郎,后虽历经挫折,但仍坚持著述,终成心血之作,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解析:“成为知名的史学家”于文无据。 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译文:(2)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 译文:答案:(1)古人碰上好的时代,就以功业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未碰上好的时代,就用言论来发挥自己的才学。所以世道盛衰都不困顿。(关键词:遭、达、道、否泰、穷)(2)元帝认为创立基业事务繁多,还顾不上史官的事,就搁置起来未作答复。(关键词:以、殷、遑、寝)参考译文:王隐,字处叔,是陈郡陈人。世代贫寒。父亲王铨是历阳令,从小好学,有著书立说的志向,常暗自记录晋朝时事以及功臣事迹,没有完成就去世了。王隐用儒家的品德而自守,不交结权贵做靠山,博学多闻,继承了父亲的遗业,对西都旧事大多熟悉。建兴年间,过长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祖纳对他一向了解并器重。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常常劝阻他。祖纳说:“姑且用来解忧罢了。”王隐说:“古人碰上好的时代,就以功业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未碰上好的时代,就用言论来发挥自己的才学。所以世道盛衰都不困顿。现今晋没有史书,天下大乱,旧事都散失了,史书不是普通人所编纂得了的。您从小在五都生长,在四方游历为官,华夷成败各种事情都有所见闻,为什么不酌量记述下来呢?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还能流行于世,死而不朽。与他们同时代的,人才难道还少吗?却都默默无闻,就是因为没有著述呀。所以君子恨到死时还默默无闻,易提倡自强不息,何况国史能知道得失的踪迹,何必要用下棋来解忧呢?”祖纳叹息说:“不是我认为你的道理不对,而是我的能力不够。”于是上疏推荐王隐。元帝认为创立基业事务繁多,还顾不上史官的事,就搁置起来未作答复。太兴初年,法令制度逐渐完备,就召王隐及郭璞同任著作郎,让他们编纂晋史。参与平定王敦有功,赐爵平陵乡侯。当时著作郎虞预私自编撰晋书,可是他生长于东南,不了解中原的事,多次拜访王隐,并借了王隐著的书私下抄录,见闻渐渐广泛。此后又忌恨王隐,表现在言谈脸色上。虞预出身豪门,结交权贵,共为朋党来排斥王隐,(王隐)最终因被诽谤而免官,罢官回家。家贫没有财力物力,不能撰书,就去武昌依附征西将军庾亮。庾亮给他提供纸笔,书得以写成,到朝廷献上。王隐虽然喜欢著述,可是文笔粗鄙拙劣,错杂纷乱没有条理。他的书中有次序的部分,都是他父亲写的;文体杂乱意义不明的部分,是他自己写的。七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张齐字子响,冯翊郡人。世居横桑,或云横桑人也。少有胆气。初事荆府司马垣历生。历生酗酒,遇下严酷,不甚礼之。历生罢官归,吴郡张稷为荆府司马,齐复从之。稷甚相知重,以为心腹,虽家居细事,皆以任焉。齐尽心事稷,无所辞惮。随稷归京师。稷为南兖州,又擢为府中兵参军,始委以军旅。齐永元中,义师起,东昏征稷归,都督宫城诸军事,居尚书省。义兵至,外围渐急,齐日造王珍国,阴与定计。计定,夜引珍国就稷造膝,齐自执烛以成谋。明旦,与稷、珍国即东昏于内殿,齐手刃焉。明年,高祖受禅,封齐安昌县侯,邑五百户,仍为宁朔将军、历阳太守。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而在郡有清政,吏事甚修。天监二年,还为虎贲中郎将。未拜,迁天门太守,宁朔将军如故。四年,魏将王足寇巴、蜀,高祖以齐为辅国将军救蜀。未至,足退走,齐进戍南安。七年秋,使齐置大剑、寒冢二戍,军还益州。其年,迁武旅将军、巴西太守,寻加征远将军。十年,郡人姚景和聚合蛮蜒,抄断江路,攻破金井。齐讨景和于平昌,破之。初,南郑没于魏,乃于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镇草创,皆仰益州取足。齐上夷、獠义租,得米二十万斛。又立台传,兴冶铸,以应赡南梁。十一年,进假节、督益州外水诸军。齐在益部累年,讨击蛮獠,身无宁岁。其居军中,能身亲劳辱,与士卒同其勤苦。自画顿舍城垒,皆委曲得其便,调给衣粮资用,人人无所困乏。既为物情所附,蛮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于庸、蜀。巴西郡居益州之半,又当东道冲要,刺史经过,军府远涉,多所穷匮。齐沿路聚粮食,种蔬菜,行者皆取给焉。其能济办,多此类也。十七年,迁持节、都督南梁州诸军事、智武将军、南梁州刺史。普通四年,迁信武将军、征西鄱阳王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未发而卒,时年六十七。(选自梁书张齐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日造王珍国 造:培养b.阴与定计 阴:悄悄c.寻加征远将军 寻:不久d.既为物情所附 既:已经解析:造:前往。答案:a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齐为政有方的一组是而在郡有清政,吏事甚修迁天门太守,宁朔将军如故齐讨景和于平昌,破之又立台传,兴冶铸,以应赡南梁齐在益部累年,讨击蛮獠,身无宁岁其能济办,多此类也a.b.c.d. 解析:写张齐任职的情况;写张齐的战功;写张齐多年征讨蛮人,终年不得安宁。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齐年少时有胆气,然而在侍奉司马垣历生时常忍辱负重,缘于垣历生酗酒、对待下属很严酷。b.在张齐的撮合下,王珍国与张稷达成共识,东昏侯命丧于张齐之手,第二年,张齐加官晋爵。c.张齐在益州时,不断征讨蛮獠,而他善于治军,身先士卒,和士兵同甘共苦,起榜样示范作用。d.张齐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天监十七年,一路高升,身兼多职;在普通四年未出发就去了。解析:“常忍辱负重”系无中生有。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画顿舍城垒,皆委曲得其便,调给衣粮资用,人人无所困乏。译文:(2)齐沿路聚粮食,种蔬菜,行者皆取给焉。译文:答案:(1)他亲自规划设计宿营地的房舍和城堡,都周全能得便利,调剂供应衣服粮食和用品,每个人都不缺乏。(关键词:画、委曲、资用、困乏)(2)张齐就沿路聚集粮食,种植蔬菜,路过此地的行人都可以取得所需物品。(关键词:行者、取给)参考译文:张齐字子响,冯翊郡人。因世代居住在横桑,(所以)有人说他是横桑人。张齐少年时很有胆气。最初在荆府司马垣历生处做事。垣历生喜欢酗酒,对待下属很严酷,对他不太有礼貌。垣历生罢官回乡后,吴郡的张稷继任荆府司马,张齐又跟从他做事。张稷很赏识看重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即使是家居中的琐细之事,也都委任给他。张齐服侍张稷尽心尽力,没有什么推辞和顾忌的。后随张稷回京师。张稷在南兖州任职,又被提拔为府中兵参军,开始把军旅之事委派给张齐。南朝齐永元年间,梁高祖率师起义,东昏侯召回张稷,统领宫城诸军事,住在尚书省。起义队伍到了城外,将城包围,形势逐渐危急,张齐白天到王珍国那里,悄悄与他定下计策。计策一定,当晚就带领王珍国到张稷这儿来联络,张齐自己手持烛火照明,以促成这个计策的实现。第二天一早,张齐与张稷、王珍国在内殿走近东昏侯,张齐亲手用刀杀死了东昏侯。第二年,梁高祖接受禅让,封张齐为魏安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同时又任宁朔将军、历阳太守。张齐手不会写,目不识字,却在郡守任上有清政之美誉,郡府事务治理得很好。天监二年,张齐回京师任虎贲中郎将。没有拜授,又升任天门郡太守,仍旧任宁朔将军。天监四年,魏国将领王足侵犯巴、蜀,高祖任命张齐为辅国将军,前去救援蜀军。张齐的队伍还没有到达蜀地,王足就退走了,张齐就进驻戍卫南安。天监七年秋季,皇帝命张齐设置大剑、寒冢两个戍所,大军回到益州。这一年,张齐升任武旅将军、巴西郡太守,不久又加征远将军。天监十年,蜀郡人姚景和聚合少数民族蛮蜒,抄断长江水路,攻破金井。张齐讨伐姚景和,在平昌地区打败了他。当初,南郑被魏国攻陷,就在益州西面设置了南梁州。州镇刚开始创建,一切都依赖益州提供物品。张齐到夷、獠聚居地征收额外的租粮,得到大米二十万斛。又设立台传机构,兴办冶炼铸造业,来供应南梁所需。天监十一年,张齐加假节称号、督益州外水诸军。张齐在益州一住好几年,不断征讨袭击蛮獠,终年不得安宁。他住在军营中时,能够身体力行,和士兵同甘共苦。他亲自规划设计宿营地的房舍和城堡,都周全能得便利,调剂供应衣服粮食和用品,每个人都不缺乏。物质上已经有所依附,蛮獠也不敢再来侵犯,因此张齐的威名在庸、蜀等地盛行。巴西郡占有益州的一半地方,又正当东路的交通要道,刺史经过这里,军府人员远涉,经常感到衣食匮乏。张齐就沿路聚集粮食,种植蔬菜,路过此地的行人都可以取得所需物品。张齐的办事才能,大多像这样。天监十七年,张齐加持节称号、都督南梁州诸军事、智武将军、南梁州刺史。普通四年,张齐迁任信武将军、征西鄱阳王的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他还未出发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七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赵犨,陈州宛丘人,世为忠武军牙将。犨资警健,儿弄时好为营阵行列,自号令指顾,群儿无敢乱。父叔文见之,曰:“是当大吾门。”稍长,喜书,学击剑,善射。会昌中,从伐潞州,收天井关,又从征蛮,忠武军功多,迁大校。 黄巢入长安,所在盗兴,陈人诣节度府,请犨为刺史,表于朝,授之。既视事,会官属计曰:“巢若不死长安,必东出关,陈其冲也。”乃培城疏堑,实仓库,峙藁薪,为守计。民有赀者悉内之,缮甲兵,募悍勇,悉补子弟领兵。巢败,果东奔。贼将孟楷以万人寇项,犨击禽之。僖宗嘉其功,迁累检校司空。巢闻楷死,惊且怒,悉军据溵水,与秦宗权合兵数十万,缭长壕五周,百道攻之。州人大恐,犨令曰:“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且死国,不愈生为贼乎?吾家食陈禄,誓破贼以保陈,异议者斩!”众听命。引锐士出战,屡破贼。巢益怒,将必屠之。乃起八仙营于州左,僭象宫阙,列百官曹署,储粮为持久计。宗权输铠仗军须,贼益张。犨小大数百战,胜负相当,故人心固,乃间道乞师于朱全忠。未几,汴军至,壁西北,陈人思奋,犨引兵急击贼,破之。围凡三百日而解。中和五年,擢彰义军节度使。巢虽败,宗权始炽,略地数千里,屠二十余州,唯陈赖犨独完。以功检校司徒,加泰宁、浙西两节度,皆在陈并领之。龙纪初,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忠武军节度,仍治陈州,流亡踵还。与弟昶至友爱,后将老,悉以军事付之,乃卒,赠太尉。犨悉忠力以孤城抗贼,巢卒败亡。然附全忠,亦赖其力复振,故委输调发助全忠,常先它镇云。 (选自新唐书赵犨传,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人诣节度府 诣:到去b.必东出关,陈其冲也 冲:冲击 c.乃间道乞师于朱全忠 间道:抄小路d.仍治陈州,流亡踵还 踵:陆续解析:冲:交通要道。答案:b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犨刚勇的一组是喜书,学击剑,善射实仓库,峙藁薪,为守计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吾家食陈禄,誓破贼以保陈,异议者斩引锐士出战,屡破贼与弟昶至友爱a.b.c.d.解析:写赵犨技艺高超;写赵犨有远见;写赵犨和弟弟非常友爱。答案: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犨天资机敏,小时候喜欢做行军布阵的游戏,指挥别人很有威信,被他的父亲看好。b.赵犨任陈州刺史时,与下属商议,准确预见了黄巢的动向,为此,巩固城墙,精心备战。c.孟楷的死去,激怒了黄巢,他率军倾巢而出,驻扎在溵水,将陈州围得水泄不通。d.赵犨解围时身经百战,胜多负少,在陈州紧急之时,一面稳定军心,一面向外界求援。解析:原文“犨小大数百战,胜负相当”,应该是“胜负差不多”,而非“胜多负少”。答案:d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有赀者悉内之,缮甲兵,募悍勇,悉补子弟领兵。译文:(2)未几,汴军至,壁西北,陈人思奋,犨引兵急击贼,破之。译文:答案:(1)有家产的百姓都让他们迁入城中,修整铠甲兵器,招募彪悍勇猛的人,将自家子弟全部安排做领兵。(关键词:赀、内、缮、悉)(2)不多久,汴军到了,在西北扎营,陈州人心振奋,赵犨带兵猛攻敌人,打败了他们。(关键词:壁、引、破)参考译文: 赵犨,陈州宛丘人,世代担任忠武军牙将。赵犨天资机敏刚勇,孩童时期喜欢做排营列阵的游戏,自己发号施令,一群小孩没有人敢乱动。他的父亲赵叔文见到后,说:“他肯定能光大我的家族。”年纪稍长,喜欢读书,学习击剑,善于射箭。会昌年间,跟随军队讨伐潞州,收复天井关,又跟随军队讨伐蛮人,忠武军的功劳最多,升任为大校。黄巢攻入长安,本地的盗贼起事,陈州人到节度府,请求让赵犨担任刺史,节度使上表向朝廷请示,他被授任。赵犨上任后,召集下级官员们商议说:“黄巢如果不死在长安,一定会向东出关,陈州是他们的交通要道。”于是加固城墙,疏通城河,充实仓库,储备柴草,准备防守。有家产的百姓都让他们迁入城中,修整铠甲兵器,招募彪悍勇猛的人,将自家子弟全部安排做领兵。黄巢战败,果然向东逃窜。敌人的将领孟楷带领一万人进犯项城,赵犨迎战并擒拿住了他。唐僖宗表彰他的功劳,升任他为检校司空。黄巢听说孟楷死了,又惊又怒,用溵水作依托摆开全部兵力,和秦宗权合兵几十万,挖长壕围城五周,多方攻打陈州。陈州人非常害怕,赵犨下令说:“士人最看重的是建功立名,如今虽然众寡不相当,大丈夫应当在绝处求生,光害怕没有用。况且为国而死,不也比活着做贼好吗?我家吃的是陈州的俸禄,誓死打败敌人保卫陈州,有不同意见的斩首!”众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赵犨带领精兵出战,多次打败了敌人。黄巢更加恼怒,一心要屠城。于是在陈州旁边建起八仙营,逾矩仿建宫殿,分封百官、部门,储备粮食打算持久围攻。秦宗权运输铠甲兵器等军需品,敌人的阵势更大。赵犨经历大小几百次作战,各自胜负差不多,因此人心稳定,于是派人抄小路去向朱全忠请求救援。不多久,汴军到了,在西北扎营,陈州人心振奋,赵犨带兵猛攻敌人,打败了他们。被围共计三百天而解围。中和五年,提拔他为彰义军节度使。黄巢虽然失败,秦宗权又开始强盛,占据地方几千里,在二十多个州进行屠城,只有陈州依靠赵犨得以保全。(赵犨)因为功劳担任检校司徒,加封为泰宁、浙西两节度使,都是人在陈州而兼任。龙纪初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忠武军节度,仍然以陈州作为治所,流亡的百姓陆续返回。赵犨和弟弟赵昶非常友爱,后来年老,把军事全部托付给赵旭,而后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赵犨竭尽忠心和力量坚守孤城抗击敌人,黄巢最终失败灭亡。但他依附朱全忠,也依靠朱全忠的力量使自己重振,所以转运钱物调发兵力资助朱全忠,常常领先于其他方镇。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和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人。父凝,晋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岘生之年,适会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于我也。”因名之曰三美。七岁,以门荫为左千牛备身,迁著作佐郎。汉乾祐初,加朝散阶。十六,登朝为著作郎。丁父忧,服阕,拜太常丞。建隆初,授太常博士,从祀南郊,赞导乘舆,进退闲雅。太祖谓近侍曰:“此谁氏之子,熟于赞相?”左右即以岘门阀对。俄拜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 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丁丑冬至,有司复请祀昊天上帝,诏岘议其礼。岘以祭义戒于烦数,请罢之。二年,议孝明、孝惠二后神主祔于别庙,岘以旧礼有二后同庙之文,无各殿异室之说,今二后同祔别庙,亦宜共殿别室。孝明皇后尝母仪天下,宜居上室;孝惠皇后止以追尊,当居次室。从之。三年春,初克夔州,以内衣库使李光睿权知州,岘通判州事。代还,是岁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腊,有司以七日辛卯蜡百神,岘献议正之。四年,南郊,岘建议望燎位置爟火。 先是,王朴、窦俨洞晓音乐,前代不协律吕者多所考正。朴、俨既没,未有继其职者。会太祖以雅乐声高,诏岘讲求其理,以均节之,自是八音和畅,上甚嘉之。语具律志。乐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乐,岘即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其执持之状如拱揖然,请目曰“拱辰管”,诏备于乐府。 岘性苛刻鄙吝,好殖财,复轻侮人,尝以官船载私货贩易规利。初为判官郑同度论奏,既而彰信军节度刘遇亦上言,按得实,坐削籍,配隶汝州。 (选自宋史和岘传,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会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 适:恰逢b.俄拜刑部员外郎兼博士 俄:不久c.以内衣库使李光睿权知州 权:代理d.好殖财,复轻侮人 殖:生长解析:殖:聚敛。答案:d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和岘精通祭祀的一组是汉乾祐初,加朝散阶赞导乘舆,进退闲雅今二后同祔别庙,亦宜共殿别室有司以七日辛卯蜡百神,岘献议正之岘建议望燎位置爟火岘即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a.b.c.d. 解析:写和岘得官;写和岘精通音律。答案: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岘是名门之后,因他父亲遇到三件美事,起名叫三美,因恩荫而得任左千牛备身。b.建隆初年,和岘因赞唱引导表现出色,深得太祖赏识,又因家世显赫,进而加官晋爵。c.和岘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同一殿堂而各居一室的观点,如此尊卑的安排深得皇帝的赞赏。d.和岘博学多才,在音乐上有所建树,而人无完人,他因贪钱财,沦落到革职流放的地步。解析:“深得皇帝的赞赏”于文无据,原文为“从之”,皇帝只是同意他的意见。答案:c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司复请祀昊天上帝,诏岘议其礼。岘以祭义戒于烦数,请罢之。译文:(2)先是,王朴、窦俨洞晓音乐,前代不协律吕者多所考正。译文:答案:(1)有关部门又请求祭祀昊天上帝,(皇上)诏令和岘议定礼制。和岘认为祭祀的要义是避免烦琐,请求停止这项祭祀。(关键词:复、义、戒、烦数)(2)此前,王朴、窦俨精通音乐,考核订正过很多前代不合乐律的乐章。(关键词:是、洞晓、考正,“前代不协律吕者多所考正”倒装句式)参考译文:和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人。父亲和凝,是后晋的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和岘出生那年,恰逢和凝进入翰林、加赐金紫、知贡举,和凝高兴地说:“我平生的美事,三样一起来了,这孩子正合我意。”因此给他起名叫“三美”。和岘七岁,因恩荫得官左千牛备身,升为著作佐郎。汉乾祐初,加朝散官阶。十六岁时,进用于朝廷担任著作郎。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后,担任太常丞。建隆初年,授太常博士,随从祭祀南郊,赞唱引导车马,进退从容优雅。太祖对近侍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对赞唱引导方面这么精通?”左右的人就用和岘的门第回答太祖。不久授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然担任太常寺通判。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在南郊祭天。丁丑日冬至,有关部门又请求祭祀昊天上帝,(皇上)诏令和岘议定礼制。和岘认为祭祀的要义是避免烦琐,请求停止这项祭祀。二年,讨论孝明、孝惠两位皇后的神位归附到祖庙以外的朝堂,和岘认为旧礼有二后同朝的条例,没有分殿异室之说,如今二后一同归附到另外的朝堂,也应同一殿堂而各居一室。孝明皇后曾为天下母仪,应居于上室;孝惠皇后仅是追封尊号,应居于次室。皇帝同意他的意见。三年春,刚攻下夔州,任命内衣库使李光睿代任知州,和岘任州事通判。任满还朝,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戊戌是腊日,有关部门在七日辛卯蜡祭百神,和岘呈上议论纠正这一错误。四年,举行南郊祭祀,和岘建议在望祭、燎祭的位置上安置火炬。此前,王朴、窦俨精通音乐,考核订正过很多前代不合乐律的乐章。王朴、窦俨死后,还没有继承他们职位的人。正赶上太祖因为雅乐音调过高,诏令和岘考求原理,用调律器来调节,从此八音和谐顺畅,皇帝非常赞赏他。这些记载在本书律志上。有种叫叉手笛的乐器,皇帝想把它增入典乐演奏的乐器中,和岘马上命令乐工调音,与乐律相谐,手持这种乐器演奏的样子就像在拱手作揖,和岘请求起名叫“拱辰管”,皇帝诏令放在乐府内。和岘生性苛刻吝啬,爱好聚敛钱财,又轻视欺侮人,他曾用官船装私货贩卖谋利。起初被判官郑同度论罪上奏,后来彰信节度使刘遇也上言,核查得实情,定罪革职,流放到汝州服役。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杨杰只哥,燕京宝坻人,家世业农。杰只哥少有勇略,太祖略地燕、赵,率族属降附。从攻辽左,及从元帅阿术鲁定西夏诸部,有功。己丑,睿宗赐以金币,命从阿术鲁攻信安,阿术鲁知其材略出诸将右,命裁决军务。信安城四面阻水,其帅张进数月不降,杰只哥曰:“彼恃巨浸,我师进不得利,退不得归,不若往说之。”进见其来,怒曰:“吾已斩二使,汝不惧死耶?”杰只哥无惧色,从容言曰:“今齐、鲁、燕、赵,地方数千里,郡邑闻风纳降,独君恃此一城,内无军储,外无兵援,亡可立待。为君计者,不如请降,可以保富贵而免死亡。”进默然曰:“姑待之。”凡三往,乃降。辛卯,大名守苏椿叛,讨获之,众议屠城,杰只哥曰:“怒一人而族万家,非招来之道也。”众是其言。由是滑、浚等州,闻风纳款。壬辰,师次徐州,阻河不得济。杰只哥探知有贼兵操舟楫伏草泽中,率劲卒数人,凭河击之,悉夺舟楫,众遂得渡,获河南诸郡降人三万余户。进攻徐州,金将国用安拒战,杰只哥率百余骑突入阵中,迎击于后,大败之,擒一将而还。皇太弟国王驻兵河上,见之,赐名拔都,授金符,命总管新附军民。乙未,太宗特赐杰只哥种田民户租赋。丁酉,从阿术鲁攻归德,杰只哥麾诸将缚草作筏渡濠抵城下,梯城先登,拔之。由是进攻,得五州十县四堡二寨。己亥,宋兵至,已登归德城,杰只哥率众拒战,败之。率舟师追击,转战中流,溺死,年四十。(选自元史杨杰只哥传,有删改)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世业农 业:以业b.彼恃巨浸 恃:依仗c.为君计者 计:考虑d.众是其言 是:这样解析:是:认为正确。答案:d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杰只哥有勇或有谋的一组是睿宗赐以金币,命从阿术鲁攻信安杰只哥无惧色,从容言曰怒一人而族万家,非招来之道也杰只哥探知有贼兵操舟楫伏草泽中,率劲卒数人,凭河击之杰只哥率百余骑突入阵中太宗特赐杰只哥种田民户租赋a.b.c.d.解析:写睿宗的命令,写皇帝的赏赐。答案:c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杰只哥不惧危险,在张进已杀两位使者后仍亲自上阵,三次劝降,向他说明利害关系,最终让张进归服。b.杨杰只哥进攻徐州,金国将领国用安拒不出战,杨杰只哥就从后面攻击,打败了国用安,并得到皇帝的奖赏。c.乙亥年,宋国军队登上归德城,杨杰只哥率军与宋军作战,打败了宋军,于是乘胜追击,不料溺死河中。d.杨杰只哥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攻城略地时,常常用睿智的头脑,谋划得当,有时还身先士卒。解析:“拒不出战”错,原文“拒战”意为“迎战”。答案:b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阿术鲁知其材略出诸将右,命裁决军务。译文:(2)从阿术鲁攻归德,杰只哥麾诸将缚草作筏渡濠抵城下,梯城先登,拔之。译文:答案:(1)阿术鲁知道他的才能谋略在各位将领之上,任命他掌管军中事务。(关键词:材、右、裁决)(2)跟随阿术鲁进攻归德,杨杰只哥指挥手下各将领捆扎草来作船筏渡过护城河抵达城墙下,用梯子架在城墙上首先登上城墙,攻下归德。(关键词:从、麾、梯、拔)参考译文: 杨杰只哥,燕京宝坻人,家里世代都以务农为业。杨杰只哥自幼勇敢,有胆略,元太祖进攻燕、赵等地方时,他带领同族部属归附。跟从太祖进攻辽左,并跟着统帅阿术鲁平定西夏各部时,立下战功。己丑年,睿宗皇帝把金币赐给他,命令他跟着阿术鲁进攻信安,阿术鲁知道他的才能谋略在各位将领之上,任命他掌管军中事务。信安城四面环水,城里的主帅张进几个月都不投降,杨杰只哥说:“他们依仗大河泽,我军进攻不利,撤退又无归路,不如前去劝说他们投降。”张进看见杨杰只哥前来,发怒说:“我已经斩杀了两个使者,你难道不怕死吗?”杨杰只哥毫无惧色,从容地说:“现在齐、鲁、燕、赵等地,土地方圆几千里,各郡县都闻风而降,只有你凭着这一座孤城,里面没有军用储备,外面没有军队支援,灭亡就可能立即到来。替你考虑,不如请求投降,可以凭此保全富贵并免于死亡。”张进沉默了一会儿,说:“暂且等一等。”杨杰只哥一共去了三次,张进才投降。 辛卯年,大名太守苏椿叛变,杨杰只哥去讨伐捉住了他。大家商议进行屠城,杨杰只哥说:“痛恨一人却族灭万家,那不是招降的办法啊。”大家觉得他的话是正确的。因此滑、浚等州县都闻风归顺。壬辰年,军队驻扎在徐州,被黄河阻挡无法渡过。杨杰只哥探听到有敌兵乘船潜伏在草泽中,于是率领几个精兵,涉水过河突袭他们,把船全都夺取过来,大家于是得以渡河,俘虏了河南各郡县投诚者三万多户。进攻徐州,金将国用安迎战,杨杰只哥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冲入敌阵,从后面攻击,打败金军,抓了一个将领返回。皇太弟国王在黄河边上驻扎部队,看到杨杰只哥,赐给他勇士的称号,授予金符,任命他掌管新归顺的军民。 乙未年,太宗皇帝特别赏赐杨杰只哥种田民户租金赋税。丁酉年,跟随阿术鲁进攻归德,杨杰只哥指挥手下各将领捆扎草来作船筏渡过护城河抵达城墙下,用梯子架在城墙上首先登上城墙,攻下归德。由此进攻,攻下了五州十县四堡二寨。己亥年,宋国军队攻到,并且已经登上归德城,杨杰只哥率领众人一起迎战,打败了敌人。率领水军追击,转战河中,落水溺死,终年四十岁。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徒。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至靖州,贼掠长沙、宝庆、武冈。来等分道邀击,俘斩三千余人,贼遁去。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王来传,有删改)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蚕桑可裨本业者 裨:补益b.亟称其才 亟:赶快c.疾恶尤甚 疾:痛恨d.暂行鬻爵之例 鬻:卖解析:亟:屡次。答案:b2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来恪尽职守的一组是及报命,奖谕甚至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来等分道邀击,俘斩三千余人,贼遁去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a.b.c.d. 解析:写皇帝褒奖王来;写皇帝让王来兼任大理寺卿。答案:c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对陈武进行抑制,皇帝并没有因为陈武的诉说而怪罪王来。b.王来为官清廉,长于政务,于谦非常看重他。但王来执法甚严,因此曾入狱,遇到大赦被调任广东,从那以后开始改变作风。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他多次被人推荐,做过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态富足申论题目及答案
- 心理岗面试题目及答案
- 校园保安面试题目及答案
- 史记中的历史事件讲解与课文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十进制计数法》课时练(含答案)
- 月夜作文800字8篇范文
- 妈妈的爱100字(12篇)
- 纪念白求恩课件开场白
- 秋天的怀念600字9篇
- 我爱森林600字9篇
- 文档管理与归档制度
- 《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现状调查》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2年12月修订)
- 消防文员合同模板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
- DB41T 2599-2024 煤矿地震监测站网技术规范
- 三甲医院临床试验机构-31 V00 专业组备案及考核SOP
- 电缆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山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样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新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短视频创意内容定制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